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1957年1月的两次讲话
1 毛泽东1月18日的讲话
毛泽东说:各部门之间的比例究竟怎样平衡才恰当?重工业各个部门之间的比例,轻工业各个部门之间的比例怎样平衡才恰当?这个比例再搞五六年是不是能搞得出来?我希望缩短这个时间。建设这个过程,我希望缩短时间,并且不要付那样大的代价。
苏联是付了很大代价的,竭泽而渔,搞了二十一年,钢从四百万吨只增加到一千八百万吨。我们是不是可以也在同样的时间,不采取那个竭泽而渔的办法,把我们的重工业建设得比它还多一点呢?苏联付出的代价相当大,人民束紧裤带。他们是有了重工业,丧失了人民。我们是不是可以又有重工业,又得了人民?这个问题没有解决,要靠以后找出一条道路来。
有些东西现在不能定的,哪样东西多,哪样东西少?煤、电、油应该搞多少?轻工业究竟搞哪些东西?农业搞多大的规模,投多少资?这要过一个时期才能看得出来。现在脑筋里想的是主观安排,有很多东西可以断定是不合实际的。
但是,不合实际为什么要安排?你不安排不行。现在只好开工厂,究竟开得恰当不恰当,那要将来才能知道。保证必要的民生,无非是使轻工业发展起来,这是增加积累的道路。重工业、轻工业投资的比例问题,要重新研究,现在可不可以七比一?苏联是重工业九、轻工业一;我们是重工业八、轻工业一,准备七比一。就是说,在轻工业方面要多投点资,这样恐怕有利。
去年四月,我们在这里谈过重、轻、农的比例问题。适当地(不是太多地)增加轻工业方面的投资、农业方面的投资,从长远来看(五年、十年),既可以搞积累,又满足了人民的需要,反而对于重工业的发展有利。这样一来,就跟苏联走的那条路有点区别,不完全抄它那条路。但是不能光讲,要在具体实行时,比如在物资分配和材料分配时,哪方面为第一,哪方面为第二,搞出一个界限来。
现在,陈云同志搞出了一个界限。他说是先满足轻工业、农业最低限度的需要,第二才满足基本建设。没有这一条就没有个界限。十二年以后,农业要有大发展,要由古代农业转为近代农业。农业大量增产,生活是一定会改善的,是有希望的,社会主义是一定会有优越性的。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以工业、交通为主。所谓工业,就是重工业。至于轻工业、农业,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是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及后头实行的基本办法。现在要采用讲的第二种方法,是先搞轻工业、农业,行有余力再搞重工业。
轻工业、农业当然是最低限度的,必要的,重工业在投资里头总是居最大多数。即使搞到六比一,重工业、交通也是要占六,轻工业和农业占一。国防工业的投资和非国防工业的投资的比例,要重新考虑。国防工业是消费性的,你建立那么多,民用工业没有搞起来,将来真正打起仗来就不能打了。因为你没有经济基础,基本工业投资少,没有建立起来。经济基础行了,普通民用工业投资用的数字大了,即使国防工业用得少,打起仗来也有办法。它一变、一转,就是了。中国民用工业没有基础,三个五年计划恐怕是不够的,可能要四个五年计划,就是说要二十年,至少十五年。二十年以后,我们的国防就有一点底子了。那时要打仗,我有了十五年至二十年的工业基础,要造什么武器就容易了。
毛泽东讲思想动向问题。他说:思想动向问题,我们应当抓住。这里当作第一个问题提出来。现在,党内的思想动向,社会上的思想动向,出现了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有一种问题是我们自己家里出的。比如,现在有些干部争名夺利,唯利是图。他们不是比艰苦,比多做工作少得享受,而是比阔气,比级别,比地位。这类思想在党内现在有很大的发展,值得我们注意。
农业合作化究竟是有希望,还是没有希望?是合作社好,还是个体经济好?这个问题也重新提出来了。前年反右倾,去年反冒进,反冒进的结果又出了个右倾。我说的这个右倾,是指在社会主义革命上,主要是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上的右倾,出来这么一股风。在学校里头也出了问题,好些地方学生闹事。在一些教授中,也有各种怪议论。去年一年,国际上闹了几次大风潮。对苏共二十次代表大会,我们党内绝大多数干部是不满意的,认为整斯大林整得太过了,这是一种正常的反映。但是,也有少数人起了波动。这是党内的动摇分子,一有机会他就要动摇。从前拥护斯大林非常积极的,这时候也反得积极。我看这种人缺乏道德,马克思主义也包括道德。台风年年都有的,国际上思想台风、政治台风也是年年都有的,要注意这个动向。
毛泽东批评了一种说法,认为我们党的政策是农村“左”了,城市右了。他说:所谓农村政策“左”了,就是说农民收入不多,比工人少。这要有分析,不能光看收入。
工人生产的价值比农民大,生活必需的支出也比农民多。政府对农民大力帮助,比如修水利、发放农贷等。我们对于工农业产品的交换是缩小剪刀差,而不是像苏联那样扩大剪刀差。不能说我们的农村政策“左”了。
至于说城市政策右了,看起来也是有点像,把资本家包起来,还给他们定息。这个政策中央是仔细考虑过的。出这样一点钱,就买了这么一个阶级,把他们的政治资本剥夺干净了。全中国知识、文化、技术比较高的就是这个阶级。其办法,一个就是出钱买,我一买,政治资本就不在你的手里,而在我们手里;一个就是安排,使他有事做。所以,也不能说我们的城市政策右了。
我们的农村政策是正确的,我们的城市政策也是正确的。所以,像匈牙利事件那样的全国性大乱子闹不起来。无非是少数人要搞所谓大民主。我说对大民主,第一不怕,第二要加以分析。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现在有这样一个偏向,叫做重安排不重改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来,不敢去改造知识分子了。我们敢于改造资本家,为什么对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不敢改造呢?百花齐放,我看还是要放。有些同志认为,只能放香花,不能放毒草。这就有问题了。田里头长着两种东西,一种叫粮食,一种叫杂草。农民需要年年跟田里的杂草作斗争,我们党的作家、艺术家、评论家、教授,也需要年年跟思想领域的杂草作斗争。
2 毛泽东1月27日的讲话 7点意见
(一)要足够地估计成绩。我们的革命和建设,成绩是主要的,缺点错误也有。有那么多成绩,夸大是不行的,但是估低了就要犯错误,可能要犯大错误。这个问题,本来已经解决了,这次会上还多次谈到,可见在一些同志思想上还没有解决。
(二)统筹兼顾,各得其所。这是我们历来的方针,在延安的时候,就采取这个方针。这是一个什么方针呢?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力量,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战略方针。实行这样一个方针比较好,乱子出得比较少。
(三)国际问题。在中东,出了一个苏伊士运河事件。从这个事件可以看出当前世界斗争的重点。目前,帝国主义国家的争夺集中在中东这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地区,特别是埃及苏伊士运河地区。
在那里冲突的,有两类矛盾和三种力量。两类矛盾,一类是帝国主义跟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即美国跟英国、美国跟法国之间的矛盾,一类是帝国主义跟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三种力量,第一种是最大的帝国主义美国,第二种是二等帝国主义英、法,第三种就是被压迫民族。
对于国际问题的观察,我们认为还是这样:帝国主义之间闹,互相争夺殖民地,这个矛盾大些。他们是假借跟我们的矛盾来掩盖他们之间的矛盾。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矛盾,这里很有文章可做。这是关系我们对外方针的一件大事。在我们自己方面,对外宣传不要夸大。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把尾巴夹紧一些。对苏联的东西还是要学习,但要有选择地学。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有益的东西,我们都要学。
(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个方针,我看还是对的,是合乎辩证法的。从对立统一的观点出发,我们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个方针。
真理是跟谬误相比较,并且同它作斗争发展起来的。禁止人们跟谬误、丑恶、敌对的东西见面,跟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东西见面,跟孔子、老子、蒋介石的东西见面,这样的政策是危险的政策。它将引导人们思想衰退,单打一,见不得世面,唱不得对台戏。
我们有些共产党员、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的缺点,恰恰是对于反面的东西知道得太少。讲话,写文章,缺乏说服力。你不研究反面的东西,就驳不倒它。在放香花的同时,也必然会有毒草放出来。这并不可怕,在一定条件下还有益。发行《参考消息》以及出版其他反面教材,就是“种牛痘”,增强干部和群众在政治上的免疫力。
对于一些有害的言论,要及时给予有力的反驳。社会上的歪风一定要打下去。打的办法就是说理。只要有说服力,就可以把歪风打下去。对于重大问题,要作好充分准备,在有把握的时候,发表有充分说服力的反驳文章。书记要亲自管报纸,亲自写文章。无论在党内,还是在思想界、文艺界,主要的和占统治地位的,必须力争是香花,是马克思主义。毒草,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只能处在被统治的地位。从这样的观点看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是有益无害的了。
(五)闹事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少数人闹事,是个新问题,很值得研究。基本原因就在于社会上仍然有各种对立面——正面和反面,仍然有对立的阶级,对立的人们,对立的意见。
发生少数人闹事,有些是由于领导上存在着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在政治的或经济的政策上犯了错误。还有一些不是政策不对,而是工作方法不对,太生硬了。再一个因素,是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的存在。
我们对于少数人闹事,应当采取积极态度,不应当采取消极态度,就是说不怕,要准备着。我看要准备出大事。你准备出大事,就可能不出。对于少数人闹事,第一条是不提倡,第二条是有人硬要闹就让他闹。
要学会这么一种领导艺术,不要什么事情总是捂着。要揭露矛盾,解决矛盾。对闹事又怕,又简单处理,根本的原因,就是思想上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是对立统一的,是存在着矛盾、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对于建设时期的阶级斗争和人民内部的矛盾,我们缺乏经验。革命时期的人民内部的斗争很少,因为都集中力量去对付阶级斗争去了。建设时期,剩下一部分阶级斗争,大量表现的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当前的少数人闹事就反映了这种状况。对于这个东西我们的经验不足,这是一门科学,应该好好研究。
(六)法制问题。一定要守法,不要破坏革命的法制。我们的法律,是劳动人民自己制定的。它是维护革命秩序,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生产力的。我们要求所有的人都遵守革命法制,并不是只要民主人士守法。肃反要坚持,有反必肃。肃反的成绩是伟大的。错误也有,当然要严肃对待。
(七)农业问题。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要注意,不抓粮食很危险。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农业关系到五亿农村人口的吃饭问题。农业搞好了,农民能自给,五亿人口就稳定了。
农业也关系到城市和工矿区人口的吃饭问题。有了饭吃,学校、工厂少数人闹事也不怕。农业发展起来了,就可以为发展工业提供更多的原料、资金和更广阔的市场。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农业就是工业。
农业本身的积累和国家从农业取得的积累,在合作社收入中究竟各占多大比例为好?请大家研究,议出一个适当的比例来。先让农业本身积累多,然后才能为工业积累更多。只为工业积累,竭泽而渔,对于工业的发展反而不利。
合作社的积累和社员收入的比例,也要注意。合作社要利用价值法则搞经济核算,要勤俭办社,逐步增加一点积累。
毛泽东最后说:要照辩证法办事。这是邓小平同志讲的。我看,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