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管理用基础知识(个人见解)20230610

2023-06-11 07:36 作者:红社星火001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是星火,我从管理工段开始,因为要对应各种各样的审查,从ISO 14001开始接触管理体系,到ISO 45001、IATF 16949、ISO/IEC 17025都做过,知识点很多,分享一些基础知识,个人见解,供大家大家参考。

1. 4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

整理:区分要与不要,不要的物品废弃。

整顿:对需要的物品贴上标识。

清扫:对设备或者作业区域实施清扫,防止脏污的发生。

清洁:维持前面3个S的状态。

2. 3D:定位、定容、定量。

简单描述,什么东西、放哪里、放多少。

4S3D是安全、品质、环境管理的基础,生产前,生产后,现场状态基本一致,生产过程中呈现的是忙而不乱的状态。做好并不容易,考验的是团队日常管理以及整体的意识。

3. 5W2H。

什么人,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做什么事,为什么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

通常做计划,编制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的时候用的多。

4. 3现2原:现地、现物、现实、原理、原则。

出现问题后,要去现场,去确认实际的情况,根据原理去思考,发生原因,规定有无,是否合适。(也就是实事求是)

5. 4M1E:人、机、料、法、环

人:人员

机:设备和设施

料:上个工序过来的原料,表单、记录,本工序的输入都可以算。

法:作业方法,程序文件规定、检测方法等

环:环境相关如:温度、湿度、浓度、震动等

考虑风险或者问题的时候,现状分析的时候,或者考虑如何管理的时候,思考的5个角度/要素。一些具体的管理上的做法,之后单独发文章进行说明。

6. PDCA:策划、行动、确认、改进

针对风险,或者项目推进、解决问题等,根据4M1E现状确认,考虑可投入的资源,制定行动计划,按照计划去执行,确认执行的效果,然后改进。PDCA的意识非常重要,对预见到的风险,采取预防措施。针对已经发生过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达到消除风险,问题不在发生的状态。

7.纠正。

问题发生后,采取临时措施,使事情回到该有的状态。

8.纠正措施。

问题发生后,从4M1E的角度考虑改善对策,使问题不在发生。

个人吐槽:针对有些人民深恶痛绝的现象,希望不仅仅是7。

9.点检。

针对特定对象、状态的确认,可以用点检表,或者随机抽查确认的方式。巡逻可以看作点检的一种。

10.再发防止。

问题发生之后,采取纠正措施后问题不在发生。

11.有效性确认。

事情实施后,对效果的确认。例如,人员培训后,实施考核作为有效性确认的一种。

12.溯源。

规定溯源,找到规定的出处和定义。计量溯源,委托外部校准,建立不间断的校准链。

13.交叉确认。

双人确认,例如:在考虑作业环节时,上工序移交下工序时,交接时实施,双人同时出错的几率很小。

14.测量不确定度。

根据整个测量系统,通过数学公司计算出来的数值。真值肯定存在,但是测不出来。例如:检测值,195,测量不确定度计算为10,实际的检测结果应为195±10。一个产品的性能,国家标准要求数值≥195,为了建立产品品牌,考虑测量不确定度,可以设定公司产品标准性能≥206,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15.安全三不三害原则。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保护自己不被他人伤害。

16.异常处理原则。

停机、呼唤、等待。

17.安全事故发生三要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伤害的能量。三者产生交集时,极易出现事故。

18.海因里希法则。

每发生300件惊吓,就会发生29件事故,1件死亡事故。

19.职业健康危害因素。

导致人员患上职业病的危害因素,如,噪音,粉尘,高温等,通常由职业病防治中心认定。注意,公司通常的体检时职业健康体检,还是其他体检要区分,具体规定可以确认职业病防止法。做ISO 45001体系,合规性义务,通常做法人员入职前体检,每年定期职业健康体检,岗位有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离职后要实施离岗职业健康体检。每年由第三方检测公司,对作业现场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数值实施检测,针对检测不合格的因素,公司需要有控制措施。找工作的时候, 如果企业通过了ISO 45001 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企业通常在遵守法律规定上做得好一些。

20.危险预知。

以照片,画像,找出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会导致人的什么地方受伤,训练人员安全意识提升的活动。

21.危险源消除和职业健康风险降低。

以GB/T 45001-2020 附录A A8.1.2实施,消除、替代、工程措施、管理和培训、PPE(个人防护用品),按照优先级实施。

20.火灾事故三要素。

可燃物、助燃剂、能量(火源),三者发生交集时,极易发生火灾。

21.环境因素。

人的活动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如,消耗电、气、水、能源,产生的废弃物等。

22.合规性评价和义务。

通常为识别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管理要素,填写现有控制措施,确保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23.应急预案。

针对识别评价出来的风险、重大环境因素,建立应急预案,应急预案需要实施演练并进行评价。

24.风险量化的思维。

质量管理体系有潜在失效模式分析,安全管理体系有危险源识别和评价,环境管理体系有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建立相关的程序,针对可探测度,发生频度,严重度,将所有风险都用数字进行量化,确保所有风险都有控制措施,重大风险有应急预案,消除或者管控风险。

由于属于个人见解,与标准上的定义是存在偏差的,仅供参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23年6月10日,首发于头条。


管理用基础知识(个人见解)20230610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