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最成功的政治家、军事家、阴谋家是他,诸葛亮都排不上号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虽历史很短,但对后人的影响很大。金戈铁马、鼓角争鸣、人才辈出、群星荟萃。演绎岀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戏。那一串串熟悉的名字和故事,至今还被人们每每提起。
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阴谋家不少,当属曹操刘备诸葛亮等等。但是,要说最成功的,应该首推司马懿,因为,司马懿笑到了最后。
刘备捞取资本很有一套,那就是来不来就号称‘皇叔’,诚然,他确实是如假包换的皇叔,但他也是一个破败不堪的陈年旧皇叔,在当时的乱世,想要获得尊重和地盘得靠实力,可是刘备是一个织席贩履的走卒,他瞅准时机靠哭和‘无奈’暴露身份,而取得了关羽张飞的信任和忠诚,从此有资本扯起一支部队在乱世寻找机会。他打出的匡扶汉室旗号也获得了部分枭雄甚至汉帝的拥护和支持,就此他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在玩弄政治手腕上,刘备堪称天才。
在军事上,刘备本身并无才能,但他善于投机取巧获得听命于他的谋士和武将,看看整天围在刘备身边打转的那群人的能耐,连自称英雄的曹操都眼红。刘备靠笼络一批谋臣武将而取得了三分天下的成功,他的天下是打和哭出来的,他不会用兵,但他会指挥用兵的人,白手起家以弱胜强,取得鼎足之势,所以说他是成功的军事家。
孙权承父兄基业,文武并用,坐江东,任贤才,盟刘备,败阿瞒,平山越,取交州,袭荆州,斩关羽,胜夷陵,兴盛孙吴,稳固江东;但他无雄心,窝吴楚,自固自乐;大兴师,战合肥,逍遥津蹴马越堑,终成孙十万;老昏匮,忌大臣,逼陆逊,朝不稳,纲不紧,终致东吴归晋。
诸葛亮感三顾,投刘备,未出茅庐定三分;跨江东吴,联孙权,战赤壁,一心一意助刘备;借荆州,取益州,占汉中,足食足兵稳推进;严法治,倡廉政,兴水利,奖耕织,移风易俗治蜀汉,政通国稳民安居;白帝受托孤,东和西结,北拒南征,七擒七纵定南中,危急存亡再造蜀汉;但整军备,训士卒,北伐曹魏,虽以攻为守,却连年动兵,六出祁山终无功。
论玩政治三国当属曹操最厉害,最成功;他继承人曹丕也不亚于其父,却都被司马懿玩弄于股掌之间,曹氏天下最终被司马氏所取代就是最有力的证明。论军事才能,司马懿是三国时唯一能与诸葛亮相对抗,而几近旗鼓相当的军事对手,诸葛亮本人也对司马懿敬畏三分。
论阴谋,曹操早就对他身边和对手沾上马字的家族痛下杀手,而防止“三马同槽”的马姓对其后代有威胁。
而司马懿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先是得以全身而退,后是大权在握,并能顺利让其后代最终取而代之,并统一三国,达到一统天下为司马氏所统治。说司马懿集政治家、军事家、阴谋家为一身当之无愧,非他莫属。
历史上的的司马懿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
诸葛亮数次北伐,均被司马懿司以“坚壁拒守,以逸待劳”的方针死死拖住蜀军,时间长了蜀国因粮草给养不能按时供应而撤军。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司马懿任然坚持不出战的方针,长期与蜀军对峙,诸葛亮便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妇人的服装,激司马懿出战,结果司马懿仍不出战。皇帝派使节命令其出战,司马懿还是按兵不动,最终诸葛亮精力耗尽,病死五丈原,一代英才被司马懿耗死,蜀国从此失去统一全国的机会。
这个史实告诉我们,司马懿善于分析敌我双方的优缺点,总是能找到对付敌人的长期战略,保证了魏国西南面的稳定,起到长期消耗敌人的目的,最终以不败不胜活活熬死敌人。
成则王侯,败则贼,中国自古有定论;隐忍辛苦荆棘走,征战平患建功厚;一日机至随手握,三千白甲定千秋。因此,三国时期最成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阴谋家,非司马懿莫属。
打败并熬死了最大的敌人,利用及其卑鄙的手段除掉了政敌,逐渐控制了整个国家的军事和政治。每次都能正确分析出敌我主要矛盾,选择出一条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法去完成。同时拥有一颗良好的心态去面对问题,通过各种办法麻痹瓦解敌人,最终除掉了所有绊脚石,为司马氏的江山扫清了障碍。
所以我认为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最成功的军事家、政治家和阴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