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解放军列装精度1米的新一代弹道导弹,台军毫无还手之力
在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有效手段之中,解放军大规模列装的短程弹道导弹被认为是“杀手锏”武器。弹道导弹的最大特点是反应速度快,打击精确高,爆炸威力大,而且非常难以拦截。正是因为解放军有强大的弹道导弹打击能力,美军在第一和第二岛链上的目标都非常脆弱,台军列装的战斗机也被认为在战时没有价值,但是谁也没想到台军仍然希望通过建设加强机堡提升战斗机的生存概率。
台军方正在制造一个7年计划,将在台中的清川港空军基地建造36个新机库。台空军司令黄志伟表示,机库将能够接直抵抗0.7吨的单个弹头侵彻,并具有高达1.5吨的反炸弹冲击力的能力,该项目预计将于2026年完成。
我们不要说2026年完成的这项计划还赶不赶得上解放军采取军事行动的时节,关键是机库面对解放军导弹技术的进步还有用吗?
这里我们可以参与一下加拿大汉和主务主编安德烈·张的观点:“大陆的弹道导弹和多管火箭系统现在使用北斗卫星导航和终端红外图像制导系统,使它们能够击中任何加强的飞机机库并精确穿透它。”
其实,中国大陆弹道导弹技术的进步可以从出口版的M20导弹宣传片上能看出端倪。根据公开的资料,东风-12的圆误差概率已经不到一米,可以配备云爆弹头。这意味着任何加强战斗机机库的努力都将失去意义。解放军没有将东风-12投入使用,肯定会使用更先进的弹道导弹。
比如,解放军自用的DF-16的有效载荷是一吨,如果再结合高达1米的精度,任何机库都不可能有抵抗这样的冲击力。其实,解放军甚至可以不用打击强化机堡,只需要将跑道炸毁就能让这些战斗机失去效能。
现在的问题是,随着解放军弹道导弹、远程火箭炮打击精度的提升,对台军的防御作战又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任何堡垒化防御工程都将失去作用,包括加强机堡、地下机库等等。解放军可以精确打击这些工事,也可以打击其周边跑道让工事失去作用。如果台军在战时寄希望于保存战力,那么这些战斗机最后可能会成为大陆未来博物馆里的展品。
其次,台军固定部署的武器系统也将失去威胁,比如爱国者导弹,有固定发射阵地的岸舰导弹阵地等等。这类目标在战场将会被远程打击火力一个个断掉,完全没有机会发挥作用。
最后,台军的油料库、弹药库和关键基础设施将不太可能在打击下存活,这也意味着台军进行长期抵抗将缺少物质基础。
其实,解放军最需要关注的还是台军部署的哪些可以机动发射的武器系统,比如自行火炮、远程火箭炮和机动部署的岸舰导弹等等。当然,解放军对付这类移动目标的办法不是弹道导弹,而是可以对隐现目标进行即时打击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和巡飞弹。随着红外制导、图像制导导弹的不断成熟,未来导弹也将进入能够打击移动目标的新时代,而中国大陆在这方面又有独特的技术优势。
所以,台军面对解放军军事科技的进步,任何防御能力提升都将失去意义,要怪只能怪技术进步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