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位引退多年的人物所经历的人生
因为某些原因吧,今天说说一位已经引退多年的人物故事,故事主角的名字就不提了,这个故事并不是快乐的调调,我们暂时就称她为M小姐。

M小姐出身在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家中经营着一家酒吧,她是家中最宠爱的孩子,上面还有个姐姐和一个哥哥,父亲经常打骂她的哥哥姐姐,却唯独对她满是关爱。
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日本经济的发展,她家的酒吧也越做越好,于是当时就贷款又搞了几家店,那时候的M小姐原本有个挺不错的人生轨迹,然而这些都在她刚刚记事时就破灭了。

M小姐是一个乖巧的孩子,但是她的家庭氛围却不怎么快乐,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数家分店成了拖垮家庭的债务,父亲债务高筑,父母从小老板变成了要出来打工还债,但是债务问题并没有解决,M小姐实际上成长于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
尽管贫困,M小姐依然有一个梦想,她想要走出日本去国外留学,起因是中学时期成绩很好,被推荐入学了一所私立高中,并去了加拿大寄宿留学过一段时间,那段时间让她对留学充满了向往,可惜这是一个出身贫困的姑娘,M小姐意识到自己并没有留学的条件,当时她就选择了辍学打工,想着攒了钱再去留学。
一边是复杂的家庭环境,一边是对于出过留学的执念,M小姐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打工中度过的,每天做2~3个兼职,然后去上英语补习班,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最多曾经一个月赚取到近30万円。

然而贫困的家庭给M小姐带来的,只是亲情的淡漠,就在M小姐努力攒下未来留学的梦想时, 警察敲响了她家的门,并拿给了她一把钥匙,说有个男人跳楼了,兜里有一把钥匙。
那把钥匙就是M小姐家的,那一年M小姐16岁,而自杀的男人是年长她7岁的哥哥,因为长期的家庭暴力和复杂的家庭氛围,他的哥哥最终只留下了一张写着【活累了】的纸条,便从天台一跃而下。
而关于个哥哥的自杀,更多的是因为家庭的不健全,只是这些对于当时的M小姐来说,并没有太深的体会,M小姐刚过完18岁的生日,就去往了东京谋生。

东京是一个生活节奏很快的都市,也是一个光怪陆离的都市,M小姐的姐姐也在东京,年长她10岁,在东京从事着演艺的工作,但实际上这个姐姐也做了件很难评价的事情。
M小姐在20岁去申请护照时,才在户口本上看到了自己的哥哥姐姐都是跟随母亲改嫁过来的,只有她是父亲亲生的,所以她独受偏爱,只是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倘若她父亲对于哥哥姐姐能公平一些,或许M小姐的姐姐也能多给她一些关怀吧,只是说这都是后话了。
在M小姐刚到东京谋生时,她姐姐将她推荐给了经纪公司的社长,社长见到她时很高兴。
一开始,社长安排她做写真偶像,但是写真偶像其实并不赚钱,她想存钱,于是社长又推荐她去六本木的俱乐部工作(这里用了“水商売”一词,应该是陪酒招待), M小姐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经过了小半年的磨合依然不喜欢,于是她向社长请辞。

那时候的M小姐其实才十八九岁(当时日本成年年龄是20岁),懵懵懂懂的年纪,那老辣的经纪公司社长就向她推荐了业界的工作,当时就是因为没有相关的管控,可能这破公司社长一开始就是抱着这种目的才签的她,M小姐当时只想回家,但是那社长就拿出了合约,也就是之前介绍过的那种“强要合约”。
因为这公司是经由她姐姐介绍推荐的,这也让M小姐很困扰,最终在知道业界的薪资和威逼利诱之后,尽管她很不喜欢这样的工作,但是一想到家里的债务问题,父母的身体越来越差,以及自己还抱着出国留学的念想,M小姐还是点头同意了。

这就是M小姐的出道故事,而在她出道之后又是另外一个故事。
M小姐的外形条件并不差,出道之后经纪公司也很捧她,给她谈了很不错的专属合约,并且进行了全方位的营销宣传。
在这样的氛围下,原本感觉到害怕的M小姐,看到了很多人在替她努力,与她想象中的情景完全不一样,也开始逐渐了接受这样的一份工作,怎么突然接受的她说得不多,但实际上这种操作在那个年代并不少,我也猜得出来过程是怎么样的。
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就是一套洗脑的模板,因为没有什么朋友,没有什么寄托,她唯一能找的就是经纪人,而经纪人一直在向她植入“那么多人都在为你努力”的精神控制,去到片场看到有人在搭片场都能被经纪人拿来作为打鸡血的文章,再加上片场的工作人员普遍态度都比较热情也好说话,由此给M小姐塑造了一种“为了作品有这么多人在努力做事,我说‘做不到’是失礼的吗……”
再之后,M小姐的出场也受到了不小的热度,很快就积攒了一批忠实的粉丝,在受追捧的状态下,经由经纪人再次鼓吹,再经由公司操作一番,让她进入了一个偶像团体继续打造,形成更多的认同感。
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M小姐慢慢的被这种畸形的鼓吹给植入了一种观念,接受了自己所做的一切。

M小姐从一开始的拒绝和恐惧,到后来逐渐的想要做得更好而更加努力,第一次上综艺时因为什么都不懂,感觉自己像个傻子,都是哭着回家的,好不容易习惯了做综艺做效果,团体却说要解散了。
也就是在那个阶段,M小姐病了,付出的代价也很大,所幸最终手术很成功,之后也没再复发,M小姐因为这一场病,才从业界引退。
说到这里应该已经有人知道这是谁的故事了,今天会说起这个故事,是因为某篇之前做的文,有些人觉得我对某业新条例的态度有点矛盾。
M小姐的故事,实际上就是一个强要故事,她的这个故事发生在2017年之前,在她那个年代,不仅仅只有一个M小姐被这种方式“胁迫”,她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在市场饱和过后的某个阶段,总有些人利用漏洞钻空子。
所以才需要一个更全面的监管制度,去尽量限制别人钻空子的机会,也因此我并不反对某业成立新条例,这没毛病。我觉得不合理的地方是成立新条例的前提,并没有对相关从业者的情况进行一个客观的考量就单方面的去设立了,反而是逼着她们往不受条例管制的地方跑。

至于有规则约束和没有规则约束,很多事情并不能对人性有太大的期待,尤其是涉及到利益的问题,对人性的期待值过高,最终肯定是要失望的。
关于新条例的成立,确实是有一部分不合理的地方,因为一开始就绕过了从业者的意见,主要是根据某协会成员给出的“旧资料”去让一些并不了解行业的人制定了一套规则,所以有一部分不合理的地方,但并不能全盘否定掉【新救济法】,相关的规则确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只是说后续因为这一部分不合理的地方,显得有些像是在“添乱”,但这并不是要全盘否定掉这份条例,所以我的态度并不暧昧,我觉得有必要有,但不是以这样的方式去做出这么一份东西。
最后,关于M小姐的故事,至少有个不算悲伤的结尾,她现在过得挺不错的,在某业时期也结交到了自己的朋友,这些朋友陪着她经历了病痛,又陪着她展开新的生活,目前她的工作还算稳定,也算是回归了正常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