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专访李毅:谁恶搞我,我请谁吃饭!【bilibili星访问特别期】

正片在这里↓↓↓正片在这里↓↓↓



李毅
1979年6月20日出生
中国职业男子足球运动员,前国足前锋
2003年拿下中国足球甲A联赛金靴奖
2004年随深圳队夺得中超联赛冠军
2004年亚洲杯决赛,李毅错失了一次几乎是单刀球的扳平比分的良机,中国队最终在家门口负于日本屈居亚军,赛后李毅也成为舆论口诛笔伐的对象。

2005年,李毅效力的深圳队内不稳,主教练迟尚斌跟球员、球迷之间几乎闹到水火不容,最终这番闹剧以他的离职告终。而李毅对此的评价——低调中带点皮的“天亮了”3个字,让整个足球界都为之一震!李毅自此背上“球霸”的恶名,也引发了互联网上对其调侃、恶搞的又一波高潮。

04和05年的这两件事给了李毅球员之外的另一重身份——网红。因为从2004年开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李毅吧”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最开始贴吧内只是足球迷聚集在一起调侃李毅在球场上的表现、采访的语录等等。
随着国足黑暗期的开始,众多球迷把对国足的不满全部发泄到李毅身上,加上当时吧内大神众多,因此李毅吧流传出了众多后来火遍全网的“大帝语录”和PS图片。



李毅吧很快成为了中国第一大吧,讨论的内容也很快超越了李毅和足球的范畴,成为互联网上最火的全民娱乐社区。
李毅的球员生涯可以说惊艳一时,但“网红”生涯则延续至今,即使在十多年后,互联网上也存在着“帝吧出征,寸草不生”的传奇。然而李毅本人对这一切看得很淡:
“这个网红(的说法)我觉得对我还是有一些夸奖,其实我只是一个足球工作者而已,可能现在从事的职业和这个网络啊包括这个媒体打交道稍微多了一些,就是露脸露得比较多了一点。”

如今的李毅年近不惑,2011年退役后做了5年的足球教练,现在他是腾讯体育常驻的英超比赛解说嘉宾,也经常在微博与球迷们互动,标准的足球自媒体KOL形象,经历了当年的大风大浪,李毅现在已经可以非常平静地看待国内的媒体、国内的球迷。
Q:有人说国内足球的舆论环境很差,赢球狂吹输球狂骂,现在已是媒体人一员的您对此怎么看?
A:我非常赞同你的这个说法,我在微博上也曾经说过,这个行业再不好,依然有很多人是靠这个行业在吃饭,咱们不要把自己的路给堵死了,也不要把自己的饭碗给砸了。
现在足球的环境越来越好,我希望媒体在赢球的时候给予批评、指出问题;输了球需要什么?需要鼓励!我希望能够反过来,而不是现在的赢了球吹上天,输了球踩到地。这么多年来,即使是最困难的时候,我也是一直在支持着中国足球。
Q:咱再说说球迷,他们有时很有爱比如天津球迷帮帕托追求迪丽热巴,但有时却像失去理智一样疯狂辱骂球员,您怎么看这些球迷?
A:我觉得球迷还是上帝。比如说世界杯决赛,8万人的球场,如果空空荡荡的没有球迷,球员们踢给谁看?也没有任何的动力去踢了。其实球迷是足球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现在的社交媒体很发达,如果球迷群体出现了一些不理智的行为,可以通过一些互动去缓和这种情绪。你刚才说也有一些球迷很有爱,那就去发扬一些更好的精神。我只能说球迷永远是上帝,无论他们的行为理智与否。俱乐部、球员和教练都应该要尊重球迷。

刚出道的时候,李毅的外号叫做“拼命三郎”,后来又有个“霹雳火”的花名,年轻的时候他评价自己的脾气就是“一点就着”,后来也反思过可能也是这种性格,让他总是“语出惊人”。如今面对镜头,李毅不仅外表沉稳了很多,对各种问题的思索也冷静、成熟许多。
Q:足协新近出台的一些政策比如禁止纹身、中超强制23岁以下球员上场等等,都引起了很大争议,对这些政策您是怎么看的?
A:当一个国家的足球出现了一些看起来危险的情况时,足协主管部门出手去干预,我觉得是应该做的,因为你需要去抑制泡沫的成长。但如果干预过度可能反而会影响这个联赛的发展,所以说我觉得这个“度”很重要,也很难把控。
其实说句实话,众口难调,每个人的立场都不一样。但我觉得足协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中国足球好,只是缺少实际的管理经验。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毕竟我们发展到现在才20多年,英超都已经一百多年了。
Q:其实抛开上面说的这些问题和困难,这几年中国足球确实越来越火,但又有人说了,这是畸形繁荣没有意义,您怎么看?
A:我是觉得先要把这个联赛做火,就是让更多的孩子去踢球,这是出发点。现在其实我们也做到了,但是如何限制这种过度的膨胀?还是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就像一根皮筋一样,你不去拉,它永远是这样长的;但如果拉得太紧,有可能就会断掉。
其实在之前的五年八年甚至十年,中国是几乎没有人去踢球了,都没人踢了何来关注?起码现在还是有很多人愿意投身到足球当中,那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不过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下一步需要做什么?需要有一个规范、一个规章制度来制约所有人,大家都按照这个规章制度去做,让行业越来越规范。那之后才会说我们优秀的管理层、我们踢球的人才才会越来越多。

谈到即将开始的世界杯,李毅非常看好德国和巴西两队,尤其认可德国队的综合实力。但是足球毕竟是圆的,有时候你也不能否认绿茵场玄学的功力。
Q:今年是世界杯年,您比较看好哪支球队的前景?
A:德国和巴西还是具备很强的实力,现在看赔率也是比较低的球队。很多人都看好法国,但是我觉得法国的问题在于关键时候能不能保持团结。其实这支球队历来关注度都很高,而且他们出的球星特别多,新星一个接一个,但是在关键时刻其实还是缺少德国队的那种凝聚力。
Q:阿根廷和葡萄牙分别有梅西和C罗,他们两个人并称现在的足坛双骄,您觉得这两支球队的前景怎么样?
A:世界杯打到淘汰赛,其实考量的不仅是球员、教练的能力,更多的是综合实力的比拼,比到最后就是看细节。2014年巴西世界杯,德国队提前两年晋级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巴西建造自己的基地,从本国运了大概有300吨的物资到巴西,这个细节就注定他们会比别人在某些方面做得更好,最终也拿到了冠军。
但真到了决赛也很难说,你看世界杯已经连续三届是欧洲球队夺冠,06意大利、10西班牙、14年德国,18年未知。之前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情况,基本是南美和欧洲交替夺冠,我只是说一个意思(玄学)。
Q:对一些不那么热门的球队,比如说冰岛,他们的人口还比不上北京一个小区,您觉得他们怎么样?
A:你要知道冰岛虽然总人口不多,但要按从事职业足球的人口比例来排名的话,他们是能够排在前列的。还有一点就是他们的执行力很强,因为国家小好管理嘛,所以说他们足球的进步非常非常快。
Q:像埃及队这样,有一个能力超强的萨拉赫带队,就很让国人眼馋,说中国队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萨拉赫。您说我们应该寄望于此还是……?
A:我觉得我们还是要走团队,其实不要去看欧洲,先看看身边的球队,日韩这么多年来都是在教我们。现在我们的联赛搞得比他们要火,但国家队差距蛮大。
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今天巴西拿冠军,学巴西;明天德国夺冠,学德国;后年意大利登顶,学意大利!学到后来没有自己的特点谁都不像。你看日本,20年前定调就是走巴西路线,到现在还是巴西路线。其实就跟学武功一样,一门武功练到最顶级,其实你可以打败任何对手。一旦学杂了,搞不好还会走火入魔。
Q:国足在这届世界杯预选赛的表现可以说01年之后最好,但这批队员大部分就快要退出国足了,刚刚看到点曙光的未来似乎又陷入了黑暗?
A:还是那句话,足球是有周期的,短则五年,长可能八年甚至十年。这两年我们知道要重视青少年了,刚刚开始播种,而且要保证在这段时间内不要再改变。可能三、五年甚至十年后这些孩子才会出来。
现在的这批球员要出成绩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从1991到1999甚至2000年,这十年其实是没人的,你让里皮去选,能选多少人?前面说U23政策,这些年轻人还需要国家给政策才能踢上比赛,你想想他的能力有多强?未来能达到什么样的期望?我不知道,我们这一批其实18、9岁就已经在联赛当中站稳脚跟了。当然保不齐有天才出现,那我们感谢上天!
Q:今年我们有中国杯,对手也是世界级的,不过最终结果很不好,我记得您当时也发了微博,国足到底是有什么问题?


A:第一场0比6输了后也很生气,但我觉得还是应给予鼓励,毕竟是新老结合的阵容在比赛,所以也没有出声。紧接着第二场就来了,这场一开始展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斗志其实跟上一场是天壤之别,而且还1比0领先。后来为什么我会生气会发微博,是因为我可以接受输8个、甚至10个,但你不能是5分钟内让对方打3个。
就是换一帮U23的球员,甚至更年轻的球员耗在那儿,5分钟内他也没把握说就能进3个球,所以我觉得还是存在责任心的问题。其实这时候你要记得甭管是友谊赛还是正式比赛,只要穿上国家队队服,你代表的不是你自己,你代表的是中国,你要对得起你胸前的国旗。这可能又上升到了一个高度,现在的一些年轻的孩子,可能就是对国家的这个概念稍微差了这么一点点。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点就是现在的媒体,以前可能场上只有1、2个镜头,现在一场比赛有8个、10个、20个,每个人在场上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无限放大。

Q:B站的一大特色内容就是恶搞,这次访问可能会让您成为B站上新的恶搞素材,如果有人恶搞您的话……?
A:我欢迎他们,请他们吃饭!
其实我觉得这个很正常,而且现在和以前是完全不一样了,懂得自嘲的人可能心态会更好一些。我觉得这是一种相互的交流,就是观众他做这些视频,这些网友他想恶搞你的话,可能是想跟你有一种互动,可能想听到你的回应。没问题的,来吧!虽然不能说是百毒不侵,但也是金刚不坏!

(文中部分图片资料来源网络整理。)
正片在这里↓↓↓正片在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