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社区范文相关的作文,字数800字-1000字,题目自拟,立意自拟,不得出现真实人名
社区工作要见“针”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要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社区很重要,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很多工作都要靠社区去完成。真正让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我们党始终在人民身边,需要下一番“针”功夫。
校准“针眼”连上“线”。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区工作要时时处处贯彻党的宗旨,让党的旗帜在群众心中高高飘扬。在较长时间的抗疫斗争中,基层党组织闻令而动、党员干部身先士卒、人民群众一呼百应,“战疫”的检验和历练,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社区工作就是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保证政令畅通、上行下效,在推进基层党建、人居环境、社区治理等工作中,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善于穿针引线,特别是结合实际,找准发展的“切入点”、连上进步的“适配线”,整合资源、用足政策,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瞄好“针尖”找到“点”。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社区工作系于全局、意义重大。社区党员干部天天同居民群众打交道,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重点围绕“一老一少”展开,多想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社区工作要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人民造福上,特别要针对社区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和群众“急难愁盼”事项,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一件件操心事、烦心事,真正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亮明“针身”绣出“花”。社区工作纷繁复杂,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步线行针要先急后缓、统筹兼顾,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社区党组织要发挥“主心骨”作用,确保自身建设“五个过硬”。要在亮身份、树形象中作表率、挑大梁,直面问题、动真碰硬,做到“只认衣裳不认人”。要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绝不能撸着袖子、摆着架子、装着样子。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全身心投入到老小区改造、公共服务等社区工作中去,真正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身到心至、无微不至,让好评如潮、让群众满意,最大限度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起新时代昂扬奋进的洪流。
打造智慧社区
“基层治则国家治,社区安则国家安。”社区治理关系到城市治理、国家治理,智慧社区的建设也关系到智慧城市、智慧中国的建设。这就需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提升社区治理实效。如何推进?我认为,需要打造全域性的数字底座,实现“智联社区”;也需要丰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实现“智慧社区”。
智慧社区建设需要打造全域性的数字底座,实现“智联社区”。唐太宗说:“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社区治理,也是如此。只有夯实社区的基石和底座,智慧社区的大厦才能够安若磐石。何谓“智慧社区”?关键得有“智慧”。打造全域性的数字底座,就是用智慧技术给社区赋能,为社区治理升级兜底、奠基。万物互联、信息集成、部门协同,一键集成、一网整合、一屏集合,社区才能真正产生智慧联系,构建治理共同体,变成数字港湾、幸福家园。比如,幸福社区老龄化率高,空巢老人多。为了服务好社区里的老人,幸福社区运用智慧技术,为100户空巢老人安装了智能电子猫眼,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预警空巢老人长久不出门或久出未归的情况,如同为空巢老人配备了一名电子管家,精准呵护他们的安全。可以说,这种全域性的数字底座,是智慧社区的基石。
智慧社区建设需要丰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实现“智慧社区”。古人云:“君子务本。”在我看来,智慧社区的本,在于社区。“智慧”是手段,“社区”是目的。所以,智慧社区要融入“智慧”,但更要扎根“社区”。如果说数字底座展现的是智慧社区的“智慧”那一面,那么,应用场景展现的则是“社区”这一面。譬如,幸福社区以智慧养老为主要应用场景,成效显著;管理者还表示,将继续扩大应用范围,未来可期。还有呼市的和林格尔县,充分发挥大数据、云计划基地优势,打造智慧城镇、智慧社区,拓展应用场景,智慧社区政务场景、智慧生活场景、智慧应急场景、智慧医疗场景、智慧交通场景、智慧养老场景……各个领域逐一覆盖,让居民真正共享到智慧技术的红利。可见,拓展丰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是智慧社区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乘着数字时代的东风,打造全域性的数字底座,实现“智联社区”;拓展丰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实现“智慧社区”。时代的春风吹开了技术的花朵,技术的种子播撒进社区的每个角落。智慧技术,让社区治理出现新格局;智慧社区,让社区治理展露新气象。我们要继续用智慧技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智慧社区,照耀千家万户、温暖烟火人间。
开展基层社区工作 保障群众安心港湾
社区是城市运行的“底盘”,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各地坚持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着力增强社区党组织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将党的工作融入万家灯火,把党的服务送到千家万户,让社区成为群众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社区工作“包罗万象”,涵盖居民的“吃喝拉撒睡”,属于“事无巨细”的工作。可以说,社区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必须紧紧抓住服务居民群众这个核心,切实解决居民群众的实际问题,激发居民爱社区的热情,推动社区工作不断向前发展。要加快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一支能胜任社区治理繁重任务的骨干队伍。
做好社区工作,要有大局意识。社区工作做得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就能得到及时宣传、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心也能得到及时体现。因此,社区工作者要着手细微处,放眼社会,全局高度为民谋利益,时刻想到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要深入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把社区的“亲民、爱民、为民”工作做扎实。
做好社区工作,要有责任意识。社区工作责任重大,每一名社区工作者都要树立干一行、爱一行意识。要乐意吃苦、乐意助人、廉洁勤政、无私奉献,有崇高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从小事做起。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地扑下身子、开动脑子,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
做好社区工作,要有任务意识。社区工作无小事,城市治理的许多工作最终都要由社区来贯彻落实。社区是城市的基层组织,担负任务越来越繁重。社区工作者要牢固树立任务意识,尽心尽力,忘我工作,了解社情民意。同时,要讲究方法、讲究技巧、讲究艺术,从点滴做好、做实每件事,赢得社区居民认同。
做好社区工作,要有团队意识。这是做好社区工作、融入社会的关键。团结就是力量,协作才能共赢。团队精神能够使我们融入社区,和大家打成一片,顺利地开展工作,形成工作合力。我们要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增强团结协作能力,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工作效率。做好社区工作,没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是不行的。有了奉献精神,才能把为居民群众服务当成一项崇高的事业,才能切切实实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才能真正造福一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