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足球流派学,战术预想思维(进攻篇))

2023-07-12 00:33 作者:古史h  | 我要投稿

上一章提过,进攻本质上是对空间与时间的利用,而防守又决定进攻。

宏观上,绿茵场能够利用的进攻方向、空间只有两种:纵向或横向。按国际足联标准,绿茵场长105米,宽68米。长比宽多出不少距离,也就有更多的空间可供利用。因此,在传统战术思维里,更多重视利用纵向空间。但是,“长”与“宽”并不是绝对的,只具备相对意义。在某些条件下会实现辩证法意义上的相互转换:纵短于横,“长”变成“宽”,“宽”变为“长”。不同的防守方式,决定了可供利用空间的多寡。不同流派的思维,对空间的解读,对“长”与“宽”的理解各不相同。

因此,我不以“长”或“宽”来定义,而以“纵向”或“横向”来定义。这里所说的纵向与横向,不是单纯地指进攻方式依赖边路或者中路。用“边路”或“中路”分类,不足以涵盖和表述球队的进攻思维。因为完全可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依靠边路进行纵向推进,主打中路却利用横向转移。比如穆鸟时代的金边皇马 ,虽然C罗和“天使”都是边路球员,许多时候能够看到边路球员向前推进,但毫无疑问,穆鸟利用的,仍然是纵向空间,是通过边路进行纵向推进。梦三时代的巴萨,主打中路,但是球员之间的小范围传递配合,控制球权,仍然是利用横向进行转移。只不过由于他们精湛的传控技术,能够在极小的空间内,仅仅依靠中路就能完成横向转移。

由此,边路与中路,都能实现利用纵与横的目的。至于采用边路还是中路的方式实现理念,具体要看球队阵容、球员类型等等因素,再做决定。战术是多变的,核心理念、原则却是不变的。万变不离其宗。

基于防守方式的不同,5大流派对空间利用的理念也各不相同。进攻模式各有千秋。下面逐一进行分析:

瓜流采取前场压迫,积极拼抢的方式。目的是为了尽量让球远离本方禁区,将对方的反击扼杀在摇篮之中。由此,瓜流防线压得非常靠前。抢下球权后,往往处在对方的后半场。此时纵向距离非常窄,且人员密集,可供利用的空间很小,不得不转而寻求利用横向空间。直观感官上的“纵长横短”,在瓜流眼里,转变为“横长纵短”,“长”与“宽”实现了辩证法意义上的相互转化。通过大范围的横向转移调度,不断扯动对方的防守阵型,积攒对方的失误,直至漏出破绽,继而一脚犀利的手术刀传球,打穿整条防线。繁琐的多人跑位、传控配合,最极致的技术只为创造最简单的致命一击。大道至简,化繁为简,这就是瓜流的核心理念。

渣流同样的采取前场压迫,积极拼抢的防守方式。同样面临抢下球权后纵向距离狭窄的问题。然而渣流另辟蹊径,提供了另一种思路。既然纵向空间非常小,却离禁区非常近,“终点”就在眼前,索性击穿最后一里路。在这里,“纵向”的空间最窄,同时,“纵向”的空间最广,拥有无限可能性。最窄也是最广,对立统一的矛盾在此处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多名球员高强度的跑动,前场压迫,积极拼抢,极力让进攻发起点靠近禁区。再依赖球员的个人能力,唤起最“野性”的本能,直接威胁球门。因此,渣流是最具兽性,最为狂野,最为个人英雄主义的踢法(好吧,我知道有人会将之称为XJBT……)。正所谓大巧不工,重剑无锋。渣流舍弃了一切繁杂的跑动传递,同时也意味着节省了多余的时间。以最朴实无华的方式,用体能对抗技巧与力量。通过高强度跑动形成潮浪般的攻势,连绵不断,压得对方喘不过气来。所以和渣流的队伍比赛,不仅自己累,对手也累。渣流的理念,秉持勤能补拙,在防守中孕育进攻,转守为攻。

鸟流采用落位防守,站位防守的方式。由于防线极为靠后,对方阵型在压上的同时,就留下了大片的身后空挡可供利用。如果鸟流采用横向进攻,进行更多的来回转移,层层递进,那么就会拖慢自己的反击节奏。给对方回防到位、重整阵型的时间,错失反击良机。所以鸟流的基本进攻思路,就是如何在纵向距离上缩短反击时间,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鸟流的特点在于;你知道我要怎么对付你,我也知道你知道我要怎么对付你,可你就是拿我没办法。一招鲜,吃遍天,此可谓阳谋。明牌跟你打,你都打不过。因此对于鸟流而言,核心理念就在于以不变应万变,诱敌深入,唯快不破。

温流采用落位防守,积极拼抢的方式。由于防线在中后场,比之鸟流,可供利用的纵向空间在减少。为了寻找更多可供利用的进攻空间,遂将目光投往横向,将纵向与横向结合起来综合利用。这让温流不需要像瓜流那般追求极致地利用横向,比瓜流有更多的纵向空间可供利用。总体上,温流与瓜流同样属于利用横向,但由于温流把纵向也利用起来,细分之下,温流呈现的是一种“斜向”的进攻方式。正因温流利用的是“斜向”,在纵向和横向上都有施展空间,所以温流足球是如此的华丽,兼具技巧与力量的美感。如果说瓜流由于追求极致的技巧而往往弄巧成拙;鸟流万年不变的一招鲜单调乏味;渣流虽精神可嘉却平平无奇,那么温流带给你的就是极致的平衡,一切都是那么刚好合适,少一分嫌糙,多一分嫌花。多人协同,跑动穿插,一脚出球,潇洒如风。进攻过程行云流水,穿针引蝶,婉若惊鸿,翩若游龙。温流的鲜明特点在于:控球式反击。这正是温流理念的王道之处:和谐。控球与反击,两种不同的方式,在此处融为一体,对立的两面趋于统一,达到一体两面的境界。犹如百川汇海,万法归宗。

如果说温流是进攻的艺术,那么孔流,则是把防守变成了艺术。人们常说意大利是防守反击的典范。可细看之下,意大利足球的风格,与鸟流是天渊之别。鸟流的风格是落位防守,诱敌深入,伺机反击。可意大利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就采用链式防守,前场压迫,从不龟缩。孔流采用前场压迫,站位防守的方式,防线重心在中前场。相较瓜流和渣流,有了一丝纵向空间,相较温流,可供施展的纵向空间又窄了一些。如果利用横向进攻,由于采用站位防守,并不能很快夺回球权,也就无法很好地进行控球。所以孔流只能选择利用纵向做文章。可是由于采用前场压迫,纵向上人员密集,空间狭窄,该怎么办呢?前边提到的渣流提供了一个思路:击穿最后一里路。这个思路也可以为孔流所利用。与渣流的积极拼抢不同,孔流采用站位防守。这就意味着比起渣流更依赖球员个人能力的积极拼抢进行防守,孔流更依赖球员与球员之间整列严密的阵形,构筑防线,依靠集体配合进行防守。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链式防守。依靠阵型不断朝对方前压,犹如一条移动长城,不断挤压对方的持球空间,直至把对方完全锁死。然后在前场夺下球权后实行快速反击,击穿最后一里路。这一切的前提是球员超强的战术执行力,构筑起钢筋混凝土般的防线,挡得了地面突击,扛得住高空轰炸,天衣无缝。在这种战术预想里,球权、控球率于孔流而言完全是无关紧要的东西,因为在纵向与横向上都没有太多施展空间。相反,稳固的防线不断扎紧篱笆,无球状态比有球状态更像在开展进攻,防守成为一种进攻方式。这就是孔流的理念:首先对进攻舍弃、否定,可单纯否定进攻并不能赢得比赛,而后进行快速反击,又是对进攻否定的否定。以守为攻,稳守反击。

经过上述分析,将利用空间的选择嵌入流派学后,我们对各流派认识到更细致的区别:

瓜流:控球、横向;前场压迫、防线靠前;积极拼抢

温流:控球、斜向;落位防守、防线中后;积极拼抢

渣流:反击、纵向;前场压迫、防线靠前;积极拼抢

鸟流:反击、纵向;落位防守、防线靠后;站位防守

孔流:反击、纵向:前场压迫、防线中前;站位防守

足球流派学,战术预想思维(进攻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