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亲爱的袁子墨,家乡的油菜花大都凋谢了,紫云英正大片盛开

2020-04-02 22:17 作者:袁腾说  | 我要投稿

亲爱的袁子墨,在烟雨朦胧中,爸爸妈妈与外婆带着你一起回到了家乡。





出发之前,关于是乘坐高铁,还是自驾,爸爸和妈妈还有过一些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是不是非得自驾回家,毕竟妈妈和外婆觉得坐长途车太累了,而且好久没有坐长途车了,担心太疲劳了。她们觉得还是坐高铁方便一些,既安全又可以保证正点抵达。

爸爸是很喜欢自驾出行的,起初对于开车返乡很是坚持,后来也是认为毕竟妈妈的身体还在恢复期,坐高铁的舒适度还是高一些。

于是,爸爸就在网上订了高铁票,打算让妈妈和外婆带着袁子墨一起乘坐高铁回家,自己还是自驾。

不过,当爸爸在微信聊天里讲到要分开回去后,有些老乡坚持认为,目前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自驾还是最安全的方式,毕竟这样可以尽量减少与外界的接触。高铁的密闭式空间,还会遇到很多上上下下的旅客,难保会遇到什么样的人群。

就这样,爸爸再次跟妈妈、外婆进行了交流,又退了高铁票,一家子自驾返乡。

当然,自驾也有风险点,那就是长途奔袭900多公里,需要多次在服务区停留,而且只有爸爸一个司机,必须多休息几次,才能保证不疲劳驾驶。为了安全起见,爸爸妈妈决定,进了服务区不带袁子墨下车,尽量避免她与外界接触。

安排妥当后,一大早,外婆早早地起来准备早餐,三人一起吃了一顿热乎乎的早餐。外婆又给妈妈用保温饭盒准备了饭菜汤,确保妈妈在途中可以喝到汤,而爸爸和外婆则另外准备了面包、泡面以及一些水果。

为了返乡途中袁子墨的吃食,爸爸妈妈还另外准备了奶粉,放在比较方便的位置,同时还将尿不湿和柔纸巾预备妥当。

就这样,一行人早上7点前出发,一路上烟雨朦胧,虽是归心似箭,车速却还是得适当控制。当然,高速上的车子明显比往年稀少,不用担心拥堵,只恐怕自己赶路跑得超速了。

一路上风雨同行,一路上走走停停,却也只花了12个小时就开到了目的地,爸爸感觉这一回是历次来回中最轻松的一次。

回到家乡,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整个人都觉得清爽很多。

外公在家里准备好了饭菜,有新鲜的小龙虾,还有可口的排骨汤,温暖了大家的胃。

第二天,正是妈妈外婆的生日,家乡的说法是老外婆的生日,四代三十多人齐聚妈妈的小舅舅家里,一起为老外婆过88岁的生日。





老外婆精神矍铄,和蔼地与跟她打招呼祝寿的晚辈交流。当大家都各自归位,老外婆坐在沙发上,整理帽子和头发,一会又爱怜地看着孙辈和曾孙辈们,她的孙女和外孙女们有好几个都已经结婚生子了。





在房子里,曾孙辈们几个小男孩小女孩一直在嬉戏打闹,满地乱跑。不一会儿,就有人哭着说不跟谁谁谁玩了,而另一边则有人蹬着眼睛瞧着这边。原来是有人打架了。于是,孙女就责备曾孙,老外婆听到了,就说大人不能骂小孩,更加不能打小孩。其实,吵架的小孩子生了几分钟气之后,马上又都和好了,并且很快两个人又黏在一起,互相追逐了。

当做大厨的小舅舅把饭菜都做好了之后,早就有人把饭菜摆上桌来,三十多人分成了三桌,菜式有剁椒鱼头、土鸡汤、糯米丸子、盘龙鳝、口味虾尾、老鸭萝卜汤、猪蹄花生汤、腊肉炒藜蒿、扣肉、炒青菜。寿星老外婆最喜欢吃的是软软的糯米丸子与软软的猪蹄,晚辈给她夹过来的一只鸡腿她也顺口吃掉了,还喝了一小碗鸡汤。

大厨先生的厨艺确实不错,餐桌前的每个人都吃得很惬意,寿星老外婆开心地吃着,也开心地看着因她而齐聚一团的晚辈们。

吃完饭,小孩子们就一直闹腾着要吃蛋糕,一直当着老外婆的面唱生日快乐歌。好不容易等那桌吃酒的人吃完了,孙辈们才赶紧端出蛋糕,点上蜡烛,大家一起开开心心地唱起歌来.





然后老外婆一口气吹灭了蜡烛,掌声就一起响了起来,大家齐口夸赞老人家真是中气十足。





然后就是切蛋糕了,妈妈陪着老外婆一起下刀,切好了的蛋糕先分给在一旁等待已久的小朋友。





领到蛋糕的小朋友就欢呼一声,开开心心地吃了起来。你看这位小妹妹,就一直喜欢扒拉着奶油,吃得很认真,很开心。





一场由老外婆的生日,引起的大家庭的聚会,充满了温情,这也是一个大家族聚会、交流的好机会。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一家人因为母亲而聚在一起。

有人说,母亲在,家就在。

又有人说,有母亲在的地方,就是家。

还有人说,母亲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而按照易中天教授的说法,在汉文化里,真正把家庭维系起来的人是母亲。他说,中国女孩出嫁了,她原来的家叫娘家,丈夫的家叫婆家;娘家不能叫爹家,婆家不能叫公家;这就说明了家庭其实是以母亲为中心的,是以母亲为标志的。

所以,中国人在情感上是倾向于母亲的。

中国传统社会有二十四孝,大多都是讲孝母的。

在古代一些朝代,制度上规定了,一个人如果做了大官,可以封他的母亲、妻子为诰命夫人。

中国的文学作品,绝大部分都是歌颂母亲的,很少有歌颂父亲的。我们耳熟能详的诗歌,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世上只有妈妈好”,从来没有人说世上只有爸爸好。

歌颂父亲的文学作品有名的很少,很多人记得的只有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易中天说朱先生笔下的父亲也有慈母的形象。

而当我们表达感恩的时候,我们的对象一定是母亲,比如“祖国啊母亲”,比如“黄河啊母亲”,“长江啊母亲”,我们上过的学校是母校。

在名著《水浒传》里,假李逵“李鬼”被李逵逮住了之后求饶说:“我家还有八十岁的老娘”,李逵就说算了算了你走吧。

而在传统文化中,当一个人显得没有教养时,别人是用“有娘生没娘养的”来骂他。这么说来,母亲的责任真的是很重,既管救命,也管教育,家庭事务也都归她管。


就这样,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等人在妈妈的小舅舅家里吃了两顿饭,为的是多陪陪老外婆。88岁的老外婆,每次握手时她都紧紧地攥着人的手,好像一定要抓住什么似的。


而回家的第三天,爸爸妈妈就拉着外公外婆小姨,带着袁子墨一起来到了爷爷奶奶家里。想念不不已久的爷爷奶奶、果果姐姐以及伯伯和伯母,终于见到了襁褓之中的不不。





爷爷奶奶张罗准备了一大桌子菜,有翘嘴鱼、土鸡汤、炒腊鸡、腊肉藜蒿、卤牛肉、鸭蛋粉丝汤、青椒炒肉、炒胡萝卜、炒青菜、油炸花生米、香辣豆皮、香辣藕片等等。

满满一大桌菜,真是大快朵颐。

此前一直通过微信视频看不不的果果姐姐,终于看到了不不妹妹,她很兴奋地看着妹妹,很想摸一摸,碰一碰。在得到允许后,果果姐姐脸上就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想着要留下精彩的瞬间,记录爷爷奶奶与不不的合影,爸爸就拿出了相机来,而这时首先进入爸爸镜头里的,当然是喜欢拍照的果果了,她自信地摆着pose,真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摄影小模特。





爷爷奶奶收拾饭桌上的餐具之后,也腾出手来抱不不了。

年迈的爷爷奶奶盼望着不不回来很久了,他们轮流抱着不不,笑得合不拢嘴。而不不在奶奶的怀里,也露出了俏皮的笑容。





春日午后的阳光甚好,爸爸提议,一起去麻塘麻布山村看油菜花,看看能不能抓住春天的尾巴。

当我们兴冲冲地驱车来到麻塘腹地,映入我们眼帘的一大片一大片田地里,油菜花大多已经凋谢了,半个月前金黄的田野,如今都恢复了绿油油的一片了。





只有零星几处的黄花,在风中摇曳了。





妈妈把袁子墨交给外婆,牵着果果的手,来到油菜花旁,蹲下来,与果果一起闻花香。





不远处的田埂上,有几只鸡在悠闲地踱着步。





零星的油菜花,依旧让果果很兴奋,很开心,她兴奋地摘了几枝小花,要送给大家,她自信满满的神态,非常的入画。





在田野上,爸爸带着果果,在玩着拔萝卜的游戏。爸爸拉着果果的一角,果果拽着长在路边的油菜花,嘴里喊着“拔萝卜,拔萝卜,嘿呀嘿呀拔萝卜”,然后就笑哈哈地摘下几朵小花来。





在田野里,油菜花的金黄褪去,紫云英,本地人又称为草籽花的,一大片一大片地盛开了。





生命就是这样,没有永远的鲜艳,而是在各样的时节里,有着各样的颜色,有着各类的妆点。

油菜花谢了,紫云英又欣欣然地盛开了一大片,亲爱的,我们何必为没有欣赏到遍地的油菜花而失落呢,我们何不为紫云英的肆意绽放而开心呢?




回到家乡,袁子墨的睡眠貌似很好哦,每天晚上都能一次连续睡七八个小时,看来不不很适应家乡的节奏哦。





亲爱的袁子墨,家乡的油菜花大都凋谢了,紫云英正大片盛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