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和田玉的历史与玉才特性(1)

2023-06-16 17:13 作者:新疆历代和阗玉博物馆  | 我要投稿

从距今70~20万年前“北京人”在花岗岩山坡上寻找坚硬的美石打制工具开始,直到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居住在今中国东北、西南及台湾等地的原始部落使用玛瑕。当地玉石、水品及透闪石等材料,各自逐渐发展成完善的原始用玉体系,在特定的时空内又互相影响。即使进人文明时期,这个发展过程仍未结束,只是对象与形式的选择有了很大变化,山最初多对象的筛选变成了对东北的珣玗琪、东南的瑶琨和西北的球琳三大玉材的筛选,最终确定西北的球琳美玉即后来我们所说的和田玉为玉材精英,成为历代皇家用玉并在玉界独占鳌头。

出土于兴隆洼文化的玉斧,查海文化的玉刀、玉球距今 8000 年,其工艺既有原始性,又有先近性。此前,应有一个更为古老的原始工艺阶段,时间上溯一二千年不算过分。所以我国玉文化研究学者提出中国拥有万年玉文化史,并认为和田玉独领风骚的过程是玉石优胜劣汰的过程。 我们说,和田玉材质独特而优良,从结构分析主要表现为矿物结构细密,一般在0.01豪米以内;矿物形态主要为隐品及微晶纤维柱状;矿物的排列组合呈毛毡状结构,均匀而无定向地密集分布,在偏光显微镜下无法分清其轮廓。矿物学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和田玉温润品莹、坚初细密的质地之美,这源于它的结构特点。和田玉这种半透明状态具有深刻的内蕴。它的润泽如美人之肌肤,光滑而有弹性,它细密坚硬而有韧性,适合雕琢任何精细工艺。这就是中国先民及后人认定的玉材精英。

玉文化产生于汉字尚未出现的几千年之前,当时玉器的产生与使用与原始先民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玉器是原始社会的通灵之物,它伴随着先民在崇山峻岭之中的唱歌跳舞、占卜等精神生活而产生,用来传递信念、祈福敬神,参与部落之间的交流与善意表达。这是中国远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前的玉文化时期对材质的宽容度很高,在相当长的时期,玉是一种信物和神物,是一种情感表达的工具。当时的先民对自己生存的环境中许多自然现象无力解释,如雷电与暴雨,洪水与山崩等。神秘的自然现象使先民对世界充满敬畏,认为上天的神祗在主宰万物。 当时尊神敬神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神圣活动。这种活动中礼仪的核心载体是玉。以玉敬神是有考古物证的。 红山文化玉器的神秘之美来自先民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对上天的敬畏;良渚文化玉器的纹饰之美来自先民对均衡、对称、线条与布局的认识;齐家文化玉器在继承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基础上,与中原夏代玉器风格多有相似,在形制、表现内容、工艺诸多方面又呈现出独特的审美。它和同一地域的马家窑陶器风

格迥然相异。显然,来自中原的玉文化更能得到齐家人的认同,中原玉文化的精神和器型之美更能融人齐家人的内心世界。 在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们越来越强烈地追求享受美景、美物和美食。齐家文化玉器中雕琢的日月星辰与山水景物以及神人神兽均表现得十分清晰。 古人对天象之美、山川之美、物体之美的崇拜和追求不限于上天与自然,对大地精华的认识也不断深化。旧石器时代, 先民们发现了自己生活地区的周边散落着许多晶莹之石,到新石器时代,则对这种美石的认知不断升华,上升到“玉”的概念。

和田玉的历史与玉才特性(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