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横须贺空技厂的最后之作:R2Y1 景云

2018-08-31 18:13 作者:一个深度中二患者  | 我要投稿

头图:幻想的喷气式景云,PID:id=63051385

原文链接:https://oldmachinepress.com/2012/12/11/yokosuka-kugisho-r2y1-keiun/

作者:William Pearce

翻译:Cisneros

校对:<span class="vip-name-check fans-name" style="">脚踢喷火幼儿园

推广:生不逢时的活塞式舰载机:So.8000 “独角鲸”


横须贺空技场 R2Y1 景云

1938年末,德国人将Heinkel He 119展示给了在德国参观的日本海军代表团。日本人很喜欢He 119的速度和航程,总体而言,这架飞机令日本代表团印象深刻。基于良好的第一印象,日本派遣了一部分横须贺空技厂(Yokosuka Naval Air Technical Arsenal)(又名海军航空技术厂)的技术人员到德国,对He 199进行更细致的检查。最终,塚田英夫(Hideo Tsukada)中佐购买了两架He 199原型机和在日本的生产许可证。

这是一张横须贺空技厂R2Y1景云的标准视图。据猜测,飞机侧面第一个凹处是为发动机的内部排气挡板提供冷却空气,第二个较大的凹处为安装在原型机里的爱知[Ha-70]发动机提供诱导空气,最后两个口为发动机排气。


两架He 119原型机通过运输车于1941年运送到日本(一说是1940年)。两架原型机在霞之浦空军基地Kasumigaura Air Field重新组装,并在横须贺海军基地进行了飞行试验。在早期的飞行试验中,其中一架He 119在一次降落事故中严重损坏,而另一架飞机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生产He 119的计划并没有进行,但日本人开始对一种高速侦察机感兴趣,并认为He 119的整体布局很有潜力。

受到Heinkel He 119的启发,横须贺于1943年开始设计一种类似布局的飞机,称为Y-40。由大筑志夫Yukio Otsuki中佐率领的飞机项目是一个增压,两座,无武装,高速,全金属结构的侦察机,配备有前三点式起落架。该设计得到批准,Y-40被正式命名为R2Y1景云。并订购了两架原型机。


这是一张良好的视图,可以看到在R2Y1机翼下方和前起落架之前的散热器入口。腹部凹进去的地方是涡轮增压器和中间冷却器的进气口,但是没有安装在原型上。


R2Y1翼展长45.93英尺(14米),机身长度为42.81英尺(13.05米)。同时,这架飞机高13.91英尺(4.24米),空重13,260(6,015千克),最大重量为20,725磅(9,400千克)。景云预估计的最高时速是在32,810英尺上(10,000米)达到447英里/小时(720公里/小时),巡航速度是在13,125英尺上(4,000米)达到288英里/小时(463公里/小时)。最大航程预计为2,240英里(3,610公里)。飞行员的驾驶舱在飞机最前端的气泡式座舱里。无线电操作员/领航员的位置在飞行员的后下方。

景云本身的动力是由两座倒过来呈60度的V-12 爱知松田30系列发动机,该发动机是购得生产许可证的戴勒姆—奔驰DB 601发动机 。发动机通过于DB 606类似的方式,使共通的齿轮减速与发动机连接在一起。这样,发动机就能得到24缸的动力,同时该发动机也被称作爱知[Ha-70]。爱知[Ha-70]发动机具有5.91英寸(150毫米)的孔径和6.30英寸(160毫米)的冲程,发动机排量为4,141立方英寸(67.8升),发动机安装在驾驶舱后方、机翼上方的位置。爱知[Ha-70]发动机使用的是涡轮增压,起飞时的额定功率为3,400马力(2,535千瓦),在26,247英尺(8,000米)的高度时,额定功率为3,000马力(2,237千瓦)。如果没有使用涡轮增压器,发动机的起飞额定功率将会是3,100马力(2,312千瓦),而在9,843英尺(3,000米)高度时,发动机额定功率会是3,060马力(2,282千瓦)。通过在驾驶舱下方安装一根长12.8英尺(3.9米)的传动轴,驱动了一副直径为3.8米的螺旋桨。发动机冷却是通过机身下方的散热器和机翼根部的机油冷却器入口实现的。在发动机后面设有一个机腹进气口,为涡轮增压器和中间冷却器提供空气。

R2Y1景云在1945年5月进行了飞行测试

在1944年年底,战争的天平彻底发生了变化,日本也不再需要一架高速侦察机。在R2Y1景云快要被取消计划的时候,设计团队(大筑志夫)提出可以很快的将景云改装成喷气式快速轰炸机。除此之外,爱知[Ha-70]发动机会被替换成一个拥有2910磅(1320千克)推力的三菱 Ne 330喷气发动机,并且会安装在两个机翼下方。活塞发动机被移除后,所处的位置将会安装喷气发动机的燃料箱。这架喷气式轰炸机的预计最高时速为495英里/小时(797公里/小时)。该项目得到批准后,新飞机被命名为R2Y2。军方决定完成大致成型的R2Y1,并将其作为机身结构的验证机,以评估性能。在删去增压、涡轮增压器和中间冷却器后,R2Y1的原型机于1945年4月完成,并转移到木更津航空基地(Kisarazu Air Field)进行测试。测试表明,景云暴露出前起落架震动剧烈和发动机过热的问题。

横须贺R2Y1景云在木更津机场起飞,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起飞。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技术人员对景云进行了诸多调整。景云在1945年5月29日进行试飞(日期因来源而异,常被引用为1945年5月8日),试飞员为北岛少佐。这次试飞时间很短,因为发动机很快过热,并且发生了火灾。北岛少佐迅速返航,R2Y1出人意料的遭受了很小的损害。在5月31日,在一次地面试验中,测试了修正后的冷却器,而发动机错误地在高功率下运行太长时间,并且过热了。发动机被从飞机上拆下来以便修理损坏部分。为了防止被美国军队俘获(一说是她在盟军的轰炸中被摧毁),日本海军人员才摧毁了还在等待维修中的R2Y1。由于战争的结束,第二架R2Y1的原型机并没有被完成,所以R2Y2的设计计划也被搁置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拍摄的,未完成的第二架R2Y1原型机。注意翼根和机腹侧面的进气口机鼻中间的孔是用来安放驱动螺旋桨的驱动轴。

资料来源:

“横须贺 R2Y1景云:日本中置双发动机” Wings of Fame, Volume 12 (1998)
日本秘密计划 by Edwin Dyer (2009)
太平洋战争中的日本飞机 War by Rene Francillon (1970/2000)
日本航空发动机 1910–1945 by Mike Goodwin and Peter Starkings (2017)
太平洋战争中的日本飞机概览 by Airview (1956)
日本飞机的性能和特点—TAIC Manual by Edward Maloney (2000)
http://www.secretprojects.co.uk/forum/index.php/topic,15633.0/all.html

PS:均是英语资料(可能有偏差),有爱自取,亚马逊链接在原文链接里面

PPS:B站不给加站外文字链接

横须贺空技厂的最后之作:R2Y1 景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