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笑了…正品居然干不过山寨的?【杰视帮】
铁铁们,给你5秒钟,你能看出来这家瑞幸是山寨吗?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瑞幸状告山寨瑞幸一案”,瑞幸最终以败诉收场…

事情是这样的,早在22年初,有网友在晒出自己在泰国喝到了瑞幸。误以为“中国咖啡走出去了”。
因为大到门店设计,小到手提袋,几乎是1:1复刻。


但很快,瑞幸立马发出声明:
瑞幸咖啡没有在泰国开店!已采用法律手段维权!

你发现了吗?
真假瑞幸唯一的区别只是鹿角的方向不同,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说实话,没有0.5的视力还真的看不出来。
写到这,小编我立马低头看了看工位上的瑞幸鹿角是朝哪边…

对于这波真假瑞幸事件,有网友说:
瑞幸告瑞幸输了,就像muji告无印良品输了。

还有网友调侃:“可以整个Fuckin coffee了”

也有相关媒体称,山寨瑞幸背后还有着泰国皇室和军方政府的背景…

其实这也不是瑞幸第一次被抄了,在国内甚至快被抄出花了

有把草莓熊IP一块拿来用的瑞典咖啡:

等等,你猜我发现了什么?

这小哥怎么有种三天没睡觉,还依旧热爱做咖啡的使命感,他真的,我哭死…
猫猫军也不甘落后!瑞萃咖啡来也!

那么当可爱党集合完毕后,我拿出这张图时,阁下又该如何应对呢?

也许在某一瞬间,雀巢和瑞幸都沉默了…
至于怎么看待这些“疯狂的山寨”,其实消费者眼里都门儿清~
比如瑞幸这波看似败诉,但却在消费者眼里胜利了。

有网友贴图,泰国的一家瑞幸门店就明确声明:
“非瑞幸咖啡客户会员,停车不消费,拜佛都不灵!”

对比国内瑞幸9.9元,还搞联名还送贴纸的良心活动;在泰国这种极其信仰宗教的地方,诅咒拜佛不灵就真的很毒了
除了假瑞幸这种强制消费的骚操作外,你说他抄吧,又没抄到内核。
比如这家开在曼谷的山寨咖啡店,抄了瑞幸的Logo,却完美的躲开了瑞幸的几大成功要素:

1. 产品没有创新(传统咖啡)

2. 营销没有方法(不仅没有促销广告,还在敏感政治话题上沾边)

3. 装修浪费成本(真皮座椅)

反观真瑞幸成功的几个核心要素:
1. 高频地根据国人口味创新咖啡

2. 抓人眼球的互联网营销

3. 极致压缩门店空间的成本,你们公司楼下有瑞幸吗?

再来对比看看真瑞幸的新加坡店,高下立见:

所以呀,创业这条路上,如果没有直达本质的认知,出海等同于跳海。
当然抄袭这个话题,也不止存在奶茶圈,绘画学术圈也不可避免。
前段时间“川美教授因抄袭被判赔500万”的事件,让不画画的人都替他尴尬了…

让我们来看看抄袭和原作的区别:

你确定这不是绘画界的“真假瑞幸”吗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抄袭作品还要比原作贵60倍!

对我们设计师来说,这恶心程度不亚于你头天的作品隔天被“镜面翻转”一下,还上站酷首页了,关键是还三火。
赚了很多钱…但都不是你的。

那像诸如此类的“抄袭事件”应该如何避免呢?
总的来说,要想减少抄袭事件的发生是需要企业、个人、市场去共同努力的。
比如个人了解知识产权法律、市场加强监管、企业提高版权意识,以及完善供应链管理等等。

对我们设计师来说,如何规避“抄袭与被抄袭”同样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其实大家都明白,一味的抄袭和借鉴是走不远的。
作为设计师,创意能力和设计思维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根本

这不,昨天在线下班群里刚预告完:今天要讲思维版块的品牌视觉知识。

今天一下课妙哥就被大家包围了,看来大家对品牌知识很感兴趣啊~



至于如何避免被抄袭,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两个小妙招!
1. 在作品上标注水印及“版权声明”
在作品上签上自己名字或标注具有独特设计的logo,用加水印的方式展示版权。(虽然方法很土但是很有用,防君子不防小人)同时可以加一句“版权声明“【本作品为本人原创,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或做他用】
2. 进行版权保护登记
我国著作权法对著作权是【自动保护主义】,即作者自作品创作完成时即享有著作权,进行著作权登记是非常有效、可靠的著作权保护方式~
版权保护登记步骤图文,已附上👇
1.打开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官网,选择“我要登记”

2. 填写所需信息

3.关注“中国版权服务”公众号,关注进度

4.pc端、移动端进度显示

本期的分享就到此结束啦~
快把自己的设计原创都保护起来!
关于这波“真假瑞幸”的抄袭事件,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出你的看法

扫我扫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