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皮造纸恒久远,纸上丹青永流传, 一张纯手工的桑皮纸是这样做成的
4月19日,“桑皮纸上的魅力和田”北京新疆画家和田采风写生团,走进“桑皮纸之乡”墨玉县普恰克其镇桑皮纸技艺制作工坊。在这里,来自疆内的书画摄影家亚里昆•哈孜、李志天、黄理国、高维虎、冉世钧、魏宝山、曹建斌等,亲眼见证传统纯手工制作桑皮纸的过程。

桑皮纸古称汉皮纸,源自中原,特产于西域,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代中原与西域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和见证,被誉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桑皮纸以新疆特有的桑树皮、胡杨碱、土碱为原料,经伐条、浸泡、剥皮、锅煮、过滤、锤捣、发酵、捞纸、滤水、晾晒、揭纸、分类、打磨等13道主要工艺制成。具有防虫蛀、不怕潮、柔韧性强、写字作画历经千年不褪色等特性,弥足珍贵。

2006年,新疆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新疆桑皮纸制作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同年,国务院扶贫办、文化和旅游部将墨玉县确定为全国首批十个“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之一。

如今,制作和销售桑皮纸,已经成为墨玉县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途径。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刘萌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