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笔记-答粉丝问-1 & 个人反思

2022-10-21 21:48 作者:薛定猫的鳄啊  | 我要投稿

什么都想做怎么办 | 怎样让时间再次流动 |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如何找到亲密关系

up:飛鸟的日常记录

-- 写在前面:最近的主动心里建设有些成效,总结起来是更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主要是及时识别),更能区分开情绪和事实(之前学认知行为疗法的时候学到过,但是一直没怎么付诸实践),但是还是存在情绪不稳定的状态,继续改善。

最近没什么特别关注的问题,看一期答粉丝问,说不定能够跟其他网友相同的自己的小问题。


1.什么都想做怎么办?——欲望及精力分配问题

Q:觉得自己喜欢很多职业(Creator类型的),想学的东西太多,长期处于一种混乱状态,没有优先级。

A:

    一个比喻:人生像自助餐,可以吃很多,但是不能什么都吃

    客观情况:靠成为Creator吃饭是需要100%的觉悟,拼尽全力也有可能完全没机会,很多人还是靠Speciality吃饭

    想要成为一切的人将一事无成

2.情绪控制&时间流动问题

Q:双相患者,高考失利去了不想去的大学,之后7年都不开心,没有高光时刻。高考失败的阴霾挥之不去,学习的时候过去的情绪牵绊着我,跟别人比较、被过去的事情影响,不能全情投入当下。学习中追求速度,喜欢完美。

A:

· 行动目标:

    不沦为自己自己个性条件反射的受害者,养成超然度外的习惯,进而拥有清醒选择特权

    时间会一直走下去,我要选择跟时间一起走下去

· 情况分析:

    时间的结构化是很重要的

    为啥会沉溺过去?时间灵活性高,导致我们可以将时间安排为沉溺过去

    干着急的状态——>让人迷失方向,距离健康的激情越来越远

· 行动策略:

    高考失利,考研选择不佳,但不必要重新考研,世界上的玩法很多

    关于情绪控制:在没有什么事情比平息恐惧或者受到侮辱的自我大声抱怨的声音更让人满足了,意识到自己超然愤怒和害怕的情绪,成为自己的主人【感觉这段是外语翻译来的——>平息恐惧情绪或者平息被侮辱后的自我抱怨情绪是让人满足的事儿,因为意识到自己成为了情绪的主人】

    被情感所牵绊的时候:记录形成Log,根据log分析被什么因素/情景激发了对过去的回忆,明确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时间点

    如果情绪非常严重:辩论,challenge自己脑内的想法,挑战其底层逻辑,因为这些逻辑可能是不可靠的【eg:夸张了情绪or担忧自己想象出来的事,这个想法是事实吗?】

    选择一种做事的风格?表现型(展示才华)和进步型(谋求进步),建议使用【进步型】的做事方式看待自己经历的事【不要担心自己是否表现不好,只关注从经历中获得了什么经验和启示,like面试失败】

Q: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A:

-- 太抽象了,听不懂,估计得读读这本书

    人有两个自我,一个是规划者/设计者,一个是做事者/工作机器,从做事者身份脱离开客观看待做事的状态。当我与真正的我(观察者)高度一致时,我发现自己知道了自我正在体验的那种压力,但是可以不受其影响

    如果迫使自己将思绪停留在做事的当下,很多问题都将烟消云散

3.亲密关系问题

Q:没办法相信自己以及亲近之人,觉得很多事情无法改变的时候怎么办,没办法允许真正的亲密关系出现在自己的生活里

A:

    首先关注与自己的关系

    亲密关系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儿,是在个人能量稳定发散之后必然发生的事儿

    把难度(门槛)降低,首先拥有一个不带功利色彩的社交圈,培养一两个让自己充分享受的兴趣

Q:谈恋爱导致影响学习/恋爱脑,本能影响普通生活

A:

谈恋爱与吃饭睡觉类的本能是不同的,不是真的控制不了的

荷尔蒙是会控制大脑的,很正常,正视情况

Timebox控制,在某段时间中不去想/这件事

4.保持专注问题

Q:没办法保持专注怎么办?会有人不分时间的找你

A:

设置番茄时间,训练其他人不要打扰

找地方躲起来,规避嘈杂环境

避免hot desking(所有人坐在一张桌子上办公)的公司

-- 写在最后&个人反思:

    今天发现有人给我视频评论,由于我以往的评论量很少,我又是一个比较喜欢别人夸我的人(低情商:自恋的人),所以我火速点开评论,结果发现他评论的内容是:废话太多了,我瞬间烦躁(其实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而后我及时识别到情绪因为这件事出现了不必要的波动,遂马上平复了一下“关我屁事”的心情然后开始写今天的笔记。

    回想一年多前,写了一个备考BIM的经验贴,也有一个人来评论我说:你这是在糊弄自己,我当时比较生气的告诉我的朋友们,我的朋友还去帖子下回复了他,当时觉得怼完心里好受多了,现在看来为他消耗情绪价值是不必要的,因为他的否认并不会影响我最终通过了BIM考试这一事实。

    上升一点高度来说,很多人喜欢指指点点,或者让你按照他的方式做事(非建议性的),否则就要否定你的价值,其实是一种当前语境下的轻度PUA(2022年时不指pick-up-artist),而且有的人还是跟我毫无关系的陌生网民(甚至不想称呼他们为网友)。

    面对这种情况消耗自己的好心情是完全不必要的,消耗好心情是没有收益的,当我用客观的指标描述这件事时,这是一个非常low impact的事,但是以往我却花费high effort来平复心情,是幼稚、不重视自己时间和情绪的行为。

    客观的认知和评价会促进我控制情绪在一个健康的范围。

    之前看到过一个段子,在遇到很多事儿时想两句话“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就能解决内心很多自我消耗,虽然很粗暴,但是却很有用。现在想想前一句可以避免恶意的评论,后一句可以避免陷入过度自我消耗以满足他人的需求的境地。当然这两者都要在对自己有规划和目标时使用才行,不然会造成对善意建议的否定。

btw写这些东西不知不觉就能写很多字,要是写论文也能这么顺畅就好了。

笔记-答粉丝问-1 & 个人反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