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对华释放缓和信息?但“国家安全战略”不这么说

文/行走斯图卡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就当前及今后一段的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
这是中美这段时间以来,又一次高层对话。在中国外交部的通稿中,王毅外长对美方的一些做法提出了严厉批评,并且提醒美方“推动中美关系重回稳定发展轨道不仅符合中美共同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布林肯也表示,美方愿就下阶段美中关系同中方保持沟通,开展合作,探讨两国关系的基础。
与此同时,布林肯通过社交媒体对这次通话做出回应。他表示,中美双方讨论了“负责任地管理中美两国竞争”、“俄乌冲突”、“海底黑帮”等问题;他还强调,中美两国目前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是很有必要的。
布林肯与王毅外长的通话,以及通过社交媒体的发言,话都说得很软、很中规中矩,基本上没有之前对中国“无能狂怒”的那种咆哮;从表面上看,美方似乎有降低与中国对抗调门、收敛此前嚣张态度的意思。
但他有这样的表现,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考虑,美方肯定是不情不愿的,毕竟华盛顿给人的一贯印象就是“能不讲理的时候,就一定不讲理;但凡讲一点理,那都是被逼无奈”。
有观察人士认为:即将到来的G20峰会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白宫方面肯定希望能够与中方在峰会期间举行直接会晤,这将成为拜登的重要政治资本;其次就是气候问题,这是G20峰会预期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也是拜登当初竞选时提出的重要决策方向,还专门邀请了克里出任气候问题特使,但是这个问题最近也因为中美之间的政治风波陷入停顿;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问题比如“打击毒品犯罪”等等,美方也意识到需要和中国合作,而拜登想要在即将到来的中期大选中摆脱被动局面,都需要在这些问题上有所建树。
那么,华盛顿是否就因此改弦更张了?其实可能性也不大。对于眼下的华盛顿来说,与中国合作是暂时的,地缘政治对抗才是长期的;前两天,五角大楼发布了三份重要的战略文件:国防战略、核态势评估报告和导弹防御评估报告,在这三份文件中,外界明显嗅出了一个危险的信号:美方正在准备与中国的核战争。
有评论指出:美方试图通过这些文件,降低核武器的使用门槛;彭博社就评论认为:五角大楼拒绝限制使用核武器,逆转军备控制倡导者长期以来的主张,也违背了拜登总统的竞选承诺。
在2020年大选期间,拜登曾经表示,美国的核武库只用于威慑以及二次核反击;如今五角大楼的报告认为,只要是对美国利益构成了威胁。无论对方是否使用核武器,美军都可能进行先发制人的核打击。
这也意味着美国将会在未来的地缘政治竞争中,越来越频繁地使用核讹诈,尤其是针对中国;不少观察人士也有这样的担忧,因为常规武器方面,美军难以刺穿解放军的区域拒止/反介入作战体系,于是就开始转向核武器方面;或许美方认为,打一场相互毁灭的核战争,后果远没有打一场输掉的常规战争来得严重。
这种前后脚的态度差异,反映出来的就是华盛顿的经典思维:在“对方自我设限”的前提下谈合作,在“对方捍卫自己”的时候搞对抗——总而言之,美国必须“赢者通吃”。所以对于这次布林肯放下姿态,我们还是那句话,听其言、观其行:挑起“新冷战”的责任不是我们的,我们只会一如既往地朝预定目标前进;至于美国,爱干嘛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