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主义主义】弃绝主义(1-2-3-4)解脱痛苦追求涅槃 意识的符号学机制

2022-07-27 15:47 作者:活在梦幻中的人  | 我要投稿

1-2-3-4主义主义

代表人物:克罗诺斯的俄狄浦斯(戳瞎双眼之后

特修斯,复仇女神的圣林

renunciationism

弃绝主义

就是人的清醒的意识状态,consciouenes

场域论-1:语言/命令 language (二语言阶结构)

本体论-2:断裂evant (突如其来的重大的事件)vs连续。词是断裂的的,意义是连续的

认识论-3:神圣 supranatural vs natural 凡俗 被主体性,自我意识调和。只要有自我意识就能获得厌离。

方法学习机制:不停的返回自我意识,确证自我的存在,重复的断裂俨然连续起来了 magaic 。出乎符号系统预料的作用(不是真的魔法而是主体性把承载的断裂连续起来了

目的论-4:留下vs 回归 改善。都不用了。只需要弃绝,语言必须成为意识


背景性场域就是无意识 可说的。怎么打怪升级?舍弃越来越多

神秘主义者求解脱,失独父母就容易进入弃绝主义,在一种共同体话语之下的命运自己承受不了,很痛苦的。本体论就只有失独的巨大事件和本应该体验到的连续性 两者矛盾是及其痛苦的。

认识论是不停的回到自我意识,是一种负罪感,使得本体论两个极端被联系起来。对于儿子死去犯下大罪,认为自己使得延续断裂了,自己是多余的,不知道怎么就打破了连续。

the conciousnonce loss 意识就是loss,

追求的不是成仙成魔,唯一追求就是缓解轻一些,打破多余的符号性认同,轻装上路,破除关联。

就是意识结构,4就是代表自由,把目的论让出来,第一人称体验都不停回到自我,只要是体验到的就都是自己。

祈求某种奇迹,亲子关系在语言结构里,必须体验超越语言另外的秩序

重点:所有人意识都是创伤性应激障碍ptsd,目的论敞开,就意味着意识要把所有自发性的活动认为是自由的并注册到符号系统。

归根结底就是无我的,整个世界是没有目的性的,我本来属于其中的,仅仅由意识来做决定是没有决断力的,要考意志 ,意识只能体验,会把突然冒出的想法注册到“我想……“”这个话语的后面。比如“我刚刚突然感到很累,然后说出我想摆烂了”就是一个意识注册的到符号系统的过程,这个维度上意识不能叫欲望吧,是无欲的体验的当下的。

无意识有欲望,是驱力,意识到欲望都是某种大他者的,背景性秩序的欲望。就是敞开的窗口,使得内在无意识话语,可以白嫖注册成为意识到自由抉择,靠1234做不了决断的

是一字头普通人能够学习所有技能 知识的机制,这个过程是没有思考的,是不判断的,在沉静状态下托管,无意识自动思维。懂符号就可以了,掌握技能。不停的在认识论上回到自我,例如:我在弹钢琴我在…我会”回到或者又产生意识,然后就连续起来了。

自我是对涌现出来的连续性事态不停的负责,恢复一个熟悉感,每一瞬间把断裂磨平。

断裂会性化的,在本来连续的秩序当中,它突然自己断掉了,这个令人极为痛苦,不停的想考自我意识联系起来,归罪为自己愧疚,敞开的是你但是断裂也会怪自己,世界本身就是断裂的。(这也回答了,为什么世界会有断裂的原因)

最后追求nirvana涅槃,追求奇迹,希望奇迹发生,把伦理关系

目的论中介的机制:

婴儿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程就是弃绝的一个过程,婴儿熟悉的环境被打破创伤性的进入这个世界。太痛苦了,以致于全部遗忘了

试图去整体化让整个世界的秩序按照婴儿的秩序来运转,发现不行,总有一个断裂,这个断裂就是主体性本身,张力无法消解所以用意识体验来中介,这个体验必须是自由的。原初的缺失,本来是在母子共同体里不用做任何事情,但是有一天突然裂开了,就会认为自己有罪。因为不知道所以不知道就把事情搞砸了。

所有的第一人称感觉都是负罪感致幻,所以自己创造了所指展开了主观体验。

例子:心因失明,所有的神经电位光学结构可以让他看到比但是看不到,无意识可以注意脑点位会反应活跃 ,看不到就是因为意识结构没有响应 没有发起癔症,所以看不到。所有的感性体验都是一种癔症 我觉得我对这个东西出现有亏欠,明明出现了,却在我的意识结构里空转,我不能辜负他一定要让他显现,然后就让他出现。

举例:睡着了耳朵也是听到东西了,但是听觉体验不会出现在第一人称视域里边,因为在做梦,是另一套系统在运行。因为我不会内疚,没有罪过。

这个罪过是符号系统听到了,然后责怪意识你怎么没听到?太有罪了,然后意识我竟然没听到?没有领会这个信息真正意义,我不知道缺失了什么信息的惊叹就是声音的本身

有声音就会有负罪感。听不懂就具有负罪感。所以感觉机制可能都是缺失的,所有体验都是意识到代偿,歉疚,所以我要继续向大他者们敞开,感性体验本身就是非常具有伦理性的姿态被主体化的,所以会有我讨厌,我喜欢某种意识体验。

所以一开始意识就有伦理学架构

类比现实失独的还有分手。

救赎:1-2-4杨弃 不要敞开目的论让他者涌进来,1-2-4-1:拥抱宿命论,体验到的都是幻觉,一切都是因果循环。


现实:动不动给别人说对不起,对于自己多余是明确的。

自己变成圣人,越来越灵性化 ,最后要弃绝伦理压力。

不走唯灵论内疚很久很久闭合到1-2-4。反偶像崇拜


1-4-4-4复仇主义,因为找不到仇敌,全甩给自己

【主义主义】弃绝主义(1-2-3-4)解脱痛苦追求涅槃 意识的符号学机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