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央视端午晚会,毛晓彤团扇一摇陶醉月亮,78岁鲍国安三峡朗诵绝了

2023-06-27 12:43 作者:bili_36594266202  | 我要投稿

今年的央视端午晚会,太不一样了。

每年端午的一大乐趣,除了吃粽子,就是看央视端午晚会上,明星们争奇斗艳了。

但今年的央视端午晚会,不再像传统晚会一样,单纯堆砌明星和节目。

而是创造了许多个第一,将端午晚会的文化内涵,玩出了新高度。

和去年央1和央3分别播出了两台端午晚会不同,今年几大台共同播出了一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端午特别节目——《碧水长歌颂端阳》

重点在一个“颂”字,颂的是千古名篇,是诗词歌赋,更是悠久的端午文化。

这是第一次,央视端午晚会完全没有主持人。整台晚会以交响乐演奏和优秀演员朗诵中国历代名篇的方式作为节目串联,

也也是第一次,央视端午晚会第一次走出演播厅,来到山水实景间完成整场节目的录制。

还是第一次,节目录制来到了屈原故里——湖北宜昌

虽然没有多少昔日的流量明星,但歌曲、舞蹈、杂技、戏曲、走秀、朗诵、交响乐、民乐等节目中,登场更多的,是鲍国安、李光复、王学圻、刘之冰这样的国家一级演员、艺术家。

当艺术家们随着游轮畅游长江三峡,恍惚间,我仿佛也随着节目穿越千年,竟不知此刻是梦境,还是现实了。

01、 于和伟朗诵开场,画面一打开就是三峡,“九歌”绝了

今年央视端午晚会的布景,绝对别开生面。

因为偌大一个三峡,就是节目的布景。

船行三峡,高峡出平湖,三峡波涛壮。

人未见,先闻其声。

是于和伟。

当于和伟穿着正装,站在水面的船头,旁边烟云缭绕,意境十足。

当他朗诵的《九歌》一起,屈原千年怀古,配上三峡的涛声、浪滚,还有于和伟浑厚的男中音,既显得诗情画意,又格外婉转悠长。那九歌仿佛在高峡平湖之间,往返激荡,在时光中绕了个弯儿,又带着历史的风,回到现在。

这个开场分明告诉观众,这节目,与众不同。

02、张淇张远龙舟开唱,好儿郎“龙翔东方”,荡气回肠

既是端午,当然要划龙舟。

张淇张远他们几个老少年,乘着龙舟来了。

龙舟竞渡的气势火出天际,整个舞台的背景是浩荡长江,舞美是龙舟过处,卷起千层浪。

热血的场景,配着激情昂扬的唱词,已经让人热血澎湃。

更令人澎湃的,是几位少年气十足的歌者。

一身白衣、感染力爆棚的嗓音,配上稳健的台风,歌曲本身的感觉,又与几位歌者的音色和气势相得益彰。

尤其当龙翔东方的歌词如水银泻地,龙舟浆激起千层浪,场景不可谓不绝。

当真是今生无悔入中华,就要轰轰烈烈为她爱一场。

03 韩童生、刘琳伴民乐诵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少年热血犹在耳畔,几位实力派演员,正从远处泛舟而来。

船头有乐师弹唱,几位演员顺流而下,一路游,一路看,江风清福,悠然开腔。

特别是刘琳,一身淡雅装扮,表情也是清清淡淡的,雍荣闲雅,仪态大方,国风十足。

韩童生也再无《狂飙》中角色的戾气,满面春风,谈笑诵读。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何为伊人?画面中,是美死了的三峡。

另一首词也妙。

每年端午前后,夜空中就会出现由织女星、天津四和牛郎星组成的夏季大三角,因为形状与粽子相似,所以也成为很多天文爱好者过端午时的一大乐趣,和中秋赏月有异曲同工之妙。

韩童生刘琳下一个节目就和夜空中的这个大粽子有关系,这就是两人朗诵的《迢迢牵牛星》,这里的牵牛星其实指的就是牛郎星。

不得不佩服央视的审美,此时此景,真是比很多古装剧都更有古风,更具古韵。

还不得不赞一句李光复老师,这位出现在《人世间》《人生之路》里的国家一级演员,这次化身千百年前的老农,行走宜昌的柑橘林之间,一开口,正是颂橘。

传统文化与这片山水,就这么碰撞出新的火花。

04 陈坤开嗓,电影入画,此时遇见,醉了时光

陈坤是重庆人,与秭归人屈原有一条长江相连的渊源。

陈坤接受央视采访说,演出时江上雾蒙蒙,格外浪漫。屈原的浪漫主义和爱国精神更令人感动。

但陈坤歌声起,那风度翩翩的清雅造型和歌声太吻合了,整个人英气又时尚,五官优势也好突出,虽是现代造型,却无意中与画面中自带的古风,相得益彰。

歌声里,也仿佛蕴含此间的深意和触及人心的感动。

一时间竟分不清楚,这到底是节目,还是剧中景色。

05 毛晓彤回眸一笑融化月亮,苏醒低吟浅唱夏夜未央

总觉得,央视镜头下的毛晓彤,是最美的。

今夜的毛晓彤,先是一席国风露背旗袍,,将国风韵味,东方之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登上舞台合唱,换上一身绿色礼服的她在湖光山色背景之下宛如天上的仙女,这妆发这礼服这气质,真的是太绝了!

细看毛晓彤的妆容,素净中带着些柔光,仿佛吸取了日月的精华,全然不见了剧中的疲态。

而个性张扬的苏醒,在央视节目中,也格外的乖,歌声,也格外的稳。

一曲中国风,“于梦中寻你回忆寻你前世根 诗三千就藏在回眸一瞬 至浅至深至万家千灯

犹记得你灯下眼神 至高至明至日落月升 暗香深处遇故人”。

真美,令人想起“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歌声婉转,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端午气息,还人听出了一种传承的味道,而传承也正是传统节日的意义所在。

再看歌声映衬下的毛晓彤,此时竟分外婉约清雅,特写镜头中,她团扇一摇莞尔一笑,就仿佛了融化了端午的月亮。

06 鲍国安一开嗓,网友:这是真艺术

谁不想再看鲍国安演曹操,谁不想听他再吟诵《观沧海》。

《观沧海》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古诗,但它其实只是曹操的乐府旧题《步出夏门行》的一部分。

而此时江水浩荡,船行三峡,当。78岁的鲍国安走上长江邮轮,观众看他老了,瘦了,可当他一开口深情朗诵《步出夏门行》,又分明还是当年那个霸气冲天的曹操曹孟德。

听,“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8岁的鲍国安,字字句句,如江河奔流,时而大气磅礴,时而细腻委婉,有时又仿佛在三峡群山中拐个弯,忽然蓄起势来,浩浩荡荡。

当鲍国安口中的诗词在山川河流间激荡,诗词更加流淌出一种大气磅礴的力量。

节目组仿佛利用三峡为幕群山布景,营造了一个情怀激荡的古战场。

而鲍国安仿佛化身老去的曹操,于山川间完成枭雄的咏叹。

如果这不是艺术,什么才是!

07 两位国家一级演员交响诵读什么样?听王学圻刘之冰

这台节目流量明星不多,多的是国家一级演员。

一个不够,那就来俩。

当刘之冰、王学圻合力在长江邮轮上赞颂华夏,周围的景色和着交响乐声,加上艺术家激情澎湃的诵读声,仿佛画里有诗、诗里有乐、乐里有景。

特别是两位国家一级演员的合作,就仿佛一出台词的二重奏,时而合为一体,时而各种分成两支溪流,分别流淌,然后又再合流。

彰显的是一派大气。

整个舞台也化身为滔滔长江,一片辽阔,和诵词相得益彰,让人如痴如醉。

朗诵中铭刻了一代人生命的美好和激昂,寄托了当代人对家国的怀想。

更是浓缩了时代的温情和悸动。

08 李玉刚一曲《万疆》,央视镜头下的宜昌日升东方

为节目收尾,还是要《万疆》。

今天压轴出场的两个玉先生太帅了。

两个玉先生,因为节目采用了全息投影,舞台上两个玉先生各自站在舞台一端,共同来演绎这首经典。

一个在歌声中,注入了一丝长江山水般的飘逸灵动。

另一个又赋予了歌词,另一番动人的细腻婉转。

到最后,悠扬国风中,唱出了万千华夏儿女满满的自豪,和秀美江山的诗情画意。

而央视镜头下的宜昌秀美如斯,此时日出东方,透过屏幕,照亮这端午宁静的夜色。

吾国万疆 以仁爱 千年不灭的信仰

红日升在东方 其大道满霞光”

写在最后

纵观这台晚会,可以看出央视的创新,能看到央视晚会的去流量化,但最打动我的,还是两个字——传承。

整台晚会在舞美方面没有做太多的人工设计,反而以山为幕、以水为景,让整个三峡山水景色成为最亮眼的舞美。

高峡山水间,再把演员沉浸式诵读和交响乐演奏相结合,以诗和乐映衬艺术家们,吟诵出千古名篇。

当各大晚会还在拼流量明星,央视端午晚会,却已经从趣味性、知识性,更进一步,抵达了文学性、历史性、艺术性。

虽然热度不如以往,但节目中有山水,有文化,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奉献出一台真正的文化盛宴。

看着自然的山水,听着荡气回肠的朗诵,想着当年的明月,思念古人与今人,这是端午节对于中国人特别的意义,也是端午节作为传统节日,自带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情感。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传统节日里包含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唯有传统文化,最能让国人随之共振、共情。

相比流量的堆砌,我更爱这对历史的回首和对传统文化的展望。

当传统文化的粽香就这样随着节目恰到好处地飘到每个人的身上,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才能源远流长。


央视端午晚会,毛晓彤团扇一摇陶醉月亮,78岁鲍国安三峡朗诵绝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