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口腔科普||看这一篇文章了解牙齿矫正的起源及原理

牙齿矫正起源及原理
1. 牙齿矫正起源
1890年,现代“正畸之父”—美国医生Angle以上颌第一磨牙的位置相对恒定位基准,提出错合畸形分类法,将错颌畸形分为3类,奠定了正畸学的理论基础。
1892年,Angle宣布牙齿矫正技术从其它牙科治疗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935年自锁托槽面世,1970年初直丝弓矫治器面世,1976年舌侧矫治器面世,2000年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
也就是说,牙齿矫正技术也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

2. 牙齿矫正原理
说得微观一些,牙齿长在牙槽骨里面,而牙槽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或者说弹性,当给予牙齿一个适当的外力,牙齿就可以在骨头里缓慢移动。
但牙槽骨毕竟也是骨头,不可能通过一次强力改变就达成目的,只能多次逐渐加力,这也是为何矫正周期会很长的原因。
说得宏观一些,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粘在牙齿上的托槽,就是一个着力点,将弓丝卡在托槽里面后,弓丝会通过弹力来持续的恢复原来的形状,进而使牙齿慢慢朝着整齐排列的曲线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