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4、曹雪芹认为人分善恶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2023-09-14 13:12 作者:幽之鸣  | 我要投稿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得出天地万物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所有阴阳二气的物质性相同。既然天地万物由物质性相同的阴阳二气所赋而生,在人身上为什么又表现出不同的善与恶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曹雪芹利用贾雨村所提出的《正邪两赋论》的观点了。

雨村道:“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馀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朱,皆应运而生者。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等,皆应劫而生者。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挠乱天下。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

曹雪芹用的还是由表及里的推理方法。其还是以近取诸身来推天地万物。他从我们人自身来分析,发现天下的人从善恶来看可以分成三大类:大仁者、大恶者、除此之外的无大异者。大仁者顺应时运而生,因为时运昌隆天下兴盛,顺应时运的大仁者又辅佐天下使世事得到更好的治理;大恶者因天下将出现劫难而生,劫难的产生会使天下陷入危难之中,这些大恶者推动了劫难的进程,使天下陷入更危难之中。

作者所列举的大仁者全是提倡推行仁政,行有为之事的儒家圣贤。作者所列举的大恶者全是残忍暴虐之人,他们视黎民百姓如草芥,使天下陷入生灵涂炭、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扰乱天下。

天下间的人有善恶之别。为什么会有大仁、大恶与介于大仁大恶之间的人呢?人有善恶之别的最本质原因是什么呢?

曹雪芹从气的角度为我们进行了解释,在曹雪芹看来,人有善恶之分的根本原因是赋而生人的阴阳二气有正气与邪气的区别。

仁者所秉持的是天地之正气,正气具有清明灵秀的特点。赋而生人的正气清明灵秀,由此所赋而生的人就表现出清明灵秀的一面,于是成为大仁者。

恶者所秉持的是天地之邪气,邪气具有残忍乖僻的特点。赋而生人的邪气残忍乖僻,由此所赋而生的人就表现出残忍乖僻的一面,于是成为大恶者。

因为赋而生人之气有正邪之分,所以才会使由气聚而成形的人也有正邪之分。

贾雨村的观点在曹雪芹借湘云之口提出《天地万物赋阴阳二气所生论》时,也有提及。

湘云听了由不得一笑,说道:“我说你不用说话,你偏好说。这叫人怎么好答言?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多少一生出来,人罕见的就奇,究竟理还是一样。”(《红楼梦·第三十一回》)

因为有第二回贾雨村的铺垫,所以作者在此处直接用湘云提出赋阴阳二气所生的天地万物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的本质原因是阴阳顺逆。

湘云在后文解释阴阳的样儿时说“不过是个气”,所以“阴阳顺逆”中的“阴阳”是阴阳二气的简称,“阴阳顺逆”是说赋而生天地万物的阴阳二气有正有邪之分。这才造成由阴阳二气所赋而生的天地万物有正有邪。

因为赋而生天地万物的气都相同,我们罕见的只是阴阳二气顺逆造成的,所以湘云觉得很多生出来罕见的事物并没有什么奇怪之处。

作者用贾雨村所提出的《正邪两赋论》只提到赋而生人之气分正气与邪气。在此处用湘云推而广之,得出宇宙中所有的阴阳二气都有正邪之分。湘云显然是对贾雨村观点的概括。作者将其论据与结论藏得实在是太深了。

正邪在阴阳二气中的分布又是怎样的呢?作者在文中没有说。笔者从“或正或邪”猜测应该是各占一半,这样才能维持整个宇宙的平衡。所以天地间所有的阴阳二气中,有一半是正气,有一半是邪气。

气有正邪之分,由气所聚而生之物也有正邪之分,这就有了善恶之别。所以万物有善恶之分的根本原因是构成万物物质本原的气有正邪之分。

曹雪芹的这种观点其实并不是他的原创,朱熹也认为“阴阳二气各有清浊偏正”(《朱子语类·卷六十五·易一》)。曹雪芹与朱熹将阴阳二气分为清浊偏正的观点差别并不大,不同处在于朱熹认为气的清浊偏正会发生变化,曹雪芹则认为气的正邪本性永远不会变。

甲戌本墨眉批对曹雪芹用贾雨村提出《正邪两赋论》时写下:“绝大议论,定能及前人所未及。”的批语。所以曹雪芹的思想必然会进前人一步,真正探寻到世界的本质。曹雪芹的思想必定会超越朱熹,而把天道事理说透。我们将在后面的文章中慢慢道来,敬请关注。

注:本文由张延安(幽之鸣)原创,欢迎转载并保留版权。

2.4、曹雪芹认为人分善恶的本质原因是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