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快速与世界人民打成一片?

2023-02-22 07:51 作者:Undershaft9  | 我要投稿

前两天被问到ching chong是什么意思,不禁勾起了我脑海中的大把相关实用词汇,今天写出来分享下,也算是给自己这方面的知识做个梳理总结。 首先并不提倡使用歧视用语,但有来则有往,毕竟以德报怨,何以报直?所以汇总了英语世界中常见的歧视词汇,加上解释和小小的考证便于理解记忆,希望能帮到大家在英语世界线下游玩/生活或者在线上冲浪时受到歧视后能有效快速的反击,当然和谐社会,看了就图一乐也不是不行。 第一步当然是先识别攻击信号——常见的歧视中国人词汇,不过西方人常常分不清亚洲人,就像亚洲人一般也分不清盎撒/高卢/斯拉夫/雅利安人一样,所以也经常用一些亚洲其他国家的歧视用语攻击中国人,加上词汇较多有分类的必要,就按地域先从亚洲讲起。

中国

Chink/chinky 中国佬,牛津词典原意解释为a narrow opening in something,用于讽刺中国人眼睛小,之后成为对中国人的蔑称,chinky英国人用的更多。王力宏曾提出chinked-out,模仿黑人的nigger一词,将chink“nigger”化,熟悉美国文化的人懂得都懂,基本属于纯纯的香蕉人思维,把中华文化和深受西方殖民主义影响的美国黑人文化类比,多少有点自降身份了。 Chinaman 乍看上去很中性的词,实际上是中国佬的意思,事实上在老版本的英文词典里这个词也没有什么负面含义,在现代词典中才发展出了歧视意味并被广泛使用。感觉有点像上海话中的“冈波宁”,字面上江北人就是个中性词,并没有贬义,但在上海话中就是歧视用语。 Chingchong/ching chang chong 大概可以理解为“清朝的虫子”,便于记忆。实际上是英语使用者对中文的模仿,用于嘲笑中文是一种低下的语言。对于不会说汉语的英文使用者而言,汉语听起来就像“ching chong”一样,其中“ch”这个音来自汉语中大量的舌冠塞擦音,而“ng”则来自诸多汉语方言中,许多音节都以鼻音作为尾音。顺便因为这个词,重庆Chong ching这个名字也受到不少英语国家人的吐槽。 Yellow 中国的教育体系下黄种人完全是个中性词,甚至经常骄傲的自称“黄皮肤”,但英文语境中黄色是贬义“怯懦”的意思,用于形容人种时,是对黄种人的轻蔑用语,牛津词典解释为an 

offensive

 word used to describe the light brown skin of people from some east Asian countries。

日本

Jap 首先是最简单也最实用的,老朋友脚盆鸡,这里开始最好就牢记三条原则,第一是缩写贬义更强,如Jap有贬义而Japanese则无贬义,第二小写贬义大于大写,如该词的最高侮辱形式就是jap,效果强于Jap,第三则是不太确定对方具体哪里人但有个大概方位时,随便挑一个对周边国家的歧视用语,也可达到效果,如chinaman也经常被用于日本人,希望大家能牢记在心、活学活用。顺带一提“鬼子”一词在日语语境下感受不到贬义,不少日本人还觉得这个名字挺酷,jap简单易记并且效果很好。

越南

Gook 越南佬,来源已不可考,可能是19、20世纪之交菲律宾与美国战争期间产生,之后朝鲜战争中成为对朝鲜人的蔑称,越南战争中又被大量用于越南人,所以这个词对越南、朝鲜人都可以用,如果大家已经掌握上面的三原则的话,就可以自动理解这个词对东亚人/东南亚人也都可使用。

韩国

韩国蔑称挺多,就挑了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三个 Kimchi/kimchee 韩国泡菜的意思,因为韩国人喜欢吃泡菜,所以被拿来嘲讽韩国人,和德国人喜欢吃酸菜,就用kraut来嘲讽德国人一样。 Egghead 鬼佬认为韩国人的头像鸡蛋,就用鸡蛋头当蔑称。 Stick 中国人应该很容易猜到含义,就是棒子的意思,因为中国人的大量使用,已经传进英文世界,文化输出了属于是。

中东

不细讲,攻击什么最有效懂得都懂,就是自带反噬buff Diaper head 尿布头,对中东人的蔑称,根据中东人的服饰而来(头顶一块布,全球我最富?),尤其因为拉登的成名而广泛使用。

印度

蔑称也很多,同样挑了比较喜欢的三个 curry muncher 咖喱大嘴怪,众所周知,

印度人吃咖喱就如狗吃大便一样,是与生俱来的

,(查资料时一位老哥的妙语,特此收录),印度人对咖喱的大量使用,也使得我一直觉得米其林最大的污点就是收录了印度菜。 Napkin Nigger/diaper head 有点眼熟?没错,印度锡克教徒用布缠头,所以尿布头也用于印度锡克人。 cow-kisser 印度教奉牛为神兽,对牛粪牛尿的痴迷不亚于满清时人对龙遗(皇帝的大便)的痴迷,举世闻名。

巴基斯坦

Paki 巴基佬:牢记三原则的朋友已经能推出这个词的最高形式是paki了,并且可以用于南亚地区其他国家,聪明的朋友可能已经猜到——就是印度,印度与巴基斯坦世仇,个中恩怨有甚于中日,毕竟试想美国人喊你小鬼子,你是何感受?尤其是留学生或在国内上学但有印度同学的朋友,在印度人获得成就时,来上一句“well done,that’s my paki”的衷心祝贺,可以说是叠上暴击buff了,当然,有巴铁在场的情况下还是建议选择其他用语。 亚洲接下来是欧洲 首先自然是英语国家——英国,不过众所周知,英国其实是四个国家,整体攻击杀伤力普遍不强,甚至可能有反效果,正如你攻击苏州,昆山人多半是要鼓掌的,所以得分开来讲。不过根据手头资料来看,英语中对英语国家的蔑称杀伤力都不够,毕竟自己地盘,这就需要我们转进到种族歧视,接下来会单开一篇,力争教授大家平等的歧视每一个人的知识。

苏格兰

Jock 苏格兰佬,牛津词典释义“a way of describing a person from Scotland,that can be offensive”。 Scotch 这是个形容词,Scottish的故称,喜欢威士忌的朋友应该很熟悉,用在威士忌上是个中性词,用来形容人,牛津词典解释为“old-fashioned or insulting if it is used in any other way”。

北爱尔兰/爱尔兰

Mick 爱尔兰佬,源自爱尔兰的常见名字Michael的小名。

威尔士/英格兰

威尔士存在感不强,没什么针对用语;英格兰有先天优势,也可能是我冲浪程度不够,只找到一些德国法国人起的蔑称,强度不够。我比较阴暗的推测,正如称呼一个昆山人为苏州人,称呼威尔士人/英格兰人Jock或者Mick或有奇效。

法国

Frog 法国佬,frog-eater的缩写,最早是用来黑荷兰人的,现在用于法国人,牛津词典评级“offensive”。

波兰

Polack 波兰佬,源于美国人对波兰移民的歧视,牛津词典评级“offensive”。

德国

由于发起两次世界大战的缘故,德国人英语雅号颇多,也是挑了三个个人喜欢的 Kraut 德国佬,上文提过,源自德语里的酸菜sauerkraut,因为德国人喜欢吃这个,就被拿来作蔑称,牛津词典评级“offensive”。顺带一提,某国外网站上我很喜欢的一位社会政治类博主就叫这个名字,不过资料显示他是奥地利人 Jerry 源于一战中英国士兵对德国军队的蔑称,可能基于German这个词的改造,也有说是英军认为德军头盔的形状很像当时的夜壶,而Jerry是英国夜壶的俚语,在二战中这个蔑称又被美国为首的盟军继承并发扬。 Hun 古英语中对匈奴的称呼,原意为“reckless destroyer of beauty”,在一战中被用于歧视德国人(真的不是夸奖而是歧视吗?),但是曾被德皇威廉二世在1900年用于激励前往中国的德国士兵,引发了丑闻

意大利/南欧

Wop 南蛮子,南欧佬,尤指意大利人,源自意大利南部方言guappo,牛津词典评级“very offensive”。

美国

Yank/redneck 美国佬,yankee的缩写,yankee已经基本去贬义化了,所以活用三原则,小写加缩写,另外redneck效果也不错。 讲到现在其实也只覆盖了世界的一部分地区,但因为非洲大区优秀的匹配机制;北美大区优秀的历史沉淀;南美大区和大洋洲大区优秀的世界影响力,让很多这些地区的人对种族的情感远甚于国家,这就必须开第二个篇章——种族歧视用语。

黑人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蔑称浩如烟海,同样在此挑三个个人喜欢的 Nigger/nigga/negro 黑鬼,N-word系列,经典词汇,我曾经甚至一度想当然的以为这是懂英语的人中人尽皆知的词汇,直到有英文尚可的人问我这个词的意思,这里就还是讲一下,这个词在目前的美国乃至西方大环境下属于“三高”词汇:高频率使用/高强度禁忌/高概率反噬,因为在美国黑人文化里,这个词只能黑人之间用,还特别喜欢用,类似于“哥们”的意思,“wassup,nigga”也是高频用语了,但是除了黑人之外的人用,就是高度种族歧视,加上黑人往往法制意识淡泊,被逮住机会的话很容易受到反噬,甚至物理消灭。 Coon 黑鬼,来自葡萄牙语barracoos,原意指贩卖黑奴的建筑,牛津词典评级为“very offensive”。 Kaffir 这个词局限性比较大,可能只有南非黑人听得懂,但用对了杀伤力极强,因为该词汇在南非社会环境下侮辱性甚至大于N-word系列,具体就体现在在南非对黑人使用这个词汇属于犯罪行为,是有机会吃南非牢饭的,所以在南非还是入乡随俗,遵纪守法。这个词含义的来源涉及宗教,有点敏感,有兴趣的自行查询吧。

有黑人自然有白人

Honky/conky 原来是用honky 这个词的,是美国黑人对白人的蔑称。后来honky变成了对香港人的蔑称(由Hong Kong演变)。因为白种人称为caucasian 高加索人,所以就产生了conky这个词。 White trash 白垃圾,很常用,连白人自己也用在自己身上,不算特别侮辱的用词。 Wapanese White + Japanese,,用来取笑那些喜欢日本文化的白人的,大概可以理解成“精日”。在歧视语中,用两个词构成一个词达到歧视目的,是常见的造词法。 Wigger/wigga White+nigger,用来取笑喜欢黑人文化的白人,嘻哈文化中很常见。

犹太人

部分人口中的万恶之源 Kike 源自美国人对犹太移民、尤其是德裔犹太移民的歧视,牛津词典评级“very offensive”。部分人认为这个词也涉及宗教歧视,但背景原因足够单开一篇长文,不细讲了。 Yid yiddish的缩写,三原则的经典实例,yiddish意第绪原本是褒义,经过缩写加小写后,牛津词典评级“very offensive”。至于意第绪这个词背后的历史,也足够单开一篇长文,不细讲了。

拉美人

在南美的种族大熔炉中,很难去细细鉴定一个人的种族成分了,南美人自己估计也放弃了,干脆叫自己latino了,其实细分也有argie阿根廷佬之类的蔑称,但分那么细篇幅太长,写着太累了,其实只要熟练掌握三原则,没有什么覆盖不了的。 Dago 拉丁佬,源于西班牙名字Diego,一开始仅指西班牙佬,后来泛用在拉丁语系人身上,如葡萄牙人、意大利人,基于三原则,拉美也可适用。 最后来个通用的 Gringo 外国佬,源自西班牙语gringo,原意是foreigner,顺带一提,由于西方世界轰轰烈烈的白左运动,很多英语使用者尤其是母语者认为foreigner一词在语感带有歧视意味,在形容外国人时更愿意使用international一词,不过使用international部分冲浪速度没那么快的英语母语者可能反应不过来,解释过后大概会给人带来你是白左一派的印象,正如一个美国人张口就是african american而不是black people,多少知道一点他的成分,个中微妙自己把握了。 之所以叫英语篇,当然还有其他语言的规划,不过目前实力不济,没有那个本事去做,也算是挖个坑,希望有出下一个版本的一天。 最后的最后,其实当然还有宗教歧视或者信仰歧视乃至政治歧视,都太敏感了,并且考证难度大,讲解复杂,希望大家有兴趣的自行探索。

如何快速与世界人民打成一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