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业的门槛在门里面,你知道吗?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
是不是吓你一跳?
教育行业真有我说的那么玄乎吗?

如果这个行业的门槛真的在门里面,那怎么还会有这么多的人要开机构呢?
趁着这几天没有去出差,想跟你一起探讨一下教育行业的门槛,说白了就是希望通过我自己常年在机构做咨询的一些所见所闻,对已进或将要进教育行业创业的你有一点点帮助。
当然,如果你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一些年份的话,或许会认为我说的内容太简单。没关系,假使有时间的话,不妨也可以看看,毕竟,整个行业的向前发展,还是需要千千万万个你和我一起来推动。
这个话题,源于前段时间跟一个客户的聊天,我们聊到了进教育行业创业时要规避的那些坑,以及想开一家盈利的教育机构,到底要做好哪些事情。说实话,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我所接触到的客户中,很少人会考虑这个问题。因为,人往往都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去思考要规避哪些坑,本来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就像是与一个刚出生不久的人谈论死亡一样,不想听,不爱听,不乐意。
但这却是一个你我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为,它会决定未来你用多少年来填坑!规避风险的能力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这么认为的。而在整个教育行业,貌似大量的企业主总是在考虑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少有人愿意在初创机构时考虑如何去提升自身规避风险的能力。
所以,我一度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奇葩的行业!奇葩到很多人认为开了机构就一定能招到学生,招到学生就一定能赚钱;奇葩到愿意追加投资就一定能扭转颓势,扭转颓势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殊不知,最后很多人并不是败给了时间,而是败给了你没有那么多的钱来追加投资。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好像教育行业就是一个躺着就能赚钱,不弯腰就能捡钱的行业。

开场白似乎有点多,接下来就进入正题吧!如果你正在着手开一家机构,请一定要有一个概念:及时止损,可能你会不爱听,但我还是要说我的看法。一家机构,是否能够赚钱,大前提是是否能够快速回本。
在我做咨询的时候发现,很多教育机构的企业主对于“投资回本”和“投资回报”的概念是不清楚的,大部分企业主是想当然的认为“投资回本”等同于“投资回报”。
接下来的举个例子,同时也会讲答案,但不建议你直接看答案。
条件一:某机构,投资总额为90万,按行业回本周期来讲,普遍为三年回本。所以,每年回本金额为:30万;
条件二:该机构经营了一年,经营数据是:流水120万,结转96万,成本67.2万,利润28.8万
问题是:该机构经营一年后,账户上有多少余额才是健康的?
你可以试着去解一下这道题,然后再看下面的答案。
我见到的大部分客户得出的结论是:
这问题还不简单,账上有52.8万是健康的啊!
然后我再会问,为什么是52.8万?
答曰:24万未耗课,28.8万利润;
然后我再会问,这一年机构回本了吗?
答曰:差一点点就回本了,差1.2万
继续追问中,为什么差1.2万?
答曰:30万减去28.8万,不就是差1.2万吗?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是这么认为的,接下去我来公布我的答案:
未耗课24万;投资回本30万;利润28.8万;合计是:82.8万。
聪明的你是不是已经发现问题了?机构一年才做了120万流水,96万结转,然后账上还要有82.8万,那这机构肯定没法活啊。所以,这也是我一直在强调的,教育机构的及时止损是从立项开始的,当你开始想做一家机构的时候,就得考虑清楚这个行业的商业脉络。
严格控制投资总额,是不犯错的第一步!如果这一步犯错了,后面用很多年都不一定能把坑填平。可能我还是要解释一下为什么“投资回本”不等于“投资回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理解,“投资总额”可以理解为你在银行存了100万,“投资回报”对应的就是银行给你的利息,存款期限是3年,试问,3年后,你把钱取出来时,银行只给你3年的利息,不给回你本金,敢问你答不答应?
所以,弄明白了吗?
及时止损,时刻要刻在脑子里,能够用30万开机构,就绝对不要想着投35万。毕竟,别跟自己的钱和精力过不去,这个行业最大的坑在于“沉没成本”巨高,什么叫“沉没成本”,你可以去问度娘,它会给你普及得明明白白的。
当然,如果投资总额过高,也还是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的,那就是不断的通过招生来提高整个机构的流水,然后再控制住机构的经营成本,但我可以100%的告诉你,控制不了投资总额的,终究会被招生反噬。因为相对于省钱而言,招生,招更多的学生,远没有这么简单。
看到这里,不知道上面的内容是否有吓到你,如果有吓到的话,就不要往下看了,毕竟,与身体健康相比,读文是一文不值的。
所以,下面的内容,还是聊一个轻松一点的话题。当然,这轻松是相对我而言的,于你而言,可能依旧有点沉重吧!但却可能会让你打开脑洞。
教育机构不就是围绕“招生、销售、教学、服务”来做管理的吗?教育机构不就是做好这4件事就能赚取利润的吗?或许是梁静茹的《勇气》给你勇气了吧!
再重申一句,教育机构从来就不是做好“招生、销售、教学、服务”就能赚取利润的。这4个方面,始终解决的只是机构的“流水和结转”,而机构经营要赚取利润,始终是要回归到“控制成本”上。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16个字“扩大招生、加速耗课、优化结构、杜绝损班”,4者缺一不可。分别对应的是:流水、结转、成本、利润。
而上面这段内容,是我见过很多做了10来年机构的人都不曾搞懂的!也就是说,在教育行业摸爬滚打了10来年的人都很难跨过这个门槛,更不用说刚入行的了。并且这不是一个愿意交学费就能摸索出来的行业。
人往往喜欢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也喜欢在自己的舒适圈内行事,还喜欢与跟自己意见相一致的人聊天,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信息茧房”吧!就像很多机构老板,喜欢沉迷于做事,怎么做好地推,怎么打好邀约电话,怎么做好活动。而鲜有人会问自己一句:这么多年,我一直都在努力的做这些事情的优化和学习,为什么机构运营还是一塌糊涂呢?
人肉战术,是这个行业的企业主爱用和惯用的方法。靠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堆叠,做出了一点点成绩,然后就认为自己找到了机构运营的精髓。然后在日复一日的人肉战术中失去信心……毕竟,每个人的背后还有家庭,还有诗和远方。
你还想兼顾家庭的创业吗?还想追求自己的诗和远方吗?请快点从做好“招生、销售、教学、服务”就能赚钱的美梦中醒来吧。这种基础的认知,事实上就是整个行业的门槛,如果没有这一大笔投资款的进入,如果没有曾经的试错,你又怎么能摸到这个行业鲜为人知的门槛呢?
教育机构一到周末就门庭若市,
每年花在自己家小朋友身上的培训费多达3万,
乌压压的学生一大堆,开机构是有多赚钱啊,
我!也!开!一!家!吧!
所以在深学邦知识星球里面,有全国1000多位教育行业的从业者和企业主,汇聚了2000多个一线实操运营中的问题,从这些问题里,我真切的感知到了每一位投资人和运营者的不容易,除了交给时间的学费,还有很多运营路上的坑等着你去趟过。
而这些问题,似乎也都有其共性:未入行的满怀期待,已入行的苦不堪言。
每天都是在琐事中谋生活,毕竟,房租、人工,不管你是否有招到学生,都是需要付出去的。企业主一旦有所松懈,面临的就是追加投资。有了第一次追加投资,后面还会有无数次追加投资在等着你。
及时止损是从项目启动开始的;同时,从你认识到问题开始及时止损,也是不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