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1.10 脑科学日报| Science:动物也具有像人类一样的想象力

2023-11-10 12:21 作者:brainnews--杏仁核学堂  | 我要投稿

第1903期 脑科学日报

2023年11月10

科 学 时 讯


1,Science:华人学者脑机接口研究,证实动物也具有像人类那样的想象力

来源:生物世界




大鼠可以将物体移动到远处的目标位置,并通过控制它们的海马体活动来将它们维持在那里


人类是富有想象力的物种,在脑海里凭空想象、模拟情景的能力也是智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我们大脑中的海马体对回忆和想象经历至关重要。近日,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 Albert Lee、Lai Chongxi 等团队发现,动物也有与人类类似的想象力


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结合虚拟现实和脑机接口的新系统,以探测大鼠脑海中的“想法”。和人类一样,当啮齿类动物经历地点和事件时,大脑中负责空间记忆的区域——海马体,就会激活特定的神经活动模式,让思绪回到过去。这一发现为情景记忆、回忆、心理模拟和计划以及想象力的潜在机制提供了深入的见解,并为使用海马体记忆表征的高级神经假肢开辟了新道路。



2,Science:首次证明了一种特定的microRNA在动脉粥样硬化中所起的作用

来源:生物通




动脉粥样硬化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常见原因。过往研究已经证明跨膜蛋白CXCR4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CXCR4在动脉内皮细胞或平滑肌细胞中特异性沉默,则会导致更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对于白细胞来说,CXCR4的存在也可以促进炎症过程的发展。


近日,慕尼黑大学医院心血管预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确定了一种特定的microRNA分子——miR-206,一种仅发生在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候选物质。在这些位点,它通过结合CXCR4基因的转录本并阻止其转化为蛋白质来下调CXCR4的表达。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专门阻断miR-206和CXCR4转录本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从而只增强其在各自细胞中的表达。研究人员能够在小鼠模型和培养的人类细胞中证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该阻断剂能够在小鼠模型中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3,NeurIPS:群论方法解析大脑信息表征的对称性

来源:集智俱乐部


对称性支配着我们所在的世界,而我们的大脑会建立外部世界的模型,这自然引发一个问题:对称性是否也是大脑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近日发表的两篇研究以空间平移和时间缩放两种变换为例,展示了神经系统对信息表征的对称性。


这种对称性包含两个方面:对外部变换等变的神经表征,以及对神经表征进行主动变换的神经算符,这基本上对应着动物和人类对外部世界的适应能力和交互能力。由于物理世界中存在广泛的对称性,我们有理由相信,生物在物理世界生存的过程中,很可能在大脑中采取同样的策略。



4,Eur J Psychotraumatol:自尊对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作用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被确立为一种独立的应激相关障碍。相比于PTSD,CPTSD在符合PTSD诊断标准的基础上还额外增加了自我组织障碍(DSO)的症状群,涵盖情感失调、消极的自我概念、人际关系问题三个核心症状。近日,梁一鸣课题组通过一项问卷调查和一项实验操纵,旨在探讨童年创伤对CPTSD症状的影响,以及自尊在其中发挥的可能作用。研究揭示了自尊水平在童年期创伤与CPTSD之间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自尊与DSO的密切关系,自尊的提升可能改善由童年创伤经历导致的负面自我认知和消极自我评价。



5,JNNP:较高的生物学年龄可能会增加失智症和卒中的风险

来源:阿尔茨海默病


近日,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生物学年龄高于实际年龄的人患卒中和失智症,尤其是血管性失智的风险显著增加。即使考虑到其他风险因素,如遗传、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风险的增加仍然存在。如果一个人的生物学年龄比他们的实际年龄高出5岁,那么这个人患血管性失智症或卒中的风险就会高出40%。



6,AM:可调水凝胶生物电子,用于诊断周围神经病变

来源:BioMed科技




周围神经病变作为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由于致病因素多样,患者数量呈持续增长趋势。目前,采集分析肌电图信号的幅值、传导速度和潜伏期被认为是评估神经损伤程度的有效方法。如何实现电极粘性可调,柔性可拉伸性优化以及进一步提高电极的刺激采集性能,采集高保真度肌电图信号,最终确保高精度周围神经病变诊断和良性剥离成为研究关键。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吴豪等开发了一种聚天冬氨酸修饰的多巴胺/乙基离子液体水凝胶(PDEH),具有快速可调的粘附性、增强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以优化器件/皮肤界面。通过进一步嵌入银/液态金属(SLM)导电层,制备PDEH-SLM贴片,以实现周围神经病变精确诊断和良性剥离。



7,喝奶茶,要用粗吸管细吸管还是不用吸管?原来味道真的会不一样!

来源:把科学带回家


当你捏着鼻子吃饭的时候,会觉得食物变味了,这是因为鼻后嗅觉,也就是气味可以从嘴巴里通过鼻后通路传递到大脑。同时,温度也会影响我们对味道的感知。这是因为我们味蕾中的一种离子通道(TRPM5)对温度有着较强的敏感性。当我们品尝食物时候,关于味觉和嗅觉等信息整合到大脑中,才有了丰富的味道。


使用吸管时候,我们一口能喝下去的饮料相对较少,饮料会在你的味蕾上停留更久,也会释放出更多挥发性有机物。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口腔还会对饮料产生加热的作用,进一步改变口味。相比于普通的粗吸管,“三品管”更细,能吸上来的饮料量更少,吸入的空气更多,“香气”可能更容易被感受到。此外,同材料的吸管带来的风味、口感和酸度都不太相同,对冰的红茶而言,一些女性消费者会更觉得用不锈钢和铜的吸管喝更美味。



8,“最佳晨练时间”出炉!研究证实:早上这个点运动,中风、癌症、肥胖病通通远离你!

来源:国际科学


早晨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上午的这个时间段是与最低的冠心病和中风风险相关的黄金时间段。上午8-10点左右的运动不仅可以显著降低16%的冠心病风险和17%的中风风险,同时还可以提高几小时的代谢率,从而抵消更长时间久坐带来的危害,有益于心血管和癌症健康。


审校:Simon


11.10 脑科学日报| Science:动物也具有像人类一样的想象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