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社群机器人运营管理 社群运营助手
社群是一种关系链,是指某一个群体之间有某种关系,不管是血缘关系、校园关系、职场关系、兴趣伙伴关系,还是相互利用的关系,这种关系支撑着所有人都认同这个群体,愿意在这个群体内社交、愿意一起做事情。要非要给社群一个概念,我比较认同的概念是:社群就是一群人去共同做一件事。
一个社群的建立可能是基于相同的爱好,基于信任,基于对同一个产品的信任等等原因,而运营一个社群就要尽可能地增加社群成员连接的维度,频率,时长,从而产生社群的裂变,吸引更多的流量。
社群发展的趋势是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要
根据著名的马斯洛需求理论,人们的最根本,最底层的需求就是衣食住行的需求,需要什么能买到就行,传统电商就能满足这个层次的需要,而这还是停留在功能产品上的需求。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需求已经升级了,从功能层面升级的精神层面。
同样是利用社群变现,卖产品,明明别人的产品就是不如自己,但就是卖得比你好,
首先,产品之间的技术和功能的差别已经越来越小,你所谓的好,其实优势并不明显。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别人的产品能满足社群成员精神层面的需求。
比如,罗永浩的锤子手机,很多人说他卖的不是手机,是情怀。而这种情怀恰恰就满足了坚果粉的精神层面的需求,我知道这个手机并不是最好的,但是这有什么关系。还有雷军的小米,雷军说看不懂小米公司的人会认为他只是给卖手机的,懂一点的以为小米其实是个互联网公司,其实小米公司是品牌公司,卖的不是手机,卖的是一种生活理念。而这种生活理念,就是让米粉们精神层面得到了愉悦和享受。
以往大多数产品的流量都来自于外部,百度搜索、头条系的信息流广告、腾讯系的社交营销广告,这些平台的用户都是大而全的,用户不够精准,并且很多用户是用完即走了,你很难和用户进一步发生关系。而社群不一样是,是互动性强、复购率高、可连续重复利益的私域群体。
要想定位社群类型,首先我们就要理解“社群是大家共同去做一件事情”,而不是你一个人或者公司去要求用户做什么事情,如果用户本身没有必要做这件事,你再多的红包也无济于事。
社群定位之后,你就应该知道要与社群成员一起做什么事情了,但这还不够。我相信人无完人,既然大多数人都不能坚持去做完这件事,你凭什么就有信心能做好,并给大家起到带头作用。接下来你要去做社群目标实现的计划,帮助未来即将到来的社群成员去完成目标,建立信任感,把这个计划做好了以后就可以设计社群规则及架构了,这些事都是要在邀请入群以前都做好的。我们做社群的时候,最好是先邀请一波KOL加入,再以他们的背书来结合准入门槛去吸引和筛选用户,用户进入群以后,要有一种相见恨晚的仪式感,要及时告知群规则和群的玩法。

当群运转得当的时候,可以开放内部邀请制,让认可社群的成员去邀请他们的朋友,邀请的人要为社群背书,代表的也是自己的价值观。这样社群就会在正轨上扩张的越来越有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