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最伟大的作品》我的解析及Demo

2022-07-11 22:51 作者:轩辕慕容公子  | 我要投稿




喜大普奔,周杰伦居然在六年之后出新专辑了!!!

终于等到,周杰伦。


作为一个从第一张碟还是磁带的时代听到现在的老杰迷,这就跟过年没差了。所以,我想着要不录一遍好了。

然而呢,这首歌要录的话,我自己的设备估计不够,因为这首歌的层次实在是太多了,需要一个比较复杂的后期制作过程才能做出一首比较像样的翻唱,而我最近又实在是太忙了。

要不这样吧,咱们先来解析一下这首歌和MV好了。我自己录的版本在公号里有,在B站不知道咋传音频先放弃。


ps.这种音乐赏析/MV解析类的文章我不怎么写,一来艺术素养有限,二来我实在是太忙了,所以不单独开一个系列了。



这首歌和MV真没有一些艺术修养是听不懂的,我就按我所听到的东西跟挖彩蛋一样随口讲一点好了,艺术素养有限,漏了的欢迎补充,不对的欢迎指正。




1.第一个画面,这是巴黎,目测是周杰伦去欧洲拍节目时随手录的景?还是说这首歌就是在巴黎随手创作的?



2.SAMARITAINE,这是歌词中讲到的莎玛丽丹百货。后来歌词里有提到一句,被岁月翻新的时光,指莎玛丽丹百货很长时间都处在翻新工程中。

周董和助手穿的也是这家百货的,嗯,保安服?




3.复古西装,还有,这个礼帽有可能是个穿越的标记。




4.据说这是架价值七百万的钢琴。




5.这里弹的是《不能说的秘密》里的《Secret》。这首曲子在电影中的作用就是一首可以在弹奏时穿越时空的钥匙,看来这属于十多年周董自己呼应自己的作品了。



6.虽然这里是在暗示时光倒退和时间上的穿越,但我怎么总想认为这是在联动《反方向的钟》。




7.这个穿越到的地点是巴黎的蓝色列车餐厅(Le Train Bleu)。

当然,应该不是我一个人对这一段前奏感觉和《琴伤》《夜的第七章》《迷迭香》的旋律有迷之相似的幻听吧。




8.歌词里的1920错过的不朽,这就是他们此行的目的,错过的不朽。

他们去的是1920年,在那个年代,巴黎有太多的艺术大师在同一时期同一空间中,当然这些大师现在都很有名了,只是在那个时候,绝大多数人因为他们的艺术方向和当时主流艺术取向(特别是学院派艺术家)不同而被当时认为是离经叛道,而这些大师的价值基本上都是在他们去世很多年后才被人们所重新了解的。所以,在艺术家在世的当时,基本上都可以理解为他们被时代错过了。

引申一下讲,这里是不是可以在呼应周董本人,在2000年横空出世时被主流音乐圈认为是不知道在唱啥,但实际上他给整个华语乐坛带来的却是一场革命,他十几年前的先锋派作品在现在也完全不过时、甚至吊打一众网络歌手?

ps.不过话说回来,歌词中cue到的好几位艺术家,比如马格利特1920不在巴黎,而梵高在此之前已经逝世,所以理论上周董此次穿越是遇不到这几个人的,最多只能看到他们的作品。



9.这个是雷尼·马格利特,超现实主义画家,最有名的作品之一《人类之子》,就是一个人脸在绿色苹果之后。歌词里提到的偏执,是马格利特的特点。

这句歌词里提到了烟斗,指的是马格利特的画作《图像的反叛》(也叫《这不是一只烟斗》)。

以及,这一句歌词讲的脸上的鸽子没有飞走,也是他的另一幅作品《礼帽的男人》,那副作品里他的脸在一只鸽子之后。

最后,这段歌词里说了不是什么调酒,因为有种鸡尾酒也叫马格利特。



10.这个是萨尔瓦多·达利,也是一位超现实主义画家。其人最有名的就是这个上翘的小胡子,其作品最有名的是《记忆的永恒》,场景里就有融化的时钟。




11.这句讲到的龙虾电话,是达利吐槽的去吃龙虾时为什么不会给他上一个电话这样一个我不理解的点,貌似达利有将这个龙虾电话作品化,成品艺术?





12.这个是常玉。歌词里的水墨,是在说明常玉是用水墨技法创作先锋画作。

常玉画作里最著名的要素之一,就是那副被徐志摩说成“宇宙大腿”的女人的腿,常玉作品里最著名的应该就是这个系列的《屈腿裸女》吧。(在后面MV中也在徐志摩笔记本上出现了)




13.这个场景是巴黎著名的旺多姆广场(Place Vendome)。

这句歌词里的马蒂斯的海岸,指亨利·马蒂斯,野兽派画家,海岸是他画作里的常见元素。



14.这句说的是文森特·梵高的《星空》。



15.这句说的是爱德华·蒙克的著名的《呐喊》,应该还cue了《桥上的少女》。



16.常玉的创作生涯后期,他更多的将眼光从人体转移向了自然。这个花的盆栽,也是常玉的一幅画作。

另外,这一句周董的声音录得不太一样,目测是录制设备和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年份更老的麦?


17.这个场景,是复刻当时常玉等画家喜欢随手送他的作品给懂得他艺术的人。如前第8点所述,可能这里想表达的是常玉认为周董和他在艺术上有共鸣,特别是这段镜头后面常玉陪两人斗琴时那种感觉,既然有共鸣那送画就很正常了,这是让常玉在当时提前遇到了知音么,也算是对常玉的一种补偿吧。

对了,上面提到过的艺术家中,除了达利外,剩下的基本上在那个时代都是连知音都没有的孤独的人,尤其是梵高、蒙克等。

注意,这段弦乐的声音也不同,目测是年份比较老的弦,尼龙弦的吉他?



18.这段估计是周董请常玉帮他约当时的艺术家。常玉虽然后来过得穷困潦倒,但在巴黎的前期还是一个社交达人。

常玉这里还有拉小提琴的片段,cue了他早年爱在咖啡馆拉小提琴。

这里常玉和周董在用音乐交流艺术,话说,这是不是再说艺术的交流可以靠通感?

郎朗,注意,他也戴了礼帽。




19.这个角度,明显周杰伦看到郎朗有一种不知所措的迷惑、或者敬畏的表情。



20.斗琴,最粗浅的理解是在致敬《不能说的秘密》里的斗琴场景,深一层也可以理解为是在致敬《海上钢琴师》?

斗琴这个场景有两个用意,一个是和《不能说的秘密》里那样,是为了夺取《Secret》琴谱的,在这里是肯定不适用的。那就只能指另一个,两个穿越的音乐家通过斗琴这个场景来互通暗号。

斗琴这段,就跟《双截棍》里暂停然后乱入了一段钢琴曲一样,在别人的歌里可能会很突兀,但在周杰伦的歌里,完全不会,跟上了故事就知道这段是完全顺理成章的。周杰伦还是当年那个周杰伦,只是技巧更加成熟。就像我已经不想去算这首歌里他换了多少次曲风和唱腔一样。



21.这个场景,周董的表情明显是一种“对上暗号了”的感觉,要么是两个钢琴家之间的默契,要么就是周董意识到郎朗也是通过《Secret》穿越的?


22.这里出场的一段讲的都是克劳德·莫奈,著名的印象派画家。歌词里的日出、花叶、草地,指的是莫奈的《日出·印象》和《草地上的午餐》。


23.这个是指莫奈的《自画像》。

这个场景,是巴黎德埃弗勒酒店(Hotel d'Evreux


24.这句说的是莫奈最有名的一个特点,画作中丰富的色彩。

这一部分讲莫奈时,有别于前面艺术家单独的只是启发灵感,在莫奈这里明显是有了艺术的交流。



25.这个场景是指莫奈的另一幅非常有名的作品《睡莲》。虽然中国工笔画的侧重点和印象派有所不同,但看重意境、写意的特点与印象派有异曲同工之妙。我觉得吧,这段可能要表达的意思是莫奈的作品受到了中国工笔画的影响?



26.这句就太明显了,徐志摩《再别康桥》。

这个场景是巴黎的园亭咖啡馆(Cafe de la Rotonde),徐志摩很喜欢喝咖啡,所以选择在这里遇见徐志摩。


27.画面是徐志摩的《巴黎的麟爪》,歌词是徐志摩的《翡冷翠的一夜》。



28.这句歌词指徐志摩的《偶然》。


29.这句是指徐志摩的名言“如果巴黎少了咖啡,恐怕会变得一无可爱”




30.他们笔记本上前面的画家、诗人都拍了照,那最后这个钢琴指的音乐家是谁呢?周董脑子里想的是刚刚碰面斗琴的郎朗,但又不知道郎朗是谁,所以以???代替。


最后,解谜我理解的整个故事的逻辑。

正如第8点所说的,短短的穿越历程中遇到这些艺术家有个共性,就是在那个时代当时被看作离经叛道,所以在世时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反而是死后逐渐受到追捧。

那么他们回到现实后也在想,这个不被当时所接受的音乐家是谁呢?

实际上按前面第8点说的引申,周杰伦在一开始也是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的,但他出道在2000年后,遇上了一个好过于1920年的时代,他才有了后面的成就。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这首歌是在呼吁,“不要让那些勇于革新、不被当时主流社会所接受的艺术只能在死后才受到重视”?这么看,貌似立意和曹老板的“不拘一格降人才”有点类似了。

也可以换一个说法说,是在呼吁“最伟大的艺术作品就是在当代”,“要珍惜当下的伟大的艺术家,不要再让这些艺术家像百年前一样被饿死”。


以及,郎朗,按前面说的戴礼帽,以及和周董斗琴对暗号都是《Secret》,可以判断郎朗也是个穿越者。

至于郎朗是莎玛丽丹商场的保安、跟随周杰伦穿越去了1920;还是脑洞更大点,郎朗和周杰伦本不是一个时代的,却因为一本《Secret》琴谱穿越去找周杰伦的故事?

嗯,貌似后一个脑洞更加符合这首歌是在呼应《不能说的秘密》的故事。

如果按后一种解释,甚至可以理解为,郎朗在故事里是周杰伦之后某个世纪出现的音乐家,因为郎朗的时代周杰伦的音乐已经被主流音乐界所接受,他就想穿越到当年周杰伦的时代去看看,就跟周杰伦想穿越到1920年去看那些伟大的艺术家一样。嗯,这样貌似前后呼应得更好。

我这个脑洞是不是很赞。


当然,按照这个MV所描写的故事,郎朗和周董最后相遇,这里指出的不应该只是单纯的人靠《Secret》穿越,而穿越的本质更多应该是通过和作品的共鸣,只要你和作品能共鸣,你就能跨越时空和艺术家们交流。而郎朗和周董,可能只是在历史长河中追求艺术共鸣的两人,也是千万追求艺术共鸣的人的缩影。这或许是这首歌要表达的另一个核心思想吧。


好了,结尾,放一段我随手录的这首歌的最后一部分吧,也是我最喜欢的部分。这个部分挑明了一个点,世界上所有的伟大艺术(后世的热闹),都出自于艺术家当世的孤单。不记得是谁貌似说过类似的话,伟大,往往源自于孤独。


天才,都是伟大而孤独的。

伟大的思想,总是与孤独为伍。

伟大的作品,大都源自孤独的心灵。

真正伟大成就,都来自于深度钻研的孤独者。


从这首作品的核心来看,曾经创作出伟大作品的艺术家们是孤独的,但他们的作品在后世并不是孤独的,因为后世有着更多能够欣赏他们艺术的人。





原创不易,转载请先勾搭,抄袭洗文请绕道

欢迎识别二维码关注公号



《最伟大的作品》我的解析及Demo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