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追及问题

在初中学习的过程中,经常要解决相遇与追及问题。相遇问题就是两个物体相向运动,追及问题就是两个物体同向运动,并在相同的时间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在初中阶段,物体的运动都是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在高中阶段,物体会具有加速度,做变速运动,会使得运动变得复杂;通常还会问到,什么时候两物体距离最近?什么时候两物体距离最远?
看一个例题:有甲乙两辆汽车,乙车从图中位置以速度10m/s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甲车在乙车左侧12m的A点,以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在甲车追上乙车之前,它们之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甲车追上乙车所用的时间是多少?此时甲车的位移是多少?

分析:乙在前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在后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开始的时候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两者的距离在拉大,直到后来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之后,两者的距离就开始减小了,所以当甲乙两车速度相等的时候距离最远。
解:已知甲车加速度为,乙车速度
,假设经过时间
后甲乙两车速度相同,此时有
,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
,带入数据得
,即甲车追上乙车之前,经过2.5s两者距离最远。

乙车的位移就是BD段,甲车的位移就是AC段,一开始甲乙两车的位移是AB段,用乙车的位移BD加上AB,再减去甲车的位移AC就是两者之间的最大距离,即。
乙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
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
,将这些带入上式得最大距离
,即甲车追上乙车之前两者最大的距离为24.5m。
假设甲车追上乙车所用时间为,此时甲车的位移就是AD段,乙车的位移就是BD段,它们的差就是原来的间距AB,即
。

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乙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
,
,将这些数据带入上式得
,
整理得,解得
,即经过6s甲车追上乙车。
此时甲的位移
甲车追上乙车时的位移为72m。
总结
不管是相遇问题还是追及问题,首先画出物体运动位移的关系图,然后理清楚物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列出关系式进行求解。两者速度相同时,一般就是两者间距最大或者最小的临界点,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