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但,这真的高兴吗?
今天的文章,只讲两张图。
第一张图是:

表明的是:
新冠疫情巩固了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
新冠疫情期间,中国在全球货物出口总额中的占比有所上升,从2019年的13%升至2021年底的15%。
中国在全球电子产品出口中的份额从2019年的38%上升到2021年的42%,纺织品出口份额从32%上升到34%。
中国经济的问题不在外贸,外贸依旧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大量的资金依旧从全世界流向中国,而中国的资源与产品也在飞速的流向全世界。
第二张图是:

这张图可以看出,中美之,乃至中美与第三极世界之间的关系。美国的政府、居民、企业以美元向中国购买了大量的资源与产品,支付了美元。
前文我们说过,金钱实则是资源与产品,甚至是劳动力时间的等额符号。金钱能够形成体系,则此金钱货币的所有国,必须具有能够支付持币人所想所需购买的所有的资源或者产品,才能形成金融体系。
因此,美元能成为全球货币的核心,在于美国作为全球科技最为发达,资源储量与种类、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其能够支付的起任何持币人想要购买到的资源或者服务。
(所以美元金融体系,不是依托于核弹,至少不是单纯依托于核弹。每次说事留言说核弹核弹的,真的不要再提了。)

而中国拿到美元之后,如果不能购买所没有的技术(显然不能),急缺的资源(显然也不能),就只能用来买美国的国债。所以中国成了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握有最多的美债。
但是债务可以通过发行货币通胀的方式来稀释,因此美国依托于美元,肆无忌惮的印发美元来稀释债务,让全世界帮他一起还债。谁持有的美债越多,谁吃的亏就越多。
因此,当中国不断的加深与美国,乃至于全球贸易的同时,就意味着,中国所承担的美国债务就越多。在美债无法变现,无法变成资源或者技术的时候。美债,就是一张废纸,毫无价值。

甚至于美国可以依靠债务的扩张与收缩,主动的引发金融危机,进行可控化的全球固定资产收割。谁融入美元体系越深,就越会是美元收缩过程中,货币不足而造成产业崩溃的对象。
所以我到底要说的是什么呢?
我要说的是,中国要不要依靠外贸呢?
必然是要的。
因为外贸为中国带来了金钱,金钱可以从全球买来不被限制的生产资料、技术与部分自己不能生产的产品。但是如果经济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受限于政治的时候,那需要的技术买不来,需要的生产资料买不来,需要的部分自己不能生产的产品买不来。
你要这些美元美债有什么用?
这是我说的第一点,摸石头没关系,可千万别忘了,天上不掉馅饼。

第二点是,中国的产品,优先销往国外。
抛开由此引发的国内消费不足与国民生活水平底下之外,外向型经济依托越发加重,经济结构越发畸形,钱都给外贸和金融赚走了。实业和其他诸多行业,都没有从中得到分润。甚至于,当国内原材料价格高于国际的时候,我们从二级生产国,反而下滑成为了三级原材料国。
所以国内的产业畸形,必然也将引发国内的收入群体也畸形,形成了极大的贫富差距。国内生产的产品,国内用不起。外贸繁荣,但内需乏力。甚至于,因为内需乏力,形成了中国各有的产业贫富化。

这种产业贫富化,往小里说,是基尼系数,是居民贫富差距,是失业率与社会不稳定。往大里说,是在拆解教员留下的,我们引以为傲的全工业产业生态链。
所以期望如果还未真的同化,那一定要记得一带一路吧,也期望不要指着民企搞科研了,石头摸到头了,改自己走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