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面向供应商的质量例会怎么开?按照这个来!

2023-03-08 14:38 作者:盈飞无限  | 我要投稿


作为SQE,总会跟供应商开各种各样的会议,怎样把这个月复一月日复一日的质量例会开得有效率,还要尽量做到日新月异,下面几个建议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欢迎分享你好的建议,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01

通过重要指标

--未达成指标——主要反映显性问题

--达成指标——要通过指标找到隐性问题,要多维度比较分析,例如整体(部门)指标化整为零作内部比较分析,

--每个指标都要用直方图来分析,要全面呈现,包括达成的指标

--关注指标本身的合理性——例如批次合格率达成率高,但抽样不良率的情况怎么样?

--对内、外部具体的不良现象要重视,要基于数据分析、基于事情本身准确定义问题,要有图有真相,问题的主要部门、关联部门都要界定清楚。

1、通过关键(重点)事件

2、通过检验、试验和稽查

以上都要基于事实,用数据说话

02

解决问题的方法

1、对于已经发现的质量问题,SQE要按问题性质分ABC等级建立《供应商质量问题台帐》(表格),对问题进行登记造册。要对A、B类问题重点跟进,并用颜色管理反映问题解决进度,在会议上按月度、季度、年度进行周期性通报和检讨(对于C类问题可作为观察项进行管理),包括各类问题的新增和关闭情况。

质量问题分类标准:

A类——

批量性事故;重复性缺陷;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等人为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

B类——

设计或工艺等技术因素引发的质量问题;无章可循、规章制度不健全造成的质量问题;既有技术因素 ,又有管理方面的漏洞或薄弱环节造成的质量问题。

C类——

其他需要改善的问题

2、对每一个A、B类问题都要有《纠正预防措施报告单》(8D报告),做到一个问题一个报告,要形成问题-对策-跟进或PDCA闭环,对策应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不同的解决方案。在品质月会上重点通报方案有没有落地执行,和对执行效果的评价。

3、对于A类和部分B类问题的整改工作要运用项目制管理方法,成立专门的项目小组,把问题项目化。

4、所有质量问题的解决最终都要有固化的输出或转化,要成为一个长效机制,包括但不限于图纸或设计的更改、工艺参数的变更、作业标准的完善等。

5、对于部分没有形成闭环解决方案的问题可以在会上讨论,但要让供应商提前获知相关信息,以便事先做好讨论准备,所以会议月会报告至少要提前2个工作日发给与会人员。


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面向供应商的质量例会怎么开?按照这个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