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小白开始,如何准备公务员考试?
劝告各位,无论是在职、宝妈,还是考研落空后打算尝试公务员,亦或是公考领域的小白,务必避免盲目备考。毕竟谁都渴望一次上岸吧。
宝子们只要努力备考,一次上岸是存在的。要想上岸,必须掌握高效备考方法,70%靠技巧,30%靠努力,一切以应试为主。
从分析考试趋势到选择适当备考资料、是否需报班,以及如何规划学习计划等等,这些都可能令备考前的你感到头痛,浪费许多时间。
因此,我希望这篇经验分享能够帮助那些计划考公务员的朋友们少走弯路!虽然我一次上岸,但毕竟成功考取,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接下来我将详细说明,文章可能有些长,但有意听取经验的朋友务必细细阅读!
一、考试相关经验分享
考试流程与内容
①流程:报名→选择岗位→笔试→面试→体检→政审→录用(试用期)
②考试内容:笔试包含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申论,部分岗位会有专业测试(岗位说明中有说明)
二、国家考试与地方考试报名时间
国家考试报名通常在十月份,考试在十一月底;地方考试报名则在来年二月份,考试在三月。
所以,如果计划在2024年考取公务员且成功上岸,现在就可以开始备考啦~
别担心时间,通常来说,备考半年是比较合适的时间。
当然,光有时间不行,你还需要有效的学习方法。前面提到的室友经历了两次考试才成功,我通过她了解了一些方法,第一次就成功了。
室友也不说自己有多努力,只是很谦虚地把功劳归功于自己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她也是根据学长的建议,才知道自己走弯路,浪费了一年。
考公是个系统性的学习,自己刷题琢磨闭门造车,效率会低好多,而且前辈总结的经验,都是自己的教学经历和很多考生考场实战得出来的,靠自己悟是不可能的。
在备考公务员考试时,单纯地刷题和自己独立钻研会降低效率许多。
起初,我持试一试的态度,跟随室友的建议,使用“三更学长公考状元笔记”,里面包含各科目的重难点和学习逻辑框架,对于像我这样的公考小白非常合适。
三、国考和省考是什么?
1)国考并不比省考高级,省考也不比国考高级。不要笼统的说国考比省考好,也不能说省考比国考好。
2)选择报名时间也是一门学问,最好在报名周期中选择中间的时间段(第五天或第六天),这有助于避免“人满为患”的情况。
切勿选择较为偏远的考场!国考并不限地点,但考点不能离开报名地区!
3)应届生报考的优势较大,因为应届生报名人数相对较少,单位选择范围也较好。此外,毕业前的时间相对紧张(实习等),分数线相对较低,竞争压力较小。
要紧!虽然技巧重要,但充分备考也不可忽视!别奢望靠裸考一试成为公务员!!
四、备考所需时间 根据全职备考和在职备考,分别有不同的时间规划。
全职备考需要3-4个月的黄金时间,不会太仓促,也不会让你筋疲力尽。在职备考则需要半年甚至更长。
当然,“1个月上岸”的例子也有,但要么是运气好,要么基础已经很扎实(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如此)。
请记住,公务员考试是选拔性考试,不是“60分万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说的就是它。
五、是否需要参加培训班? 初始阶段可以自学一段时间,行测和申论各有五种题型,我这里整理了一些网络课程资料,供考生参考。
六、备考所需资料
购买一套优质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教材,初次阅读以理解为主。 注意事项:查看主编单位是否真正从事公务员考试研究;查看印刷版次和书籍质量;考虑作者的权威性,知名出版社的教材未必最佳;最后,看教材是否适用于你报考的岗位。
复习真题演练。 最近两年的真题(21-22年)是理想的选择,通过学习历年真题,可以感性了解考试题型、命题风格、题型分值分布、重点考察内容和难易程度。
申论备考攻略 申论备考的技巧包括:
- 练好字:字体的书写对申论非常重要,要求清晰,整洁。每天抽出时间进行练习,逐渐提升字迹质量。
- 积累素材:平时多积累时事语料,分类整理,方便备考时使用。特别是一些通用的句式和词汇,可以在考试时套用,节省时间。
- 理解答题技巧:针对申论的各种题型,掌握答题的技巧,如小作文和大作文的写作结构、关键词的查找等。
- 反复研究真题:将历年申论真题进行反复分析,找出规律,积累解题经验,了解不同题型的要求。
- 申论批改:找已上岸的前辈进行申论作文的批改和指导,这有助于发现问题和提升写作质量。
对于申论,快速入门的方式是听取辅导机构的课程,但在论文批改方面,前辈的指导更有价值。同时,网课也能提供额外的答题技巧,同时也缓解了只看书的乏味感。尽管我原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很有自信,以为只看书就能搞定,但参加网课后,我发现我的学习效率有了显著提升。
对于考公务员,自律非常重要!
不要让自己变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竞争激烈,你的对手也在拼命努力,千万不要懈怠,要抓住机会。考公务员要抓紧时间,否则难度只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