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哆咪宝宝便秘多吃菜也没好?试试这些调理方法会更有效
宝宝便秘多吃菜也没好?试试这些调理方法会更有效
作者:国家注册营养师 2018年全国膳食设计大赛辅食组一等奖获得者代云峰
很多家长会觉得,宝宝排便如同来大姨妈,按周期排才算正常。一旦不规律,间隔时间拉长就认为孩子便秘了,而事实上,只要宝宝排便顺畅,且精神状态良好,就需要担心。
便秘不以排便间隔长短而定,便秘往往表现为:大便干结,如同硬条、石头、羊屎豆状;排便时宝宝的脸会胀得通红,脚会缩向腹部,有的甚至大便表面带有血丝,还有的宝宝会有腹胀的情况。
便秘的原因不仅仅是饮食问题,与生理乃至心理也有很大关系。
宝宝发生便秘时,家长第一反应是从吃的方面找原因,实际上跟生理和心理都会有很大关系。
生理方面
² 婴幼儿虽小,但因其发育迅速,对营养需求较大。其肠道与身体比例较成人更大,由于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肠蠕动力较弱;宝宝因咀嚼力差,食物较为精细;最终,食物残渣与肠道接触时间增长,停留较久,水分被肠道反复吸收,使粪便干难以排出。
² 成人骶骨、尾骨已融为一块,而婴幼儿尾骨由4-5椎构成,尾骨往往向前弯曲与直肠形成一定角度,增加排便难度。
心理方面
² 宝宝会因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产生焦虑、紧张情绪导致便秘。例如刚上幼儿园时,对环境缺乏安全感,孩子不敢排便而憋便,大便在肠道停留时间较长,就会引发便秘。
² 当宝宝便秘时,有些不淡定的家长会比较焦虑,情绪无法掩饰,甚至变本加厉地催促孩子排便,这会使孩子认为便秘非常可怕,加重了对排便的恐惧。
饮食方面
宝宝摄入的食物膳食纤维不够是发生便秘的一大原因。膳食纤维在结肠中被肠道正常菌群分解,产生了固水的短链脂肪酸,当水的比例恰到好处时大便正常,水分过少就便秘了。不吃蔬菜的宝宝往往更容易发生便秘。
所以,家长在解决孩子便秘问题上,不只是加蔬菜那么简单,也不能总是依靠开塞露图一时之快,而是查找根源,对症处理。
培养宝宝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是预防便秘的最佳方法
人有“唇肠反射”,人在用口进食时,胃肠就会被唤醒,开始蠕动,所以餐后坐盆较易排便。
家长可以利用这种反射进行如厕训练,结合宝宝平时的排便习惯,选择比较接近的那一餐或者早餐后进行坐盆如厕训练,每天坚持做,每次5-10分钟。每次坐住马桶都应赞赏宝宝,鼓励宝宝有便意时去排便。当形成大脑反馈的刺激,坚持一段时间建立条件反射后就会有效果了!(ps:如厕训练至少应在能够独坐以后再进行)
蔬菜做对才能发挥纤维素的作用
蔬菜过于精细就很难发挥纤维素的作用,对于具有咀嚼力的宝宝来说,蔬菜经过开水烫熟后切碎就可以,如果能吃比较整的蔬菜,效果更佳。
推荐食谱——韭菜鸡蛋羹
韭菜膳食纤维丰富,便秘宝宝可采用这道食疗方。
1、将蛋打入碗中,加入适量的温开水,水与蛋液比例为1:1~1.5,可依据宝宝的喜好加入适量水,水分越多,蛋羹越嫩;对蛋清过敏的宝宝需将蛋清过滤掉再进行烹调。
2、滴入少许油,搅打均匀后,依据宝宝的咀嚼能力加入合适性状的韭菜叶碎;
3、冷水下锅蒸至蛋液全部凝固;
4、1岁以内婴儿直接食用,幼儿可滴入用水稀释的酱油,使味道更加鲜美。
推拿按摩,提高宝宝脾胃运化功能
有的宝宝蔬果吃的不少,也不爱吃零食,却依然发生便秘。从中医角度来讲,多半是脾虚导致运化功能失常,无力推动肠道行动,使粪便滞留在体内,无法排出时,可以试试以下按摩法,以泻热、润肠、通便、增加便意。
顺序
1
2
3
4
穴位
清大肠经
退六腑
推下七节骨
揉龟尾
按摩法
以拇指指腹从宝宝虎口向指尖推食指桡侧缘,3-5分钟;
宝宝屈肘,家长握其手腕,另一手中指、食指指腹从肘向腕推前臂尺侧缘,3-5分钟;
以拇指指腹从第4腰椎推至尾骨尖,推1-3分钟;
龟尾位于尾椎骨末端,以手掌揉3分钟。
正向引导取代逼迫催促
宝宝便秘时,因为大便干硬不敢排便,已经造成了心理上的恐惧,如果家长却总是催促孩子排便,甚至吓唬孩子不排便导致的恶果,就会使后果雪上加霜,更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更加不利于大便的排出。
此时家长应保持一颗平常心,放松心态,和宝宝一起积极面对便秘的问题。鼓励宝宝积极坐盆,每天可在三餐中选择2-3餐后进行5-10分钟的坐盆练习,正向引导宝宝努力排便,心理放松了,宝宝消化道激素调节所致的排便障碍就会得到缓解,有助于改善便秘。
在面对便秘的问题上,家长应先找到便秘的根本原因,再通过饮食+按摩+心理疏导+良好习惯培养的“组合拳”式的调理,相信宝宝便秘将不再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