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作文素材配音】人民日报的励志青年故事:黄震

2022-10-08 14:54 作者:玲玲柒子  | 我要投稿

励志青年故事:黄震


能将个人理想和国家需要结合在一起,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型号副总设计师黄震。


人物故事:

作为我国载人航天领域最年轻的副总设计师之一,黄震先后获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航天创新奖、第二十六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荣誉背后的故事则要从2003年开始说起,那一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炽热的火焰不仅推动了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也点燃了黄震的梦想。本科毕业后,她如愿来到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开始了她的航天工作历程。

先后参与神舟飞船、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等多个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研制和任务实施,带领团队设计神舟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停靠、手控交会对接、绕飞等重要技术方案……

虽是一个80后,黄震却妥妥的成为了航天工程的“老人儿”。

“要让中国人千年登月的梦想早日实现!”现在,带领平均年龄35岁的团队,黄震又开始了研制月面着陆器的新征程。


相关报道:

“航天事业不允许丝毫松懈,更不容得半点闪失。”工作越久,黄震体会越深刻。在承担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时,为了找到最优的操作方法,黄震每天到实验平台上演练。半年多时间,他拿出了100多页的手控交会对接方案。

交会对接的时候,航天员要瞄准十字靶标的靶心去操作对接手柄。然而在太空中,太阳光线转动所产生的阴影会把靶心挡住,导致对接失去准头。怎么办?黄震想出了一个“笨”办法:画点阵图,然后对照太阳在一天中各个时间段的不同角度,用太阳高度角的方式往任何一个点正去投影,分析各种遮挡情况进行计算。为了验证软件计算的结果,她在家里做了很多纸壳模型,用手电筒当投影反复检验。

2012年六月,神舟九号在太空完成交会对接后,黄震在复盘时将实际操作的影像与自己的方案进行了对比。“一行一行代码显示的阴影图像,和天上实际拍的图像一帧一帧比,完全严实合缝!”对接大获成功,黄震的内心无比欣慰,“这种感觉特别爽!”

——人民日报《展现青春风采,在科研一线追梦奔跑》

【作文素材配音】人民日报的励志青年故事:黄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