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文化艺术
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品,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凝结体。所以曾经有人把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叫做"诗的文化"。可以说,所有古典文明的精华都包容、凝结在古典诗词作品里。从远古的原始图腾,到奴隶社会的刀耕火种,到封建时期的农牧文明。这些文明,无不在诗词的发展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杜秋娘《 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教你为人要正直;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教你懂得坚持;
长久以来,诗歌、散文、戏曲、小说,像四道江河,并排浩浩荡荡地奔流在中国大地。历经汉魏风骨、齐梁声律,至唐,在集大成的基础上,超迈前贤,成诗歌之盛世,蔚为壮观;其后的宋诗,虽不似唐诗的典雅丰腴、意气浩然,然亦瘦劲冷峭、精细澄澈;与此同时,唐宋词以她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宋诗争奇斗妍;元明清三代,以戏曲和小说为主,诗词成就虽不及唐宋,但就具体诗人而言,也还有一些好的作品可供后人欣赏。两千多年来,古典诗词所体现的进步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性,无疑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人文精神的灵魂。
古典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之一,儒家文化的精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无不蕴含其中。她正如陈年老酒愈陈愈香,虽经时代风雨的侵蚀,却愈加香气四溢,灿烂照人。学生们在诵读古诗的过程中,自会受到民族人文精神的熏陶感召,在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升文化品味的同时,必将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重任。
诗词的短小精悍,它的朗朗上口,它的雅俗共赏,都可以使它轻捷地活跃在文化传播的前沿。更重要的是,作为一门古老优秀的语言文化艺术,它在促使文化繁荣和提升民族精神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