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号坦克改装的苏联SU-76I自行火炮

2020-09-18 12:03 作者:插着长矛的坦克  | 我要投稿

到1943年初,苏联缴获了大约300辆3号坦克和3号突击炮,苏联要为坦克换装更大威力的火炮,它们被运往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37号工厂改装,将火炮换为76毫米Zis-3sh,后来更换为76毫米S-1炮以填补被摧毁或修理中的SU-76自行火炮产生的空缺。


指挥型的复制品,目前在乌拉尔的战争荣耀军事装备博物馆中


1943年,原型车送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基地进行测试,3号坦克底盘可靠性不错,即使在-35°C的低温下,依然通过了测试。工程师对燃油加热器、战斗室和瞄具做了一些修改,之后命名为SU-76I,“I”意为“奇怪的”或“外国的”。S-1炮可以发射高爆弹和穿甲弹,最大射程为13.29公里,500米可穿透垂直放置的75毫米装甲板,100米可穿透垂直放置的82毫米装甲板。


战斗室后部有逃生舱门,发动机舱盖有装甲


不像被诟病的SU-76,SU-76I拥有全封闭战斗室,装甲厚度更大,还能遮风挡雨,在启动发动机时保温更好,这在寒冷的苏联对保持乘员体力很有用。战斗室采用焊接,而顶部则是整块装甲板铆接,在夏季作战时还能把顶盖拆除。战斗室后部有逃生舱门;战斗室侧面有安装铰接装甲盖板的射击孔,射击孔上方有观察缝。司机在车体前部左侧,他的观察窗只能看到前方和左侧。部分车车尾安装了外置油箱,发动机舱盖安装了装甲。尽管德国原装的FUG5无线电比苏联的好,但它还是被9R电台取代,以避免信号混乱。

 

库尔斯克战役中第5卫队的SU76I

 

1943年4月,5辆SU-76I被移交给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火炮训练团。1943年春,不少于50辆SU-76I参加了库尔斯克战役,其中16辆作为中央阵线第13军的一部分。1943年7月袭击奥廖尔期间,又有16辆车参加了这次行动。大约相同数量的SU-76I被分配到沃罗涅日阵线。士兵对SU-76I的操纵性满意。

 

1943年东线冬季涂装


到1943年11月,共生产了约181辆SU-76I和20辆指挥型。后者改进了大功率无线电,拆除了左侧的弹药架,安装了一个额外的无线电,增强了信号。减少弹药给无线电和地图腾出空间。顶部还采用了来自3号坦克的车长指挥塔。炮盾后部安装矩形装甲板以防备跳弹;悬挂小幅改动,这是因为苏联没有原装悬挂部件。之后该车停产,这是因为此时SU-76的可靠性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而且修复并改装3号坦克底盘实际上比新造SU-76还昂贵。


1944年后,不像许多被俘获的德国坦克在没有战斗时被立即报废,幸存的10-15辆车继续用来训练坦克兵和炮兵。

 

性能:

长度:5.56米

宽度:2.9米

高度:2.5米

乘员:4人

武器:76毫米S-1炮(备弹48发)

动力:12缸Maybach HL120 TRM发动机,输出296马力

装甲:

车体:前30毫米,侧30毫米,后20毫米;

战斗室:前35毫米,侧25毫米,后部和顶部15毫米 

速度:40公里/小时

行程:165公里 


图片来自网络

三号坦克改装的苏联SU-76I自行火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