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橘笔记】最弱无败—LBT 8006A V1 14L 双肩背包

(新版本8006已取消内收束袋分仓,主仓部分描述供选择性观看)
大家好,这是我在b站发的第一篇测评,如有不足请多关照。测评的重心会放在实际体验上,以及较真部分细节上,我本质只是个用户,对一定花费买来的东西还是要挑三拣四一下。因是非专业测评,所以废话较多,想到哪说到哪,有时还会天马行空,发明某些单词,也会玩梗,如有不适,请见谅。
言归正传,此次分享的是LBT家旗下产品之一,LBT 8006A V114L DayPack 双肩背包(下文会简称8006),LBT全称London Bridge Trading,业内俗称老变态,是一个有一定历史且较知名的军用品牌(某豹是常客),熟悉军圈的朋友应该都不陌生。LBT 8006A是LBT 8005A的升级版,除升级3处外(背板内改绒,V2取消了内部收束带仓,背板外改背负),整体没有大改动。

接下从外到内,从前到后,细说下这款包。
【第一部分】分仓+水壶袋简介

先大致说下包,本包高47cm,宽28cm,厚12cm,容量14L,魔术贴毛面尺寸7.5*14.5cm,主要材料是考度拉500d还是600d,官方没说,具有很强的抗水性,但彻底防水还是上个防雨罩吧。
分仓方面如图可见仓室分为3个仓,2个水壶袋,为方便测评,我对分仓编了下号。1,2号仓在正面,3号仓也就是主仓在较靠后的位置,水壶袋位于两侧。
1,2号仓,容量不大,本身没有弹性,适合放小且不厚的物体,不推荐摆放半径或厚度大于4cm以上的物体。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众多杂物仓需通过U型拉链打开的包,或通过竖拉方式打开的户外包们,LBT这一上一下的横向开合的布局非常实用且好用,细品叫绝。
首先,相较于U型拉链,横向开合能更快开合,不对,是极快开合,访问购物仓。单身那么多年的手速优势就这样能展现出来了。
其次,上下垂直分仓且拉链平行同向,更方便用户通过肌肉记忆快速开关仓,盲拉。我之前通勤包是骨头鸡的小单肩,外侧2个杂物仓一个横向,一个竖向,每次取东西拉完横向再拉竖向时我都会不习惯的楞一下,不怎么趁手。
最后,横向拉合的分仓设计,一定程度避免了忘关仓导致的掉物,竖向拉合的分仓,开着时更容易掉落物品。
2个水壶袋位于包体两侧,袋口有弹力收束绳。水壶袋本身容量不小,能轻松塞下笔记本的充电器(板砖),也可塞2个移动硬盘+1个鼠标,不过这样塞撑足了。平时使用时,放入物品后,收束弹力绳,能保证物品被一定程度固定,之后不会因运动等因素轻易掉落。在平时不使用时,依旧收束弹力绳,使水壶袋不会像大耳朵一样显得突兀、不过拜此所赐,新的萌点发现了,弹力绳像两小辫子一样,显得突兀了啊!

【第二部分】主仓简介(可略过)

因LBT在本文撰写后对8006进行了升级,可称为V2款,最主要的改变的就是去掉了主仓中的收束袋分仓,让绒面背板可以发挥更大作用。本段已无较大意义,保留测评仅因个人兴趣所致。
旧版8006的3号主仓整体结构比较简单,内部还有一个很实用有弹力收束袋的分仓,背板处是绒面(8005到8006的升级点之一),方便粘贴魔术贴。主仓在收束袋分仓不塞东西前提下,容量为包尺寸容量。值得注意一点,1,2号分仓或收束袋分仓塞得太厚均会影响主仓容量。
再细说一下收束袋分仓
买8006时吸引我的是这个适合日常外尺寸,本来已做好8006放弃携带电脑的准备。但完全没想到这个收束袋分仓那么能装(笔记本电脑尺寸方面),目前B站各类测评对此分仓预估是比较保守的。这个分仓完全可以塞下16寸游戏本还有丁点余璐,个人估算分仓撑爆临界点在28厘米宽,4厘米厚。必须提一嘴的是,收束袋材质为尼龙,无任何弹力,也没有任何加厚,直通到包底部,所以建议放入笔记本前做一定程度的防护。
PS:分仓这部分细写了,因我是重度电子产品用户,买包时必看电脑仓。现在很多品牌包具只给外尺寸(长宽高),不给内仓尺寸,要么给个适配电脑尺寸,但是各家同寸数电脑,实际尺寸大相径庭,部分游戏本还有高脚垫。我常常因为无法准确估算电脑仓尺寸放弃背包。当然LBT更是这方面引领者,官网8006这包就只有外尺寸(才想起来8006不是电脑包,捂脸),卖的配件笔记本内胆也只有外尺寸,还他喵是都英制的。
最后,关于背板改绒面这个升级点,我个人抱保守看法,觉得属于锦上添花。如果是为了lbt自家笔记本内胆包服务我没话说。贴个带刺面的小包,那收束袋分仓利用率就势必打折扣,因为拿取不方便了。如果是放铁的话,hg没问题,smg的话,会把收束袋分仓撑得很死,不过有了绒面能粘个固定弹力带,这个分仓其实赛不了太厚的东西。要放电脑的话,这块绒面基本利用不上,不过有总比没好。此外我很感谢LBT没有一拍脑袋决定取消收束袋分仓,平时使用时我经常把文件放这里,杂物放分仓外。(这一槽点,随着8006的升级已消失)

【第三部分】背负部分

说完包具的正面,说下背部,这里也有包的主要灵魂之一,背负(虽说小包其实不怎么讲究背负,因为不背重物呗)。相较前面较多的赞美,这部分槽点不少了。
首先,8006升级了8005那飞机场般的背板,改为了图中波状凸起的背板,这一升级怎么说,有相当的改善。Samuel在视频中也提到,这一升级非常有效减少包内有突出物体(某铁),直接通过背板搁到人。实际使用还感受到这一设计更增加了包和背部的摩擦力,减少晃动。但是,因为这包偏软,背板内又没硬填充物,基本背带束的紧的话,就贴着背部了。所以,散热方面完全没有任何新感受,该闷还是闷(此结论经魔都41度天气认证)。LBT迷之音:能不升级么,不升级不就显得别家在卖有卖点的散热背包,我家在卖祖传洗衣板。
接着,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这包肩带有些问题,负载超过7kg后非常勒肩。
PS:这部分我非常纠结该不该写,主要原因是个人体感很糟,也和周围交流了下,有类似问题。但我在写通性问题,依赖的数据却是认识的小圈子的数例反馈,是否无视看客自己决定吧。
这问题是由3个点一起诱发的:
第一:背带本身,背带曲线设计的很好,不仅没差评还要点赞,平时单肩背不是一般的趁手,其次背带属于厚背带,虽说不是绝对,但厚背带对背重物有着很好的卸力,而且还是1.7cm左右的厚背带,这也是当初吸引我的买点之一。然后,问题来了,8006背带使用的是一种相当高弹力填充物,不硬,但绝对算不上柔软。
第二:背带的间距,过于窄了,先放组对比图,分别是,8006和我20L的通勤迪卡侬,30L的迪卡侬登山包,以及神农3d的背带间距的对比。清晰可见,即时较同级通勤包,8006的肩带间距也窄了1指宽左右,非同级更无法相提并论了。也许设计考虑包本身的尺寸,将肩带放在背包半侧居中位置显得更美观。

第三,负重,在包具背负1-2.5kg物品时,基本感受不到重量,此时即使单肩背也很舒服。在背负2.5kg-5kg时,能感受到肩带很好的卸力。但当包具载重临近或者超过7kg开始,背负体验极为糟糕。以下是我找来的兄贵图,方便演示。
(上述描述比较主观,每个人身体素质不一样,勒肩感受也不一样,我能保证的是自己肩膀不太娇气)

一般包肩带受力点在应在蓝色点附近,可以手摸下自己肩膀,此处是有硬骨的。但8006背带间距过窄导致受力点向颈部靠拢,受力点在红点。这里相较肩膀处柔软的多。当背负到达7kg以上时,高弹力填充物发挥本质特性,死命的对红点受力处回馈包的重力,本来的卸力变成了压力,直接体感就是压迫颈部周围肌肉,时间一久有明显的勒肩感。甚至讽刺的是,此时单肩背比双肩背还更舒服一点(因为单肩姿势时,是硬骨在抗)。我不告诉你们,因我27L的迪卡侬正巧卖了,接盘的包在路上,迫害14L的8006装装时,才发现此问题的。
个人觉得这一问题出现,属于弄巧成拙。LBT用料过猛了,一般的包肩带完全不可能用那么高弹力的填充物。背带间距也过窄了,不过这个特点其实很多包都有,但不少包填充物差,软软的,反而显不出这问题。间距过窄的设计,也是导致不少廉价包的背带根部崩线一半的元凶之一。
然后针对这一情况,以下我总结了些能缓解这一情况的方法。1减少包的负重,一般人14L包估计很少塞过7KG,2身材原因,不排除我因为身材导致勒颈,瘦一点的小伙伴背负舒适,3肩带调节,比如放长肩带,这也是我现在常用的办法之一。
回归主题,背带设计总体还是好评的,前面未提及,背带上横向纵向织带很多,方便自己diy挂小包。背带底部还有快脱扣,方便快脱。此外背带可调节范围很大,考虑到穿着防弹背心时也能背包,所以调节带余量很足,且有横向毛刺收束袋,供收束。请看下图


【完结】大堆废话
包基本介绍完了,纵使它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瑕不掩瑜,8006依旧不失为是一款极为出色勤背包,我愿意称之为最弱无败。
说它最弱
1:它只是个包,还不是神包,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优点却不是那么显而易见。
2:它的容量只有14L,扩容性又基本为零,只能干那么点事。
3:包的做工更多讲究耐用,使用考度拉,导致包较重,而且考度拉爱磨衣服
4:贵,在无任何折扣时此包售价高达158刀(已涨价到177.54刀)。
但又说它无败
1:装铁出身,包的高度达到同级别罕见的48cm,30L包也不过如此,拜此所赐使包能够轻便携带长尺寸物品。
2:堪称经典包宽(计入水壶袋),8006的宽度是有资格能写进包具史册,背着过窄道不用担心被搁到。我甚至觉得,这才是战术用品,货真价实让的背者觉得行动无忧。
3:包具厚度,我第一眼看到这尺寸时,就想入这包了。通勤包说白了就要装这点东西,太厚了反而显胖,显得不美观。虽然现代社会,旁人谁关心你背个破包。
4:出色的分仓,前面其实已经吹过,有急速快取杂物仓,能盲拉,也有能灵活安排摆放物品的内分仓。
5:最后它是军品,它出身LBT,当然那么说有文玩的味道了。(公发军包狂喜,快看我,快看我。)
一直觉得8006是一款非常非常神奇的产品,相较的DA家族(尘埃,龙蛋)有心栽花的行政分隔,8006无心插柳的战术分隔考量,反而使其适用性更广。8006是我见过军包中,在军民这两者取平衡,取的最为出色的包。出色到,随着8005家族的不断扩张(配色上),都给我产生了这就是一款时尚潮包。总的来说8006设计的很简单,没有花俏的东西,它只让我想起一句话,simple is the best,那种返璞归真。请记住它只有14L,本体就是个小书包。学生族(尤其是大学生,因为周末要回家),出差人士(明明我也是),14L的容量并不适合你们的,20L-26L才是正解。这包仅适合场景:我出门了啊~
最后说点额外的,大部分男人常伴军旅情怀,军品总是那么让人心潮澎湃,但是这DNA的悸动过后,请冷静思考你眼前的东西是否真的适合你。一道题百种解,并不是所有包都像8006那么适合跨界,也不是只有军包才叫背包,别的领域依旧有很多优秀的包,有更好的散热,有更轻的重量,有更好的分隔。除非拥有钞能力,否则请慎之又慎选择此类产品。军包的优点,首当其冲还是耐艹,分隔方面,为了适配战场需求,不少对通勤而言就是反人类。
衷心希望,大家能买到自己称心的包,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