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网剧评分暴跌:IP化不等于粗暴圈钱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情报姬
与第一弹社区
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文丨空织 呓语 排版丨戮默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相信不少姬友都听过这句话。
而让这句话再度升值的,是起点网文著作《斗破苍穹》。

这部于自09年开始连载,在起点小说网获得了上亿点击的小说,前不久被拍成了电视剧。

(9月3日,《斗破苍穹》在湖南卫视和腾讯视频首播,现如今已经更新了18集。)
在还未开播的时候,斗破在豆瓣上有着十分的期待分。宣传方扯嗓子喊“大制作、大阵容”也吸引了不少原著粉和新粉期待。

可刚开播没多久,剧改《斗破苍穹》就掉到了5.2分。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

伴随着低评分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吐槽和质疑。


虽说改编作品一向是众口难调,可《斗破苍穹》其中最能引起观众发作的点。
是诸如“斗气化马”这样的“吃书环节”。


而观众也慢慢开始从剧中寻找槽点,“斗气化马”也成为一个爆火的梗,甚至刷爆了朋友圈。

这梗太过欢乐,甚至爆破了原作者天蚕土豆的微博。剧组那边的工作人员终于也是看不下去了,赶紧出来做了解释。

但观众并不领情,并表示:“没有那金刚钻你就别揽瓷器活”。
《斗破苍穹》作为一部被改编了N遍的网文,此时正承受着新一波的“改编下限”。
放下“神改编”再看漫改《斗破》,动画版《斗破苍穹》第一季早在2017年1月7日便已开播,第二季也在今年9月7日开播了。

在第一季播出的时候,动画版由于经费不足,人设崩塌,气氛铺垫不到位,建模不够精致等问题被观众诟病,在b站只拿到了两千多万的播放量和3.6分的评分。

可以说,这部作品改编也是不尽人意的
但腾讯旗下的阅文集团意识到问题后立即作出了改动。第一季刚结束,就换了动画制作方和导演。

这个决定无疑是明智的,斗破动画版第二季在腾讯视频上拿到了十几亿的点击和8.0的评分,比起第一季而言有了极大提升。

同一部作品一个ip,却形成了两种对比。如此差距让不少既是读者也是观众的人表示:不接受任何剧改网文ip。
但在《斗破苍穹》前,网文ip电视剧改编也有不少佳作频出。
比如拿奖无数的《琅琊榜》,也是改自海晏创作的架空历史类权谋小说

又比如“血洗各大站”的晋江ip改编剧:《镇魂》

显然,网文ip的剧改目前还是处在一种不稳定的状态,比起短短几年就迅速崛起的ip国漫计划,网文改剧尚未广受认可。
纵观泛目前的娱乐产业,网文ip的发展无外乎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横向发展,一个是纵向发展。
横向的IP发展,是将ip脱离娱乐,向各个其他的商业领域发展,创造出千姿百态的ip经济生态。

纵向的ip发展,则是将ip以动漫,影视剧,大电影,游戏等形式全方位的表现出来,构建一个巨大的ip网络。

诸如《斗破苍穹》、《全职高手》、《琅琊榜》这一系列的纵向发展ip,比起做成“纯商品”直接兑换利润,更具商业价值与寿命。但ip的纵向发展目前显然遇到了瓶颈。
自15年来,围绕IP一词衍生出的影视改编、版权开发等问题成为整个文娱行业的关键词。而关于“ip之路该如何前进”的话题也一直在讨论。

2018年6月,影视、网文、媒体等联动领域对IP开发的未来进行了一场主题为“后IP爆款时代”的讨论。掌阅、三文娱、泰和传媒等多家公司纷纷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掌阅营销策划总监路升从大数据的角度对网文IP进行解读
“热度周期长、粉丝忠诚度高、付费能力强”

要满足大多数粉丝的胃口,就要尽可能的处理好文字转化图像过程中的矛盾,在遵从原作的基础上,要加入剧作者的构思。两者必须是相辅相成,而不是处处隔阂。

很显然,《斗破苍穹》和其他低口碑剧改ip没有做到“相辅相成”,在资深读者和新观众两者之间,天平过分倾向后者。
伟德福思CEO郑珣曾在论坛表示:IP改编的口碑风险来自于资深粉丝。如果不能满足这一群体,对于一个改编ip而言将会是失败的。

Ip之路,该何去何从?
也许观众们期待的不是“百分百”的还原,他们需要的是能打动人心的改编,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
“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往期推荐】
这4部青春动画电影会勾起你哪些年少时的情愫?
从《崩坏》系列谈二次元日语腔
B站用户为什么讨厌抖音?
(微信关注 情报姬 回复“热点文章”第一时间获取更多二次元新闻时评哦~让你瓜吃个够!)情报姬粉丝群:4569767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