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抑郁症被污名化:从精神杀手到信任杀手

2020-04-29 08:06 作者:情报姬  | 我要投稿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情报姬  

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审核丨louis 流年如墨 文丨大嘴

 排版丨Arc翼执泠 封面来源丨异次元臭豆腐


乔碧萝被各大直播平台封禁之后,在一次采访中讲出了自己拥有10年的抑郁症病史。

抑郁症患者往往能因病症带来的情绪低落等原因收获大众的同情。但抑郁症这个标签并没有起到效果——她再次遭到口诛笔伐。

抑郁症这个标签正在被污名化。

曾让无数人自杀、厌世的抑郁症开始成为掩盖污点的遮羞布,患者的悲观与焦虑成了冠冕堂皇的辩护词。

不知何时开始,看到《得了抑郁症的我XXX》样式的标题时,第一反应不再是同情,而是质疑。

各类视频网站上,一向等同于弱势群体的“抑郁症”成了理想Tag。

不用原创优质,不需要考虑真假对错。只需要录一段视频,讲述自己的生活,倾诉自己的痛苦就可以获得流量。

再懒一点的连录像都不用,一段PPT就能让观众感同身受。

与虽然是肺癌晚期,但仍然可以到处旅游传播活泼的UP主卡夫卡松饼君有些异曲同工,走出抑郁症对另一些UP主来说似乎过于简单。

他们可以轻易摆脱抑郁症的阴影,转型成为生活、时尚等分区的博主,依靠抑郁症标签收割大把流量。

而普通观众实在很难通过一段视频,一段PPT判断别人的抑郁症是真是假。在无法给出定论的情况下,善良的观众还是愿意通过弹幕、评论尽一份微博之力。

在这样的善心下,抑郁症被调侃成了B站财富密码之一。

但“假抑郁症”的狂欢才仅仅是开始。

与《狼来了》故事相似的心理效应让人们对抑郁症的信任日渐消减,“财富密码”、“用抑郁症来骗钱”类似的打假口号疯狂传播。

在互联网的掩盖下,抑郁症很难判断真假。

这份不确定性,让抑郁症这个词开始和质疑与欺骗绑定。

或者是利益。

或者将其整合再发酵,制成全新的反讽视频。

或者完全抛开抑郁症病状,仅仅带上抑郁症TAG的“行为艺术”视频。

也可以叫整活。

直到我们不再相信抑郁症——从担心、关注到愤怒、无奈,再到怀疑、否定。而这个过程的背后,是网络社交的信任崩塌。

对真正的抑郁症患者来说,自证甚至成了必要一环。

有的网站为了杜骚乱,干脆将抑郁症屏蔽,挂上了24h的咨询热线,想为真正的患者排忧解难。

而一味的屏蔽并不会解决抑郁症的滥用与污名化。这不全是因为骗子的肆意妄为,还夹杂着我们对抑郁症的无知与滥用。

比如把“抑郁情绪”与“抑郁症”混为一谈。

难过伤心也会用一句抑郁笼统概括。

抑郁症到底是什么样,有多么严重?没人知晓,也没人关心。

不仅仅是滥用,对于抑郁症的误解也是由来已久。

甚至也有言论将抑郁症称之为“天才病”。

他们拿出名人举例,用丘吉尔、张国荣这些耳熟能详的名人来包装抑郁症。

可是抑郁症带来的痛苦,却不在考虑之内。它就像学生时代的眼镜,看上去都很潮、很新颖,但当人戴上这副眼镜时往往后悔不迭,却想摘都摘不掉。

在抑郁症并没有得到广泛认知了解的情况下,那些明明没得抑郁症的人肆无忌惮地扭曲抑郁症的病状,抹黑患者的形象,在用抑郁症赚的满盆之后却又把它说的云淡风轻。

而那些真正抑郁症的人没能得到关注与理解,甚至因此被人厌烦、歧视,为那些滥用抑郁症的人支付着污名化的代价。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还有很多人愿意并且能够看到真正的抑郁症患者,也愿意去帮助他们。

如果你恰好有空,不妨了解一下这个看起来非常遥远,又近在眼前的心理疾病。这是现代人的无形杀手。

或许你面前的就是一个需要一句鼓励与安慰的真正患者。

而对欺骗者来说,通过抑郁症得利,是建立在信任崩塌的基础之上。这样的流量,并不干净。

真正需要阳光的人看不到太阳,本来孤独的人更加形单影只。

这并不是一个应该被污名化的疾病。


---  End  ---

喜欢本文的姬友们不要忘记点赞、投币和收藏支持我们~

向左滑动屏幕可以阅读我们之前的文章

点击右下角“点赞”上方的按钮可以查询更多次元资讯


往期精彩,点击可达

《“百大up主暗杀名单”的背后乱象与迷思》

《把游戏玩跑偏成共产主义建设这件事上,中国玩家吊打全世界》


要是觉得文章还不错 就戳这里关注姬吧~   

情报姬 为二次元发声!  

 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更多最新最热的次元资讯!





抑郁症被污名化:从精神杀手到信任杀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