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明朝改进奥斯曼帝国原型的鲁密铳

2022-09-08 16:38 作者:七年大乱战  | 我要投稿

鲁密铳是明朝时期由杰出火器研制家赵士桢所改进的一种火绳枪,原型是奥斯曼帝国所进贡的火绳枪。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明军在收复被倭寇和葡萄牙人侵占的双屿(今浙江鄞县东南)的战斗中俘获一些善于制造火绳枪的日本人及部分火绳枪,马宪、李槐等人学习制造火绳枪的方法,并在其基础上加以研究改进。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中国造出比西番尤为精绝的第一批火绳枪,而且手笔极大,一上来就是一万把,由此可见当时明朝政府对军队装备火器的重视程度。同时鲁密国(中国史书对奥斯曼帝国的称呼)派遣使者朵思麻到中国进贡火绳枪,这时火器专家赵士祯(他生长于海滨,少经倭患)深知增强国防力量、改善武器装备的重要性,决心研制出精良的火器装备官军来卫国保民,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给明神宗朱翊钧呈上《用兵八害》的条陈,建议制造鲁密国进贡的番鸟铳,经兵部议交京营后开始试制。赵士祯唯恐京营制造打放两不如法,就登门求教朵思麻,朵思麻详细讲解制造和使用方法,赵士祯出资(赵士祯时任从七品衔的中书舍人)召集工匠进行试制,终于在万历二十六年创制比鸟嘴铳射程更远的火绳枪,称之为“鲁密铳”。这种铳加长枪管(4尺5寸),重量略大于鸟铳(6―8斤),其射程远(150 米)、威力大,在结构上更优于鸟嘴铳。《武备志》评价称鸟铣唯鲁密铳最远最毒。同时赵士祯还研制出当时最新式的火器“掣电铳”和“迅雷铳”,前者兼具西洋铳和佛郎机的优点,后者并有鸟铳和三眼铳的长处。万历三十年六月赵士祯研制的火器通过兵部、工部、刑部等部门官员的试验,会审报告建议皇帝将赵士祯所制车铳式样随发京营并依法成造,责令官员加以教演和传示各边,以究其防边制虏之用。

史书记载:鲁密铳约重七、八斤或六斤,约长六、七尺,龙头轨、机俱在床内。捏之则落,火燃复起。床尾有钢刀,若敌人逼近,即可作斩马刀用。放时前捉托手,后掖床尾,发机只捏,不拨砣然身手不动,火门去着目对准处稍远。初发烟起,不致熏目惊心,此其所以胜于倭鸟铳也。用药四钱,铅弹三钱。整个鲁密铳的形制构造由铳管、铳床、弯形枪托、龙头和扳机、火门、机轨、前口、后门及照门、照星的瞄准装置等组成。其铳管为筒形,用精炼的钢铁片卷制而成,由大、小两管贴切套合。长四尺五六寸,约重四五斤,愈长愈妙。后着照门,前着照星,火门在侧边,下着二三铁钮,以便下捎钉,放时不致振动。铳床后尾用钢铁片一条,向上,磋作刀刃。铳腹既长,若赳火门,并铅子,及洗时布纸等物不出。取开方便,左转则进,右转则出。扳机和机轨分别用铜和钢片制成,其厚如铜钱,隐于铳床内。龙头式机头与机轨均安于枪把,并在贴近发机处安置长1寸有余的小钢片,以增加弹性。使枪机能够捏之则落,射毕后自行弹起,乃具有良好的机械回弹性。

鲁密铳的构成还包括装发射药的火药罐、装发药的发药罐、点火用的慢燃火绳及搠杖。火绳以绵线作四股编成,火药每铳用罐一个,以铜为之。上管恰好装一铳之药,颈下用铜一片作门,用时以指堵管口。开门倒倾,待管中药满,仍闭颈门,装入铳内。发药罐形如蒸饼,口大如箸头,上塞口木。用时以口衔出,宜长三寸许,以便装还时眼看得见。搠杖插在铳床之下,用以筑药送子。总之由赵士桢仿制的鲁密铳射程远、威力大,形制比日本鸟铳优越,构造亦较鸟铳有不少进步。其身管加长,发火装置亦有改进。龙头机规安装于铳床内,扣规龙头落于火门,火药燃后又自行昂起。铳床尾有钢刀,倒转过来,近战可作斩马刀用。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赵士桢向鲁密国使者朵思麻请教鲁密国火枪的构造及制作方法,经改进后制成的鲁密铳、西洋铳、掣电铳、迅雷铳、三长铳、旋机翼虎铳、震叠铳等10多种火绳枪中鲁密铳无疑是当时最突出的火器之一。

赵士桢在《神器谱》中还详细描述鲁密铳的使用步骤与方法,并分为九势,绘以清晰的图画,使人一目了然。《倒铳药图》中记载:凡铳未,临阵之时先装饱一铳,随带至阵上。放毕,取搠杖,将筒搠洗去药滓在铳者。然后取药罐将颈门拨开,以左手拇指顶住罐口,倒出火药在颈上。候管满以食指将颈门掩住。《装铳药图》中记载:将铳以右手攒住,将药倾入铳内,必须用拇指、食指围住铳口。不然恐药撒出,份数不足。所放铳无力不远、不狠,难讨准头。《实药装弹图》中记载:装毕药,将搠杖取出,将药筑实,然后取铅弹装入。用绵纸少许,以搠杖送进至药处方止。弹须强之,入者方准。在筒中滑落者,不妙。《著门药图》中记载:将铳用左手横持,右手取发药罐,用口衔出塞口之物。倒药火门池内,将盖盖上。以左手将铳微侧转,令火眼上向。以右手轻轻敲之,使发药入眼中,与筒内药相接。《著火绳图》中记载:装毕门药,将铳攒定托手上边,尾拄腿上。以右手取火绳,先吹去灰烬,夹置龙头内。《鲁密人打放图》中记载:火绳安放停妥,踞前脚。跪后脚,将铳举起。左手执托手,膊节柱膝头,后尾紧夹腋下,闭左目。以右目觑后照门,对前照星。闭口息气,对准敌人,然后捏机。《立放图》中记载:“装药各样同前,若我在低洼之处,敌人稍在高处,不必蹲身。只将左膊紧挨胁肋之上,前脚挺直,后脚少拳,不丁不八,如射箭站立一般。《十数步打贼图》中记载:凡贼至十步之外,不及对照星,将铳尾紧倚肋上。前执托手,捏机便发,大概至十数步外。若铳手神闲气定,不必对照,无有不中之理。《五六步打贼图》中记载:凡贼逼近,若铳已装饱,不必着火绳于龙头上。只须用左手攒定铳床,用右手向火门点着,自然中贼。到此全凭胆气,慌张则不能杀贼矣。

史书记载鲁密铳的制作方法:铳筒必须从根头起,至一尺二三寸处一般厚,方为得宜。缘火气从此举发,此处固住,往前自然直走,永无迸炸之患;铳钻完洗法:钻头要长五寸,顶头一寸略作尖锐,中间四寸务要匀圆一般,大小一般,其筒洗出才直。若如枣核样子,钻时随弯就弯而下,其筒毕竟歪斜,不得匀净正直。鸟铳命中巧妙处,虽是照门、照星,若筒中弯曲不直,发火出弹,左右冲撞,即久。惯高手亦不得稳当。铳筒冷锻者更妙,若得巧手铁匠将筒打成如膛内容三钱铅子者。将二钱五分撞趁红恹过,将八棱颠打极直,然后用锤密密锻过。滚水试无沁漏,用圆钻微扫,膛既清洁,外边更不生锈。铳筒用久,火门眼必为药气喷大。大则不惟泄气,致杀前行火力,更恐从眼迸炸。须即时磋去根头七八寸,重接一段,其钻法,安火门,与前同。铳床必要木理正直方可用。若用久歪斜,必须换过。不换,放时振动,铳筒毕竟摇撼,因之不准。又必须漆过,雨水不致渗坏。铳成之时先将铅弹试口大小,口容铅弹一钱,用药一钱。弹重则随弹加药分数。临阵要狠,弹重一钱,加药二分。铳筒坚厚,是木炭打成者,即加三著药无妨。

史书记载鲁密铳的射击战术:每铳五门,于铳手五人之中择一胆大有气力者,专管打放,令四人在后装饱,时常服习。若平原旷野之间,去敌一二百步,譬如一军五千人,内有火车数辆,鸟铳五百门。先以火车振扬军威,然后用鸟铳百门,佐以弓矢、火箭陆续弹射。纵有数万贼徒,未必便敢冲突。若远道趋利,未择战场,或仓卒遇敌,遽难成列。而又无车以为前拒,尤宜依此法运用。使三军之士,得以整顿队伍。稍治其气,从容接战。否则敌必乘我之乱,击我未定。易而险之,乱而安之,反客为主,转劳为逸,非此不可。

鹰扬车是参考黄帝所造指南车和郑人所造偏箱车的形制构造加以改造而成的,车身下安一轮,可左右旋转。上下一盘一轮,上旋下转,机轴圆活,八面可行。车长九尺,宽二尺五寸。牌自地起带裙共高六尺五寸,边方地平处再加数寸,大多边塞风大,不宜太高。架车,车正一名,车副二名,铺车二名,司火一名。连铳二十八门,放铳手四名(其中二名为车副),装铳手三名。鲁密铳八门,放铳二人,装铳六人司火二人。(在虎头左右两边的圆形发射孔处发射)一营三千人,用车一百二十量。人多,如数递加。这种车营在作战中具有多种作用:守则布为营垒,战则藉以前拒,遇江河凭为舟梁,逢山林分负翼卫,治力治气,进退自如,昼夜阴晴,险易适用。

鹰扬车

牌车一般以五辆车为一帮(基本作战单位),战时则将五辆车合并排成一行作战。牌车的连铳、鲁密铳与三眼铳配合作战,组成远、中、近距离三重火力网。每车载二门三管连铳,左右各一门,还有八门预备连铳,放铳手(架牌)、装铳手(副牌)各一人。二牌三牌放鲁密,一如五人打放之法(前四人是鲁密铳手,一人放铳,三人装铳,在牌与牌的间隙处发射。最后一人是连铳装填手)。头四五牌放三眼铳。二名三眼枪手,在车牌连铳上面的圆孔发射,伺敌骑三、四十步,连发三弹。配有二名长枪手、一名天蓬铲手。

牌车

虎翼车:鹰扬车的变型,比较小,车牌同样画有飞虎图,因此称为虎翼车。每车鲁密铳四门,掣电铳二门(蹲在鲁密铳的前面),铳手六名,司车二名(子铳装填手),车长一名。司火,器具,大炮,信炮与虎头车相同,拒马伞一把。

虎翼车



明朝改进奥斯曼帝国原型的鲁密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