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特殊武器科普:M2火焰喷气器

M2火焰喷气器(英语:M2 flamethrower,简称:M2-2)是一具由美国美国陆军化学战争工作局所设计的单兵携带及背负式火焰喷气器,并且首次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使用,是M1A1火焰喷气器的后继型。尽管其实际的“焚烧时间”只有4-7秒左右,而且火焰的有效焚烧范围只有大约20—40米,它仍然是一种有实用性的武器,并且在许多的战争之中使用。然而,随着后来出现的坦克、特别是装上了火焰喷气器的坦克,喷火坦克能够提供了更大的保护,同时还达到有效的损害,令步兵暴露自己存在变得越来越不必要。
虽然有些M2被出售,但是其中大部分因为被宣布为“过时”而被销毁了。


类型 火焰喷气器
原产地 美国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 1943年—1978年
参与战争/冲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越战争
生产历史
研发者 美国陆军化学战争工作局
研发日期 1940—1941年
制造数量
M1A1:14,000件
M2-2:25,000件
衍生型 M2A1-2,M2A1-7
基本规格
重量
没有燃料:19.5千克(43磅)
装填燃料:30.84千克(68磅)
操作人数 1人
射速 0.5加仑/秒
有效射程 19.96米(21.83码,65.5英尺)
最大射程 40.23米(44码,132英尺)
供弹方式
2罐(2加仑)汽油罐(燃料)
1罐氮气罐(推进剂)
设计
1943年6月,化学战部找到了符合军队需要的方法,根据E3火焰喷气器的实验设计,在设计中对M2-2进行了多种改进。
M2火焰喷气器和其前代的M1火焰喷气器一样,分为两个部分所组成:第一,由士兵背在背部的三个罐子(其中两个大小相等的罐子是装载着混合了柴油和汽油的燃料,而一个较小的就是装载着在压力容器内部的推进剂氮)。氮气罐位于两罐汽油罐之间和较顶端位置。三个罐子可以安装在一个背包式支架上,并且大量使用帆布包覆着,帆布并用作四条背带的材料,射手在休息时仍然可以背在背面。另一部分是火焰喷气器的握把及喷嘴,通过后端的一条软管连接到罐子。
使用
1944年7月,M2-2火焰喷气器在关岛战役之中首次投入使用。
M2火焰喷气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经常于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上使用,对于一些闭锁型阵地(例如战壕或碉堡等防御工事)是非常有效的。特别是在太平洋战区的塞班岛战役、硫磺岛战役以及冲绳岛战役之中,M2火焰喷气器对于坚守于洞窟阵地或是丛林之中的日本陆军是非常有效。并使得火焰喷气兵成为日本士兵最恐惧和憎恶的攻击对象。
而且据说一些火焰喷射器射手可以在不扣动推进装置时仅喷出一个小火苗,但是会发出同战斗状态时一样的声响(Stephen E.Ambrose,诺曼底登陆)。在二战中,火焰喷射器射手是个很危险的岗位,经常是敌人优先射击的对象。
衍生型
M2-2
二战型号,具有六边形燃料帽和沙漏形罐身。他们也被称为M2-2,M2罐组和棒型-2。
M2A1-2
M2A1-2是在朝鲜战争期间修改M2的衍生型。这型号具有直片面型背包支架,排出燃料帽,一个圆柱体形的大小调节器和安全阀。这型号在今天比二战型号更为常见。
M2A1-7
M2A1-7是美军在越战期间使用的一个火焰喷气器。这是二战期间使用的M2-2的最新版本。它分为四个控制阀杷,必需全部保持按压才可喷气火焰,分别是:
后握把的背板部分:喷气火焰的保险
后握把的前方部分:喷气火焰的扳机
前握把顶部的部分:点火具的保险
前握把底部的部分:点火具的扳机
一些美军的火焰喷气器的前方并有一个握把,和后握把的形状相同。这些型号的点火具控制握把就在前方,并设计在相同位置,并由后握把控制。
M9A1-7
美国M9A1-7是在越南最常见的一种型号,而且轻得多以及更容易使用。其燃料罐通常不难找到,但棒状部分却被军队所销毁了。
一些美国军队的火焰喷气器具有相同的形状后握把与前握把。这些型号的点火控制是在前握把,而后握把的排列及控制方式是相同的。
新型的M9A1-7火焰喷气器在越南取代了旧式的M2火焰喷气器。而M9A1-7火焰喷气器在后来亦被M202A1“闪光”多管燃烧火箭发射器(英语:M202A1 FLASH)和搭载火焰喷气器的火焰喷气坦克所取代。
结束了,福利

点个赞再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