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学习笔记35——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教材: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视频教材:


7.3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1)常见的非正弦波种类如图。
(2)矩形波发生电路是其它非正弦波发生电路的基础。

7.3.1 矩形波发生电路
一、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1)基本组成部分
① 开关电路:电压比较器
② 反馈网络:引入反馈
③ 延迟环节:RC环节

(2)矩形波发生电路由滞回比较器和RC回路组成,其中滞回比较器的阈值电压和电压传输特性如图。

(3)工作原理


二、波形分析及主要参数
(1)根据三要素可列出一阶RC电路的全状态响应方程,代入数值得UT=UZ+【-UT - UZ】*e^(- T / R3*C),可得出振荡周期T的表达式如图,振荡频率f=1/T,其中占空比为50%。
(2)调整R1、R2可改变uc的幅值;调整R1、R2、R3和电容C的数值可以改变电路的振荡频率;调整uo的幅值时,同时也会改变uc的幅值。

三、占空比可调电路:
(1 ) 改变正向充电回路和反向充电回路的时间常数,就能改变输出电压的占空比。
(2)占空比 q = T1 / T = (Rw1 + R3)/ (Rw1 + 2*R3)

7.3.2. 三角波发生电路
一、电路组成
(1) 将方波电压作为积分运算电路的输入,其输出即为三角波。
(2) 实际电路将两个RC环节合二为一。

二、工作原理
(1) 滞回比较器的电压传输特性如图。
(2) 积分运算电路的运算关系如图。

(2) 振荡原理如图。

(3)波形分析

7.3.3. 锯齿波发生电路
(1)若三角波发生电路的正向积分的时间常数远大于反向积分的时间常数,或者反向积分的时间常数远大于正向积分的时间常数,就可得到锯齿波。
(2)锯齿波发生电路中R3远小于RW。

7.3.4. 波形变换电路
(1)可利用基本电路实现波形变换
(2)三角波变锯齿波

(3)三角波变正弦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