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Immortality?

2023-04-05 00:05 作者:OMGCA  | 我要投稿

去年爷爷头七的时候我写了篇文,大概突发奇想,想到人到底怎样算活着还是算死了。如果只是单纯以物理世界见不到这个人本身来定义,放到现在感觉不太严谨了,毕竟现在很多时候平时接触的人也看不见摸不着,所以真正意义上一个人死了是你无法用任何方式联系到他了。但是怎样才能算是联系到一个人?是一定要那个人本身,还是说你觉得你联系的那个人是你认为的那个人就行?

最近ChatGPT不是很火嘛, 这两天还和我朋友打趣,说是不是能训练一个回复中能体现出我的三观、语气和态度的模型,是不是某种意义上我人没了也可以做到和我聊天。甚至再配上AI语音好直接打电话了。事实上我觉得样本足够多的情况下一个普通的Evolutionary Algorithm (EA) 都能做到,只不过GPT能让具体内容更贴近自然语言。Anyway,训练这么一个模型,在我的墓碑上刻二维码 -> 扫一扫立刻与XT聊天。

听着挺吓人但细细想还挺有趣的,某种意义上,只要你认为对话的另一端是我,那何尝不是在和我聊天?聊得足够多的情况下是不是可以认为我还活着?最多就是每次需要聊天者本人去发起聊天,不太像我的风格。那么就再加一点训练样本,比如学习我日常生活习惯之后,自动推导我每一天会做什么,再根据我的聊天习惯,推断发生什么事情或者隔了多长时间后决定找谁发消息,内容么就根据我的聊天习惯配合推导出来的日常行为来决定。如果是群聊则再结合上下文。说实话,有这么一个模型,除了不能约我出来玩,以及没有一个真的XT的参与,和一个活生生的我有啥区别呢。

另一方面,人真的会愿意永生吗?看着自己周围的人,熟悉的人,喜欢的人慢慢的都不在了,就剩自己一个人活着,腿脚还不利索,好像真没啥好的。但反过来想,自己先走一步,但是熟悉的人,喜欢的人还在,多少会不希望他们被自己的离去影响到。这么看来训练这么一个模型可能确实能替代80%场景的我?可惜就目前的技术来看感觉还做不到100%的场景替代,以及从人性道德伦理的角度来看也做不到,能做到99%顶天了,但看不见摸不着导致的1%的死角可能足以把这个可替代性打得粉碎。

Quite an interesting topic.

Immortality?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