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长干货 | 厦门大学凝聚态物理621/850上岸经验分享

2023-07-20 22:14 作者:小青-硕小牛考研  | 我要投稿

一、自我介绍

本人本科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所学专业为应用物理学,研究生报考厦门大学凝聚态物理,九月下旬开始备考,最终通过三个多月的复习以专业排名第一成功上岸。

接下来是我的上岸成绩,我的初试分数是400分,2023年厦门大学凝聚态物理一共有25名同学进入复试。我的初试成绩是第一名,但是在充分的复试准备下,最终综合成绩排名第一,因此复试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院校专业考情

1、学校介绍

 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 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 学校建有思明校区、漳州校区、翔安校区和马来西亚分校,设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以及34个学院(直属系、直属中心)和17个研究院,形成了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12个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设有32个博士后流动站。2022年,学校入选国家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化学、生物学、海洋科学、生态学、统计学、教育学共6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2、专业概况

专业代码:070205

专业科目:凝聚态物理

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21量子力学、850普通物理学

全日制学制:3.5年;学费:3.3万

3、考试大纲及科目

初试:101思想政治理论100分、英一总分100分、621量子力学总分150分、850普通物理学总分150分

三、初试备考经验

1、初试复习时间安排

(1)预习阶段(1月-3月)

初步了解教材知识点。

(2)基础阶段(4月-6月)

分析真题,了解命题点,进行地毯式学习。

(3)强化阶段(7月-10月)

大范围刷题,学习解题思路,自己总结笔记。

(4)冲刺阶段(10月-12月)

持续背诵,保持做题题感,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5)考试押题(12月)

保持良好心态,轻松备考。

2、专业课备考建议

(1)第一阶段:(1)预习阶段(决定考研—6月)

这个阶段,熟悉专业课书本,熟悉考点内容。

(2)第二阶段:基础阶段(7-9月)

填充重点知识,包括一些小的细节;保持练习(阅读、完型)。

(3)第三阶段:强化阶段(10月-11月中上旬)

这个阶段开始真题训练,掌握答题思路,学会答题模板。每天要做的事情:做真题,背真题,复习笔记(从2011年的开始学习)。

(4)第四阶段:考前冲刺阶段(11月中下旬-考前)

最后这段时间,最重要的是心态的调整,利用真题继续查漏补缺,训练答题速度。注意身体,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最好的状态,全力以赴,不辜负自己。

3、公共课备考建议

(1)政治

政治我是从七月份开始的,跟着徐涛老师过了一遍书,练了练肖八选择题。肖八我练了两遍,之后冲刺阶段就看了腿姐的技巧班。后期刷题我主要是用小程序,方便高效。最后阶段就是背诵肖四,我全都背下来了,还背了腿姐的押题。

对于政治的目标其实不用定的目标太高,只要确保它一定要过单科线,不然你就算总分考再高,也无济于事。

4、备考建议

单词:从寒假开始我就一直坚持每天背单词,用背单词app,背的时候不仅要看,还要写,而且还可以看看例句辅助记忆。然后就是在早中晚多重复,学习过程就是一个重复的过程

笔记本:我会准备一些笔记本记录知识点和优质例题和错题,平时有空就可以拿出来看看,多重复。这一点不仅仅是针对专业课,也包括我们的英语和政治。

真题:一定要利用好真题,对于英语真题,阅读一刷之后仍然要多看,看思路,巩固方法。专业课真题一刷主要弄清楚考点和考法,而不是看做对几个,拿多少分,这没意义。同时专业课真题要多刷几次,至少也得有三次,相信每一次刷题你都会对知识点、考法、知识结构有新的认识。

5、参考书

《普通物理学》程守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复试相关内容

1、复试时间线

初试成绩公布:2月21日

复试分数线公布:3月27日

复试名单公布:3月29日

进行线下复试 4月1日-4月3日

录取名单公布:4月5日

2、复试形式内容

(1)复试形式:线下复试。

(2)复试内容:

复试包括专业课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

笔试:考试方式:闭卷,满分100分,时间为2小时。

参考书目:我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中的专业课笔试科目如下,学术型硕士从(1)-(4)中选一,专业学位硕士从(1)-(5)中选一:

(1)固体物理

参考书目:《固体物理学》,胡安/章维益,高等教育出版社;或《固体物理》,王矜奉,山东大学出版社。

(2)电动力学

参考书目:《电动力学》,郭硕鸿,高等教育出版社。

(3)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参考书目:《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汪志诚,人民出版社。

(4)半导体物理

参考书目:《半导体物理学》,刘恩科,电子工业出版社。

(5)大学物理实验

参考书目:《大学物理实验》(第一册第二版),骆万发/黄钟英,厦门大学出版社。

2)面试:包括专业素质和能力测试、综合素质及能力测试和外语测试等三环节。

3、成绩构成

(1)综合成绩构成与比例综合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综合成绩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初试成绩、复试综合成绩按照70%、30%加权平均。综合成绩=(初试成绩/4)*70%+复试综合成绩*30%

(2)复试综合成绩构成与比例:复试综合成绩由笔试和面试成绩构成,面试占70%,笔试占30%。面试成绩由专业素质和能力测试、综合素质及能力测试和外语测试三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占比分别为60%、20%、20%。(复试综合成绩=笔试*30%+面试*70%)。

4、复试具体流程

面试流程:

(1)英语自我介绍:

内容:英文自我介绍(自己提前准备)。

流程:老师用英文提问,需要用英文回答

(2)专业水平测试

内容:专业课问答

流程:抽取试题,回答。

(3)综合情况考核

互动问答形式:毕业论文、研究生规划、大学学习与研究生学习的区别。

5、复试准备经验

总的来说面试部分大家充分的准备起来问题应该不会太大,所以面试部分大家的分差也不会太大。大家可以提前多练习练习,把自己提前准备好的稿子在考官面前自信的背出来,不要紧张。

五、学长寄语

考研不易,一定要坚持,无论备考怎样,你有多怀疑自己,都要走进考场,完成这段时间的最后答卷。给自己一个决心,努力向前吧!

学长干货 | 厦门大学凝聚态物理621/850上岸经验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