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战争之红》第十六章

2023-06-27 12:26 作者:边殇_  | 我要投稿

第十六章 入贝因杜尔

     骑士接受国王的诏令,将士为将军送行;星点突入夜幕,鬼魅的幻影,却是戏剧性的邂逅;终点是庄严之城。


7月2日 奥拉尔平原 都城拱卫军驻地

   墨汁泼洒在漫天幕布。唯有点点颗粒般的星光闪烁着。

   林·德威尔在管家拉奥德准备物品时,漫步在军营中,偶尔走进一处兵营与士兵交流几句,偶尔向那些军官们吩咐了什么。

   林·德威尔因其治军能力和名声在拱卫军中颇有众望。手下官兵知道他将离开驻地,无不有或伤感或挽留的。对此,他什么话也没讲,又点头,又摇头。

   等到他安排好军中交接事务,老拉奥德也准备妥当。

   他出人意料地让拉奥德等候营中,待与卡耶德尔将军交接完毕再赶至贝因杜尔会合。

   老拉奥德神情有些黯然,但很快被一丝不苟的遵从替代。老爷的命令就是他的信条。

   林·德威尔将佩剑和匣中枪整理一下,背上管家准备的行囊,然后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头也不回地走向房门外。

   入夜的营地灯火通明。各个营帐前的火炬都熊熊燃烧着,帐外站着一排排官兵。他们身着军装,神情庄重,双眼有神,自发送别曾经的长官。

   林·德威尔从他们身前走过时,官兵一群接一群整齐地行军礼。他还是什么也没说,沉默地一步步走向营门。

  当他的身影远去在列队的尽头,官兵们仍然庄重站着。

  他靠近大门外准备好的在阴影中呈现凝血色的枣红战马,一个飞身上马,双膝一夹。战马蹄响,如一支准备良久的利箭,猛然发力,崩腾向远方。

   一人一马的黑点很快消失在原野的夜色里。

 

深夜 奥拉尔平原

   林·德威尔不知疲倦地骑着战马向着远方。他没有选择在奥拉尔城坐上向首都的蒸汽列车,而是前往更靠南边的蒙彼利尔城。

   在这个世界蒸汽列车也属于“超时代”科技那批,初号机出现于1640年,比另一个世界要早二百多年。但先进的交通工具出现于这个工业化还没有普及的时代,难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目前的生产作业,除了政府、军队和极少数开展跨大区贸易的富商外,几乎没有人需要比马车更快的交通工具(有的较为封闭地区,甚至不需要马车),这导致蒸汽列车需求远小于供应量。如果不是大多数国家有意扶持,那么乘坐列车的车票钱甚至无法完全抵消机车的维护和运行费用开支,更不用提高昂的研发和制造费用。

   基于种种不便,除了新型工业国家黑廷克斯外大多数国家的铁路覆盖率甚至不到20%,就连大力出台政策鼓励铺设铁路的黑廷克斯的铁路覆盖率也最多达到50%,并且还算上了简陋的零时铁道。

   法尼恩王国的铁路覆盖率由于广阔的疆域和多区域文化、商业互动需要,勉强修建了联通各大区关键城市的铁路。所有铁路线以首都贝因杜尔为中心,向外辐射,以南方工业重镇里昂伦为中继站,最远达到南方沿海港口城市塞西尔。

   蒙比利尔城本是一座比较封闭的手工业城市,但由于它的实际管辖者劳德家族背后站着的艾莎王太后女家主才拥有了一座偏小的列车站。艾莎王太后回家族庄园度假、省亲,都要在这座列车站下车。

   在这个对时政有所了解就能看出,后党对林·德威尔项上头颅颇感兴趣的时间节点,他却要在敌人的大本营行动,甚至是出现在公共的车站场合。他的安排不地不让人敬佩他的胆量。

   于他而言,这不过是他大胆果敢人生履历的小小一角。他判断在王太后把注意力放在预防宫内政变时节,对方可能会分精力盯着任何可能参与敌对势力,也可能是任何中枢要地;但不太可能想到,或者即使想到也分身乏术,有人会直闯自己的大本营,再以那里为他前进的跳板。

   

   午夜的蒙比利尔城格外安静,本来就是非富即贵才能去的车站更是黑洞般寂静无声。

   林·德威尔不知从哪里“变”出了一身咖啡色大衣和一个黑皮行李箱。买票,入站,出示证件后搭上了今日车站的最后一班。

   当他上车,眼前却一亮。列车内的堂皇与车站的冷清寂然形成了鲜明对比。在靠近车头的车厢处,隐隐传来欢快的吵闹声,似乎打破了黑暗。

   凭借灵性获得的超乎常人的感官,他听清了对话。

 “等等我,路易。”悦耳的女孩玉翠声响起,略显杂乱的喘息中是怯怯地呼喊。

  “快点,芙雅,谁落到最后就没有点心吃!”清脆、稚嫩的男童声音响起。

  “慢点走,路易。别着急,芙雅。两个小家伙也真是地,怎么没一点数!”一个略显成熟的女声柔顺开口。“霍华德兄长,你也不管管他们。”

  随后是有些阴柔但满怀关爱的男性嗓音,就是所谓的霍华德,“就容小弟和小妹玩闹吧。”

  “兄长——”略显成熟的女性娇声道,有些嗔怪的意味。

  “霍华德兄长,丽塔姐姐,你们也快跟上!”路易稚嫩之声再度嚷起。

   霍华德轻笑,“丽塔小姐,我们跟上吧。”

   丽塔微微轻叹。随后,两个不急不慢的脚步声跟上了两串急促的脚步。

林·德威尔站在车厢入口,似乎有些出身。等说话声淡去后,才如同大梦初醒,恢复意识,走向自己所在的座位。

 

  林·德威尔望着车厢外凝重的夜景,不知在思考什么。渐渐地,窗外的黑暗缓缓摇曳,然后变得有些粘稠。

   漆黑的浓稠夜色中似乎有双眼睛在注视。冷漠、没有睫毛。

   处事老练如林·德威尔,但他仍觉一股寒意爬上了他的脊梁。

   突然,一个球形事物从过道尽头缓缓滚来,让林·德威尔的神经如即将脱弦射箭的弓。

   球形事物逐渐靠近,一点点地滚动着。虽然实际上才过去短短几秒,但他觉得仿佛过去了几分钟。随着球形一寸寸靠近,他神经绷得更紧,似乎不是利箭脱弦,就是弦崩弓折。

   林·德威尔屏住呼吸。感觉某种未知的存在越靠越近,一种无形的威压袭来,似乎要将他肉体连同精神一块碾碎。他如临大敌。不,更准确描述,是面对未知的恐惧,下位者对高位存在绝对压制的恐惧。

   窗外那双邪意,冷漠的双眼似乎也越靠越近,无边的粘稠黑色袭来,似乎要将小小的列车车厢吞噬。

林·德威尔寄希望于列车尽快开动。逃离,逃离。逃离这鬼地方!

   就在他觉得快喘不上气时,那团球形物已经滚入他的座位下。

   。。。。

   “叔叔先生,我的球在您座位下。” 一句清脆、稚嫩的男童声音响起。句中称呼有些奇怪,但语句颇为直率,把林·德威尔从诡异的“粘稠”中拖出。

   林·德威尔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双眼焦距渐渐恢复。缓了片刻,才勉强掩饰惊魂未定,但依然有些气喘地回答:“你自己过来拿。”简洁中显得有些冷漠。

   男孩没有在意或者说没有发现他的疏远,挂着天真烂漫的笑容,活泼地靠近,似乎还带来浓郁的、在新发芽的小草身上同样带有的生机。

   林·德威尔往里让了让,把头撇向窗外,柔和的白月光倾吐,为车站外摇曳的葱郁披上一层薄薄地纱幔。之前诡异的场景似乎从来没有发生。

   男孩俯下身子,从座位下掏出球,然后抱在怀里,抬起头,甜甜一笑。“谢谢,叔叔先生。”

   这时,悦耳的女孩玉翠声奏响,像小提琴拉响小夜曲。“路易,你去哪儿了?快回来。”

   “来了!”男孩身子还没直起,抬腿就要跑。

   刚起动没几步,他定住步子,回身对林·德威尔说道,“叔叔,你面色不太好。注意身体!”然后头也不回一溜烟跑走。

   林·德威尔撇过视线,只看到一头金灿的小小身影远去。

 

   随着刺耳汽笛声打破黑夜的沉默,车辙碾轧轨道“哐镗”作响,小小的蒙比利尔车站为黑夜吞没了,如同存在过的痕迹被从视线中抹去。

    小村、旷野、山林后是旷野、平原、小村。“钢铁怪物”在夜幕下狂奔,踏过一里里土地。这是法尼恩王国神圣的疆土,是万千黎明的家园。

    观河山之景不由让人与想起不久前割让的领土——那是无数将士用鲜血换来的,那是百年移民的新家园。最悲莫过于国土沦丧,最恨莫过于国贼。

  一声声呐喊,一句句声讨,回荡在这座曾经无上的王国。

    呼声翻山越岭沿着铁路网汇聚向一个位置。

   经历几小时车程,天色尚为暗淡,但沿途的漆黑山野和静谧小村逐渐为星星灯光照亮。

    一条大河出现,河边有一大片仓房,仓房最集中的河滨,是连绵船只联排构成的码头。远远望去还能看到一排排高大烟囱,构筑出一片工厂森林。

    列车从桥上呼啸而过,车灯映照在镜面般的河水上,与两岸早起的灯火相辉映。灯光迷离间,令人不经一阵恍惚。在黑暗中不知行驶了多久的人们,从一个世界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随着城市灯火一步步笼罩列车,光明驱散黑暗,列车驶进一座半开放的多铁轨大棚。

   “哐当”声化作刺耳难听的刹车声,轴承的机械运动化作了摩擦时的火花四溅,车头吞吐的烟雾渐小。

   列车门打开了,气质不俗、墨绿眼眸的林·德威尔披着一件咖啡色大衣提着黑皮行李箱在几乎没有的人群中走下月台。

   车站顶棚挂着围有一圈灯的牌子,上面用法尼恩单词书写着一个万千法尼恩人,乃至整片西大陆人都万分向往之地;它是附近一大片地区的地理意义上“心脏”,是一个伟大王国的首都,是“庄严之都”亦是“曙光之城”,这就是贝因杜尔。


《战争之红》第十六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