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李代桃僵”:如何巧妙运用三十六计中的积极成分
古诗云:“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这首诗的意思,本来是比喻兄弟情谊,休戚与共的道理,后人却从“李树代桃僵”中得到启发,用以命名一种事物代替另一种事物遭受损害,从而使全局转危为安的谋略。

“李代桃僵”的历史典故
我们先来了解历史典故。战国时期,齐国将军田忌与王公贵族们赛马,每次比赛都输了。军师孙膑分析其中原因,得知田忌赛马时一般按照马的强弱分为上、中、下三等,在每场比赛时与贵族们的同等马匹比赛。由于田忌的马力气不足,在同等马的竞跑中往往落后下来。孙膑于是建议田忌在比赛中改变同等马竞跑的惯例,以下等马与对方的上等马比赛,以中等马与对方的下等马,以上等马与对方的中等马比赛。结果三场比赛当中,田忌只输一场,却赢了两场,因而获胜了。

比赛是实力的较量,一般来说,实力占优势的一方更容易获胜。然而,比赛又是智力的较量,加上智力的作用,实力居劣势的一方可以反败为胜。李代桃僵,就是反败为胜的谋略,在军事上,它是指在敌我双方势均力敌,或者敌优我劣的情况下,用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的计谋。在象棋实战中,使用“李代桃僵”的计谋,首先要正确认识局部和全局的得失关系,有时需要牺牲局部利益,以减少更大的损失或换取全局的胜利。有时则需要放弃局部可得之微利,而去争取更大的全局胜利。舍卒保车、舍车保帅正说明了李代桃僵之计的奥秘。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可是在因此而产生的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矛盾困扰下,李代桃僵的计策并不容易得到理解和推行。只有高瞻远瞩、雄才大略的领导者,才勇于和善于实行这一计策,以局部、暂时的损失,换取全局、长远的胜利。

宾馆巧用“李代桃僵”策略解决难题
日本的古都奈良有一家位于群山环抱中的宾馆,以一流的环境和服务每天吸引着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前来。然而宾馆却遇到了一个尴尬的问题,每年4月以后,都有燕子在宾馆里筑巢栖息,繁衍后代,它给奈良平添了一种温馨怡人的自然景观。但是招人喜爱的小燕子却有个随便排泄的毛病,刚出壳的雏燕更是把粪便溅在明净的玻璃窗和走廊上。宾馆服务员尽管不停地擦洗,但燕子的行为总是给宾馆留下污渍,这使游客非常扫兴,该怎么办好呢?宾馆的经理一筹莫展。经理的一位朋友知道了这个事情,便给他们出了一个妙方,帮他们巧妙地解决了难题。

第二天,宾馆的墙上张贴了这样一张告示:
女士们、先生们:
我们是刚从南方赶到这儿来陪伴你们过春天的小燕子,没有征得主人的同意,在这儿筑了窝,还要生儿育女。我们的小宝贝年幼无知很不懂事,我们的习惯也很不好,常常弄脏你们的玻璃和走廊,使你们不愉快,我们很过意不去,请女士们、先生们多多原谅。
你们的朋友--小燕子
小燕子这天真烂漫的道歉,把寻找欢乐的游客们逗得前仰后合,他们肚子里的那股怨气也在笑声中悄然散去。其实,大凡旅游者都有一个心理特点,就是一旦获得愉悦的感受,便会很快淡忘旅行中的些小不快,奈良宾馆的这个妙方,正是抓住了旅游者的心理特征,巧妙地化解了他们的不满情绪。

如何在企业经营中运用“李代桃僵”策略
在现代经商赚钱的经营活动中,经营者不要为小利所诱惑,也不要为小害所影响,而要从全局的优劣形势中分析对比,争取主要优势且不必要寸步不让,高明的经营者都会“以退为进,”以达到自己赚钱的目的。
某企业正在努力研制高质高价的产品和中档产品,以便在激烈的同行业竞争中开创领先的利润和声誉。可是,他们研制出来的高、中档产品一时尚未能在市场上打开销路,倒是他们一贯生产的低质低价的低档产品由于早已占领市场而依旧十分畅销。企业发展的经营重点应该放在哪里,成为该企业领导决策的难题。

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企业领导者作出了这样的决策: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适当压缩低档产品的生产,集中力量扩大中、高档产品的生产,对已经出售的低档劣质品实行以旧换新,以劣换优。决策推行一年之后,该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大为改观:由于长期生产经营低质低价产品而声誉偏低的社会形象迅速得到改造,中、高档产品销路转旺,企业利润成倍增长。

压缩畅销的低质低价产品,换来中、高档产品的畅销。李代桃僵,换来的是桃树枝叶繁茂,硕果累累。
您对“李代桃僵”策略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