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门大学跑路 童校长走过最远的路 就是套路
万门大学肯定润了,学员群都解散了,还疑是,自信点,就是。

我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个卷跑路的教育机构了。前有韦博英语,后有华尔街英语,现在又跳出来一个万门大学,还顶着公益免费的旗号,连域名都是org的,很有诚意的欺骗。
但是你既不是大学、也不是公益组织啊。工信部是不允许org备案的,工信部就是防止诈骗啊不允许org备案啊。可惜了几万学员的高额学费。
屏幕前的大帅比大漂亮,有被培训机构骗过吗,还是【不爱学习】救了你?
"张三看到万门大学润的消息后不禁感慨,谁能想到自当年e租宝后,他又上央视新闻呢"。
"阿伟也叹息,躲过了小黄车,躲过了蛋壳公寓,没想到载在万门手里"。
不少网友说,当时觉得万门大学的CEO童哲北大毕业,学霸光环,买课还能入学霸圈子不亏。确实童校长还是说话算话,说做9年就做9年,第10年立马卷钱跑路。

不得不说,童校长走过最远的路,那就是套路。
话说我也是北大毕业的,放在B站的课还是免费的。。你们怎么不来听。同是北大毕业,我不配当老师嘛??

我一向认为,你认为自己是教育机构,那么认真从事教和育。你认为自己是培训机构,就认真培训学生,通过考试、掌握基本知识和能力。教育机构喜欢玩套路的,非奸即盗。
下面,总结一下教育机构的套路,希望能提醒一下家人们。
# 警惕一切退学费营销活动
学完退费,和考不过退费都算退费营销套路。有的采用学完退费模式,比如万门大学,某课吧。有的采用考不过退费,比如某公。
商业上,不符合常理的,必然连蒙带骗。
举个例子,某公的公考协议班,假设单价是3万,笔面不过退3万。我们都知道现在平均60个人能上岸1条锦鲤。
3万乘以1/60上岸概率,期望收入是500元。
好家伙,原来按期望算收入才那么点钱。就算中公开班招了100个人,收入300万是吧,肥得流油。
但是按照概率期望算,真实到手的收入是500*100 = 5w。
好家伙,这大概连讲师的工资和场地费都不够,合着某公变成一个公益机构了?
那我直接报名一个西藏三不限岗位,报录比5373:1,白嫖某公的课岂不乐哉。
宝宝们,毕竟你们都是学过数量关系的,这个基本的数字应该算得明白对吧。

万门大学设置的VIP学完3600小时,学完退费同样是个坑。
3600小时/24 = 150天
要么童哲算好了,150天润,要么他算好了,这3600小时不可能让你听完。
结果万门大学两样都做到了,150天内,他跑路了。
他也修改了规则,不让你连续听课。
# 警惕一切的高价协议课,尤其是带分期付款的
前面已经分析过了,一些高价协议课,从常识上判断,就不合理。
面对一个不合理的产品,你觉得有多大概率能拿到退款。
高价协议课的设置,有一部分初衷是为了降低购买门槛,毕竟考不过退费,乍一想,好像没啥损失。
但是,高价协议课还有一个大门槛,它高价呀,动不动3w、5w。。。
为了进一步降低消费门槛,教育机构也是用心良苦。
各种能接入的分期付款,他都接入。
屏幕前的刘亦菲吴彦祖们,你们知道分期付款的年华利息是多少嘛?根据深圳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测算,大部分分期消费产品的年华利率都在18%以上。
各位,看一下你们买的股票、基金,有几个能一年赚18%,年化18%的收益,在正经金融产品看来,就是暴利,如果稳定地年赚18%,恐怕这个地球的钱都不够他赚。。
# 警惕一切的定金行为
注意,定金和订金不一样。定金不超过合同金额的20%都是合法的,定金是不退的。。
定金本质上也是诱导消费,比如5000元的课,销售老师威逼利诱让你交出了500元定金。这500元无论如何都是不退的。
有的机构还特有意思,给定金一个仪式感,交定金成为门徒、闭门弟子。
合着我就想学点东西考个试,你给我来封建洗脑那套。
说了那么多培训机构的套路,大家是不是不再相信任何培训机构了。
我一向认为做教育,第一原则是【信任】。
最最最深的套路,也是信任。
有了信任才有教学相长,才有老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其实我也套路满满,几十块钱的课我也敢承诺服务到考过为止。
要不,点个关注,监测一下凯老师会不会跑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