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拉康|神经症主体和精神病主体的区别

2023-09-11 12:36 作者:胡杨心理师  | 我要投稿


拉康

拉康(Lacan)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神经症”和“精神病”这两个术语是根据他们的主体性结构来区分两种不同主体的。拉康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但他也发展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独特看法。

1. 神经症主体:

神经症是一个用来描述一种心理结构的术语,该心理结构源于个体的心理性发展中未解决的冲突,这是弗洛伊德提出的理论。拉康认为,神经症者经历了一种基本的缺失或欲望,源于他们在童年时期未能完全解决这些冲突。

神经症主体的特点是渴望“他者”,这是他们缺失的东西的象征性代表。这个“他者”可以是一个人、一个物体或一个抽象的观念。神经症主体的欲望通常围绕着追求这个“他者”,试图通过外部手段来获得满足和完成感。

神经症主体的潜意识主要由俄狄浦斯情结主导,这是弗洛伊德理论中的一个核心主题。俄狄浦斯阶段未解决的冲突导致神经症个体产生各种防御机制和症状。

2. 精神病主体:

另一方面,精神病主体具有不同的主体性结构。精神病是一种更为严重的病症,其特点是与现实的根本脱节以及主体与世界之间能力的崩溃。

在拉康的术语中,精神病通常与“父之名”的消失有关。父之名是一个象征性功能,在形成一个一致和社会整合的主体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当这个功能缺失或没有被正确整合时,主体与语言、现实和他人的关系就会被打乱。

与神经症者不同,他们的欲望驱使着对“实在界”的面对。在拉康的理论中,“实在界”指的是超越象征秩序、超越语言和表象的存在。精神病者可能会经历与实在界的直接遭遇,导致幻觉、妄想和对现实感知的深刻扰乱。

3. 符号秩序的作用:

符号秩序在拉康对神经症和精神病主体理解中起着中心作用。对于神经症者,符号秩序代表着他们寻求满足欲望和在社会世界中导航的框架。相比之下,对于精神病患者,符号秩序可能会被体验为支离破碎或完全被打断。

4. 语言的角色:

语言在拉康的理论中起着关键作用,并且它是区分神经症和精神病主体的核心要素。神经症主体通过语言与符号秩序进行交流,试图表达和传达他们的欲望和冲突。他们使用语言来构建一个连贯的自我意识,并在社会现实中导航。

对于精神病主体,与语言的关系可能更为复杂。父之名的消失可能导致语言习得和符号功能的紊乱。这可能表现为语言障碍、语言混乱,甚至创造出独特的语言系统来应对他们对现实的独特体验。

5. 主客体关系:

在拉康的术语中,神经症和精神病主体都在主客体关系方面有所挣扎,但方式不同。神经症者体验到一种缺失,将客体(他者)视为他们欲望的解决方案。他们不断寻求外部认可和满足,这可能导致重复性的、往往不令人满意的行为模式。

相比之下,精神病主体在主客体关系方面遭遇了更深刻的扰乱。他们可能会经历幻觉或妄想,使得客体具有加强的意义或完全脱离通常的象征意义。与符号秩序的脱节可能导致对世界的虚幻感或支离破碎的感觉。

6. 符号阳具与阉割:

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符号阳具(也翻译成“石祖”),它不仅代表解剖学上的阴茎,也是欠缺的意符。它是欲望的象征和所有主体的基本缺失。神经症者经历阉割焦虑,害怕失去符号阳具和可能来自父权威的惩罚。

精神病主体也可能与阉割焦虑有所挣扎,但方式不同。他们与符号阳具和父之名的关系通常表现为被拒绝或被排除(除权),导致符号功能的紊乱。这种排除可能加剧他们与实在界的对抗,并对他们的精神病体验产生影响。

7. 父亲的角色:

在拉康的理论中,父亲功能对于主体进入符号秩序和在社会领域建立身份至关重要。神经症主体对父亲角色存在矛盾情感,因为父亲既代表权威,也可能成为母亲爱的潜在竞争者。

对于精神病主体,父亲功能可能被拒绝或被排除,导致难以认同社会规范和结构。父亲功能的缺失或拒绝可能导致主体的感觉支离破碎和与符号秩序的脱节。

8. 享乐:

享乐是拉康精神分析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指的是超越社会可接受或心理可忍受限度的过度享受或快感。神经症主体通常在管理享乐方面有困难,试图找到调节和控制他们的欲望的方式。

对于精神病主体,享乐可能采取更加扰乱的形式。他们与实在界的遭遇可能导致无法控制和不可抗拒的享乐体验,这可能导致其心理结构的不稳定化。

拉康对神经症和精神病主体之间的区别根植于它们不同的主体性结构、与符号秩序的关系,以及它们处理欲望和享乐的方式。虽然神经症者体验到基本缺失,并通过外部客体寻求满足,精神病主体面对实在界,并常常在语言和符号功能方面遇到困难。这种区别对于理解人类主体性的复杂性至关重要,并影响了针对每种类型主体的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

9. 镜像阶段与自我形成:

拉康的镜像阶段是理解自我形成及其与自我形象的关系的关键概念。神经症主体,像所有个体一样,在早期发展中经历了镜像阶段,他们通过认同自己的镜像来建立身份认同感。这个过程有助于自我形成和统一性感。

相比之下,精神病主体可能在镜阶段遇到困难,导致自我形成的紊乱。不稳定的自我可能导致分裂感、认同困惑。

10. 符号秩序与社会整合:

符号秩序不仅塑造个体主体性,还支配社会规范和结构。神经症主体与符号秩序有较稳定的关系,使他们能够在社会中导航,并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联系。他们的症状和神经症模式通常嵌入在这个社会结构中。

精神病主体可能与符号秩序脱节,使得他们难以融入社会规范和遵守常规标准。他们的行为可能看似不稳定和非传统,导致潜在的社会孤立和误解。

11. 阳具功能与性别认同:

拉康对阳具功能的理解超越了生理性别的概念,而关注的是阳具在心灵中的象征作用。神经症主体经历阉割焦虑,在他们性别认同的发展和欲望动力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精神病主体可能由于符号秩序的紊乱而对其性别认同有更复杂的关系。他们的性别认同可能受到幻觉体验的影响或被妄想扭曲,导致难以形成稳定和一致的身份认同。

12. 欲望与幻想:

欲望和幻想是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中人类主体性的核心组成部分。神经症主体构建幻想作为满足欲望的方式,这些幻想通常涉及他们能够获得缺失的场景。这些幻想在他们的心理生活和症状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精神病主体可能也有复杂的幻想,但他们的幻想可能与他们与实在界的对抗交织在一起,导致妄想性叙事或幻觉体验,塑造着他们的精神病结构。

13. 转移与反转移:

在精神分析中,转移是指将过去关系中的感情和情感无意识地转移到分析师身上。对于神经症主体,转移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因为它提供了洞察他们未解决的冲突和与他人的动态的途径。

与精神病主体的转移可能更为复杂和具有挑战性,考虑到他们在符号秩序和语言功能方面的困难。精神病主体可能会将支离破碎和混乱的感情投射到分析师身上,需要细致入微的方法来应对他们独特的需求。

14. 治疗影响:

神经症和精神病主体之间的区别对于精神分析治疗有重要的影响。神经症主体可以从传统的精神分析中受益,通过解决未解决的冲突和防御机制,了解他们的欲望和动机。

另一方面,精神病主体通常需要不同的方法。面向精神病主体的拉康式精神分析可能着重于帮助他们建立或重新建立稳定的符号秩序。这可能涉及处理语言、符号和重建有意义的叙述。

治疗神经症和精神病主体需要不同的治疗策略。神经症主体可以通过移情与分析师的关系进行洞察导向的精神分析,探索他们的欲望、冲突和防御机制。

精神病主体可能会从更灵活和适应性的方法中受益,通常包括支持性干预,以稳定他们对符号秩序的体验。治疗可能侧重建立治疗联盟,并在安全和包容的环境中处理他们独特的妄想或幻觉体验。

最后,拉康对神经症和精神病患者之间的区别为我们提供了对个体体验主体性的多样化方式以及与符号秩序、语言、欲望和实在界的互动的宝贵洞察。虽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但在对待每个个体的个案时,必须以敏感和开放的态度来面对其独特经历的复杂性。


拉康|神经症主体和精神病主体的区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