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物理吸附EBT P1-仪器操作

2023-08-22 21:53 作者:木可yk  | 我要投稿

物理吸附EBT


平时所说的测BET,其实是采用物理吸附仪测得氮气吸附脱附曲线,从该曲线获得BET比表面积等信息。


仪器型号:麦克 Micromeritics Instrument 2460 物理吸附仪

存放地: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501


图1 左边为物理吸附仪,右边为配套的脱气站


一、样品脱气准备


1、称量样品管+橡皮塞的质量

假设待测样品数4个。选取干净、干燥的样品管,标号1、2、3、4,并选择好相应标号的橡皮塞与之对应,样品管和橡皮塞一起称重,记录质量。


注:样品管较长,底部为圆球状。


2.加入样品

每个样品称取约0.1 g。取下塞子,将漏斗插入样品管中,然后通过漏斗将样品放入各个样品管底部。使用漏斗是因为样品管较长,用漏斗可以避免样品粘在管壁上。加入各个样品之间用洗耳球吹扫漏斗,以清除漏斗内壁粘附的极少样品。


图2       1-橡皮塞;2-样品管;3-漏斗。 图片来源:麦克默瑞提克


3. 连接到脱气站

注:脱气站上,每个接口的螺纹、密封圈等要一一对应,不能放混,否则可能影响密闭效果。

(1)将样品管1安装到脱气站接口上,通过垫圈、螺纹密封。拧紧流量调节阀,将旋钮拧到VAC位置,再拧松流量调节阀,将样品管1放入加热区域。其他样品管依次按同样的方法安装上。


图3 脱气站
图4 脱气站
图5 脱气站连接处

(2)接着,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脱水、加热、抽真空,温度的选择以不破坏样品结构为前提。


设置好加热温度:直接按“加”键,加到想要的温度,一般是先设置为100 ℃除水,到达100 ℃并维持一段时间之后,将温度升高进行脱气处理(如设置为300 ℃),一般脱气时间久一点,长达几个小时(常用6、8、10 h或者可以过夜)。等到压力降到50~100 mbar 并维持一段时间。待处理时间到达后,将温度按“减”键,设置为20 ℃。不用等设置的降温,直接将四个样品管移到Cooling区域,温度降到室温(一般较快)。


4、离开脱气站

注:这一部分步骤要挨个样品进行操作,不要多个样品同时操作

(1)先关样品管1的流量调节阀,再拧旋钮到Gas位置,然后打开流量调节阀进行回填气(一般10 秒左右),然后打开样品管1上的螺母(一定要等回填比较充分时打开,不能在还有真空的条件下硬拔,否则可能损坏样品管)。


(2)加上原来的塞子,称量“样品1+样品管1+塞子1”的质量。其他样品采用相同操作。


二、安装样品管和放置液氮罐


1、物理吸附仪没有使用时,其螺纹接口处原有一段小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将螺纹旋开取下该玻璃管。


2、将白色保温管套在样品管上,然后将样品管安装在物理吸附仪的接口上;然后,在样品管的裸露段套上海绵。


3、将液氮倒入罐子中,通过一个专门的十字架来定位其高度。(将十字架插入,拿出后对其吹一口气,发现其末端出现白冰,且到达或略微超过小孔即可),将装好液氮的罐子放到样品管下方的托盘上,放入时注意先倾斜一点,不要碰到上方的样品管。


4、 检查以下几点:


(1)金属管的套管要拉到最底处。


图6 金属管的套管要拉到最底处


(2)检查螺纹是否拧紧

 

图7 检查螺纹是否拧紧


(3)检查样品管是否正对着液氮正中间。

 

图8
图9


5、检查无误后,套上防护罩。


图10 安装上防护罩


三、 软件操作


四、 测试结束


1、保存数据


2、拿下防护罩,取出液氮,倒回液氮罐;取下海绵,卸下样品管。


注:通常,比表面积越大,所需要分析时间越长。


(文章部分图片未找到原图,不太清晰,若找到再更新)


物理吸附EBT P1-仪器操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