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华为,台积电的业绩为何不降反升?

文/腾马丁博士
车图腾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 ●
“世界需要先进的硅芯片,只有台积电才能大量制造。”伯恩斯坦分析师如是说。
台积电,全称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英文简称:tsmc。这家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制造商,最重要的两家大客户,一是苹果,二是华为。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台积电失去了华为订单。这家并不想被政治原因影响的台湾公司,与华为一起,在去年中旬一夜走红。
在台积电的年销量中,华为占14%,仅次于苹果。
然而,在最近的一系列消息中,对汽车行业而言,都并不乐观。
01
失去华为之后,台积电的业绩,居然不降反增。
1月14日,台积电发布第四季度财报。第四季度,台积电净利润1428亿台币(约合330.36亿元人民币),超过分析师预估的1371.9亿台币。
从营业利润来看,台积电第四季度取得1571.2亿台币(约合363.49亿元人民币)的成绩,同比大幅增长26%。
去年至今年年初,台积电股价持续连涨,市值已经超越股神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夏公司,成为全球市值第10大企业。
这个结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也在更多业内人的意料之中。

台积电,作为一家芯片制造商而非设计商,一家代工厂,但它的地位与其他行业“代工”、“制造”的意义完全相反。比如,富士康代工了60%的iPhone,然而大头被苹果拿走,自己仅拿2%利润。在汽车行业的微笑曲线中,制造环节利润最低。
但在台积电,第四季度营业毛利率高达43.5%,上个季是42.1%。
如果简单分类,把芯片行业分为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三个环节,那么,中间的制造环,恰恰是技术难度最高的一环。目前,全球具有先进制程的芯片制造企业只有台积电、英特尔和三星三家。其中,三星是自家“一条龙”自产自用,英特尔主要优势是PC芯片,在移动端没有太大话语权。
也就是说,在最大市场的移动产品芯片行业,台积电的角色是一个“甲方”,它的产能,随着华为一去,立刻就被苹果、AMD等企业填满。拿到台积电产能的企业,基本上就拿到了领先产品的“尚方宝剑”。
在消费电子的世界里,制程越先进,意味着芯片性能提升、体积更小、能效更佳,这也是为什么告别了台积电的华为手机,基本与旗舰机型无缘的原因。
台积电目前销量占比最高的是5nm芯片、7nm芯片,3nm也将很快在年内试产。相比之下,我国大陆地区芯片制造企业领军企业中芯国际,目前仅能量产14nm制程的芯片,落后台积电2-3代。
台积电暴热的行情,首先就源于最大客户苹果。如苹果iPhone 12搭载的A14芯片、苹果Mac自研M1芯片、高通X55基带等芯片需求剧增,让台积电5nm、7nm芯片产能一直处于满载工作状态。

而由于全球疫情影响,就连落后的制程也出现短缺,台积电很开心,把先前的优惠政策取消了。
02
可以预见地,台积电未来几年的销售形势将更加火爆。
首先,大行情,5G、AI、物联网行业火爆,芯片需求只能有增无减,万事万物都将有一个芯,未来市场空间很大。
其次,台积电制程的先进性,已经显著超越了英特尔和三星。全球仅有三家高端芯片的企业,台积电已经一骑绝尘。
就在日前,路透社报道,英特尔计划委托台积电生产部分芯片,希望藉此对抗英伟达的崛起,将采用其7纳米工艺的强化版。
这里不得不提,英特尔原计划推出的7nm芯片,因工艺问题宣布推迟上市。这意味着,台积电、三星追逐5nm制程之际,英特尔的最新工艺才刚达到10nm级别。在自产自销下,英特尔10nm制程的良品率也并不理想,导致其在芯片市场中的地位岌岌可危。
有业内人分析,英特尔想在处理器市场重新夺回荣耀,必然选择最优秀的台积电。
台媒表示,保守看,英特尔会先将20%的订单交给台积电代工,使得台积电业绩在未来几年继续强劲增长。
当全世界唯三先进制程的英特尔,都将制造生意拱手让给台积电,世界会变成怎样?
日前,联博投资发布了一份关于台积电的报告,标题是“当全世界需要你”。

当前的大环境下,一个顺理成章的问题是,当中美处在科技博弈的风口浪尖,台积电会不会左右为难?
这并不是台积电的问题,而是高通的问题。
贸易战之下,高通只能辛苦游说美国政府,希望能恢复对华为的供货。禁令生效之后,高通的业绩果然应声下跌,2020年第三季度其全球霸主的地位让位于台湾企业联发科。
而台积电,则处在供不应求的幸福的烦恼之中。台媒分析称,台积电2021至2023年资本支出将逐步提高,分别增加到210亿、250亿及230亿美元。
台积电,将在资本、科技与人才的高度密集中,进一步拉开与其他对手的差距,与此同时,芯片制造的订单将向台积电更快速地集中。
03
在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来临之际,台积电,将以非常迅猛的态势走进汽车产业之中,并对其施加极为重要的影响。
先看一个眼前的问题。
去年以来,南北大众等多家车企爆出不得不因芯片短缺而减产的消息。与很多人猜想的不一样,汽车芯片的断供并非政治原因,只是疫情之下消费电子行业芯片的快速提升,直接挤压了汽车芯片的供应。
IHS Markit表示,对于车市而言,一直到明年上半年,车用芯片缺货状况可能难以缓解。汽车缺“芯”,将在短期内成为常态。
这给车企提了个醒:国产替代,在大陆企业短期内无法超越台积电的前提下,是否在有计划地抱团突围?

从宏观角度看,芯片制造企业没有车企的大批量采购,就很难产生足够的利润和量产经验来维持正向循环;但从微观角度看,汽车芯片需要高安全、高稳定,车企或零部件商倾向于保守选择成熟芯片而非国产芯片,弱者愈弱的效应很容易成为现实。
再看一个很快将到来的问题。
谁冲击了车市?毫无疑问,特斯拉。
那么,谁将冲击特斯拉?毫无疑问,苹果汽车。
而这两家来自美国的科技企业,在汽车芯片上,共同选择了台积电。

上个月,外媒报道称,台积电和苹果正在合作开发自动驾驶芯片技术,努力在美国生产“AppleCar”芯片,并正在谈判供应链协议。
这个消息一点也不奇怪,在移动领域,苹果已经是台积电的最大客户。在库克眼里,苹果汽车将很快实现“让人们上车后有一种iPhone体验”。
在去年8月,外媒报道台积电将开始为特斯拉代工芯片HW 4.0。这个消息也并不意外,实际上特斯拉快速量产之后,一直在台湾寻找苹果的供应商,顶级芯片非台积电莫属。
反过来看,为特斯拉代工芯片,对台积电未来的发展非常有利。汽车芯片将在未来几年迎来大爆发,台积电从特斯拉切入,将就此进入汽车芯片市场。
有业内分析认为,汽车进入智能化时代后,几颗关键的主芯片,包括汽车座舱、智能驾驶和V2X(vehicle to everything,即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芯片,都与手机 SoC (片上系统,简单理解为系统芯片)芯片高度重合,手机领域芯片稍作修改就可用于车载领域。
一个显著的例子是,2020 年11月11日,苹果自研芯片M1正式亮相,这颗芯片稍作修改就可以用于汽车座舱和无人驾驶。这颗M1芯片,也被认作是苹果从手机领域向手机以外领域扩展的标志。此外,苹果收购了英特尔的基带团队,将来也能推出5G V2X芯片。

也就是说,台积电目前的几家大客户,也是目前在移动领域取得累累硕果的苹果、高通、联发科,也将会把优势延续到智能汽车领域。
由于芯片的设计与制造高度绑定,那么今天已经取得核心地位的台积电,也将很快成为各大汽车媒体的头版头条。
最新消息是,台积电将在美国、日本建厂。尽管从产业布局上,台积电一直坚持“台湾优先”策略,始终将其最先进的产能放到岛内而非岛外,但其对美依赖越来越高是不争的事实。实际上,美国占到台积电业务的六成以上。
而如此政治态势之下,这家一直想保持技术中立、本土情怀的中国台湾企业,在下一个智能汽车时代何去何从,就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