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写出来的《新·奥特曼》影评

二刷《新·奥特曼》,终于可以写篇完整的影评了。
2022.11.19在B站看的高清版。在高清画质下,特效的缺点暴露得很明显,必须承认这次的特效确实有很多瑕疵。从开头美军飞机犁地的炸土特效,到与美菲拉斯那段广受诟病的战斗,甚至连杰顿的特效都很缺乏真实感,感觉更像在看高清的过场动画。不过还好奥特曼的特效总得来说没有拉,对得起那句“这就是奥特曼——真美啊”。内隆嘎和加勃拉的特效也不错,佐菲其实也挺好,最后和奥特曼在异空间的谈话做得挺棒的,可见多给点时间和经费特效肯定是能搞好的。
但总体而言,二刷的观感要好上很多。我想这主要得益于二刷的时候我终于理清了整部电影的脉络,注意到许多细节,发现了新曼更多的魅力所在。
首先,新曼是一部完整、严谨的电影,这是我心中它不能被称为“烂片”的根本原因。
关于新曼在剧情上的缺点,大家都讲了很多了。剧情割裂、转折生硬、节奏仓促等都是我认可的新曼存在的缺点。但当我认真看完第二遍后,我发现在剧情割裂的表象下新曼其实是一部完整、连贯、严谨的电影,该有的铺垫、伏笔、逻辑等它都有。当我们认真复盘新曼的故事时,不难发现其实新曼的主线是很明确的:祸威兽是高等文明遗弃在地球上的生物武器,被美菲拉斯利用来完成自己掌控人类的目的。在佐菲登场之前故事的背后都是美菲拉斯在推波助澜,而佐菲到来后美菲拉斯放弃了计划选择跑路,之后就是大家都看得懂的曼尼桑为人类而战,最终人类靠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拯救了自己的情节。(更详细的梳理可以看看吉米的视频——速览新奥特曼)
更精妙的是,美菲拉斯的阴谋不是突兀地出现的,早在开头的内隆嘎战,台词里就有暗示:“如果这是生物武器,应该属于更高级的文明”。其后加勃拉战时又明确指出加勃拉与之前的祸威兽的极高相似性,继续为祸威兽的真相埋伏笔。扎拉布的来访看似与主线关系不大,但透露了一条重要信息——宇宙间高级文明的准则。“对于危害农业的害虫,当然要毫不犹豫地除掉”。至此人类的命运便变得清晰了,不管人类有没有意识到,人类都已经陷入了一个绝望的境地,后面佐菲清除人类的计划也落到了情理之中。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境地下,美菲拉斯给出的选择似乎就成了人类唯一的出路。于是,在经历了重重铺垫与伏笔后,美菲拉斯走上台前。即使没有后面的佐菲来访,把美菲拉斯与奥特曼的战斗作为决战,电影的故事框架其实依然算是完整的。
此外,新曼里许多二刷发现的细节让我一刷时困惑的地方得到解答。比如扎拉布一段登场的神永的神队友。我之前一直搞不清他是谁,是从哪冒出来的,到底是奥特曼的朋友还是神永的朋友,怎么感觉像天降工具人。二刷后明白过来了,他应该就是神永在公安厅的旧同事,而曼尼桑则算是动用了神永生前的人际关系。由此可见曼尼桑和神永结合后是有神永原来的记忆的,就和初代里早田的情况一样。你看,这不就又对上了吗(致敬.jpg)
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小细节。曼尼桑把U盘放桌子上,并对由美邪魅一笑的那个场景(就是预告片里出现的那段),一刷时的感觉只有:“啊,预告片里的那段”。二刷时才发现,曼尼桑可不是随便放的,他专门放在了祸特对的物理学家泷的座位上,可见它一开始就打算好给谁看了。由美应该也是看懂了这点,于是这又解释了为什么由美没有提前看一眼U盘里的内容,非要等泷过来专门提醒他。
总而言之,新曼这部电影在细节上绝对称得上严谨(连那篇物理论文都是很严肃地在“胡说八道”),整个剧情粗看下来割裂,细看却不难发现主创在细节上灌注的心血。这样的电影必然有争议,但在我看来怎么也算不上烂片。
理完了剧情上硬逻辑,我们再来看看角色情感上的“软逻辑“。就像很多人诟病的,由于篇幅、台词等限制,祸特对队员普遍脸谱化严重,”友情“这个关键词的诠释并不算好。而且还有额外的扣分点,比如长泽雅美拍屁股的标志性动作——这是少有的我二刷都接受不能的地方。不过我们的曼尼桑情况特殊,我们单拎出来下面再说。
接着我们再从预告片给出的三个关键词“空想、浪漫,以及友情”来进一步解读这部电影。
“空想”可以说是奥特曼系列最大的标签了。“空想特摄”这四个字可是打在初代每一集的开头。在我看来,这个词也是奠定整部电影基调的基础性关键词,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拿出自同样主创团队的《新·哥斯拉》来对比。
新曼刚在日本上映的时候,我在IMDB看到过一篇给5分的影评,核心的内容大概是讲作者很喜欢庵野秀明在新哥里加入的大量反映日本政治的内容,而在新奥里这类内容太少了,让ta很失望。
但我看完这篇影评心里却很高兴,因为这说明庵野确实太懂了。他太懂哥斯拉,也太懂奥特曼,自然也太懂哥斯拉和奥特曼的区别。虽然两者都可以叫做科幻篇,但科幻片与科幻片那也是有差距的。哥斯拉虽然很离谱,但好歹有明确的现实背景,也没有超出地球造物的范畴——初代《哥斯拉》里对哥斯拉的解释可就是被氢弹试验唤醒的变异的超古代恐龙。但奥特曼可就是宇宙人了,怎么着都是外星户口,外星的东西,那能和地球比吗?这不明显比哥斯拉空想多了。
更重要的是,哥斯拉的诞生就是有明确的现实意义的,其中自然包括政治意义,更别提G系列电影在之后的发展中早就尝试了大量引入政治元素。而且哥斯拉本就是人们对现实恐惧的反映,在任何时代哥斯拉都可以很自然地和政治挂上钩。
(悄咪咪给自己打个广告应该不会有人发现吧 (●′ω`●)——从对比的角度简评1984版哥斯拉)
但奥特曼诞生的背景完全不同。“金城,孩子们需要一个英雄。”我觉得让孩子们看太多英雄和政治的扯皮着实不太合适。更何况,作为一部空想特摄,不去想办法发挥“空想”魅力,而让身为秩序与美的化身的奥特曼掺和现实的政治浑水属实有那么点离经叛道。而且,奥特曼都是宇宙来客了,人类都和外星文明接触了,你还在聚焦国内国际政治,这格局不能说一点没有,只能说比针眼大一点吧。
所以我很高兴地看到,在新曼里,人类的政治没有喧宾夺主,主要功能就是作背景板,来展现这个世界的真实感,帮助电影做到在现代社会的舞台上讲面向大众的奥特曼故事。《新·奥特曼》与《新·哥斯拉》都是回归原点之作,本来就该是两种基调的电影,我太高兴庵野做到了。
之后是“浪漫”。首先,我认为这部电影做到了“浪漫”。但是,要说明新曼为什么浪漫,我觉得需要从那个印在海报上的问题:“奥特曼,你就这么喜欢人类吗?”说起。而这个问题,是我第一遍看完后最疑惑的问题。我曾在一刷后的影评里写:“全篇看完,最不理解的居然反而是奥特曼”“我不禁替人类反思:人类究竟有什么好,值得奥特曼为我们做到这种地步”
二刷后,我不敢说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但确实有了些新的理解。
让我们先从电影本身探究奥特曼的动机。电影有很多事情没讲清楚,比如奥特曼是怎么来到地球的,又为什么要来。但有一些信息是能从电影里确定的,比如,很明显,奥特曼不能算光之星社会的最顶层成员(如果它们有类似人类的社会的话)。虽然我们没法确定佐菲是利皮亚的上级还是同事,但很明显它有对利皮亚的执法权。而利皮亚犯的事顶了天说也没超过一个普通的低级智慧文明的范畴,用佐菲的话说,“130亿分之一”“少了人类,对宇宙不会有任何影响”。犯了这么点小事就要被审判,应该可以说利皮亚地位不高。而从利皮亚不敌杰顿最后需要人类帮他计算打败杰顿的方法来看,利皮亚的战斗力在同类里也不能算强(尽管有神永拖累,但我推测即使不融合奥特曼也是敌不过杰顿的,因为光之星制订的计划不太可能没有考虑杰顿被摧毁的风险,比如万一利皮亚决定放弃融合了呢?牺牲神永一人拯救其他人类在光之星那边逻辑应该是讲得通的)。
所以我倾向于认为,利皮亚是光之星这个高级文明里的一个普通成员,因为某项任务来到地球或地球附近。一个可以参考的对象是七爷,七爷的职务是恒星观察员,考虑到宇宙中恒星的数量,假设七爷所属的文明给每颗恒星都要派个观察员的话,那么恒星观察员怎么着也不太可能是这个文明的精英(仅考虑1967的TV,不算后面奥特系列的发展)。
然后,一个很明显的信息是,利皮亚是在看到神永舍身救小孩的举动后对人类产生兴趣,乃至选择了与人类融合。这至少说明在光之星这个文明里,舍己救人是个非常罕见的行为。但我并不想进一步推测光之星的文明形态,我们只要记住人类的某些行为极大冲击了光之星传统价值观就行。
之后奥特曼的动机可以从它的行动里看出。无论是击败祸威兽和扎拉布、拒绝与美菲拉斯合作还是挑战佐菲和杰顿,都是为了保护人类文明的存在和独立发展。在最后,奥特曼更是直抒胸臆:“我的生命不重要,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你们的未来才是目的”。可见奥特曼强烈地希望人类能有属于自己的未来,一个不被外星人绑架、威胁、毁灭的未来。在它心中,人类能把握住的未来值得它付出生命。
我们难以得知奥特曼心中人类的未来是什么样的,但这已经足够了。现在让我们复盘手中的信息:
奥特曼是宇宙间一个高级文明的普通成员,某日来到地球后被地球上落后的人类所打动,从这个原始、野蛮、落后的文明身上看到了某种对它来说具有无上价值的未来。它选择与人类个体融合,融入人类社会,并利用自己的力量一直守护人类。为了自己心中的未来,即使与母星反目成仇也在所不惜,即使要献出自己的生命也毫不犹豫,即使自己只是高级文明里一个最普通的成员,打不过自己母星派来的兵器也无所谓,只要能将自己的躯体化作春泥,呵护人类的文明之花就行,因为这是比它作为高级文明成员更有意义的事情,这是它真正的价值所在。
是不是有点眼熟?
抛弃“神”的身份也无所谓,因为我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只有通过守护你们的未来,我的生命才真正有超越时间的价值。
我终于明白长泽雅美为什么要流泪了:一个拥有绝对力量的高等外星生命降临地球,不恃强凌弱,不仗势欺人,不自恃清高,将一个人类的生命看作是与自己平等的,还愿意融入你们、了解你们,愿意相信你们的未来,愿意为了那个未来付出生命。
不写了,我也流泪了。
新曼这部几乎不讲人情的电影,在表皮下隐藏着一副浪漫得要死的骨架。
这就是初代奥特曼的精神,这就是初代奥特曼的浪漫。谁说浪漫只能是人类对奥特曼的浪漫?这明显是属于奥特曼对人类的浪漫。
同理,谁说友情只能是人类对奥特曼的友情?这也是奥特曼对人类的友情。
我怀疑米津玄师早已看透了一切:主题曲《M八七》整首歌里显然没有一个明确的主体,很多歌词更是让人明显感到视角在不断转换。怎么看这都像是米津玄师故意为之。
不过,在我思考这个问题时,我意识到了一个关于这个问题的问题:为什么这个问题会让人如此迷惑呢?
这不是一句废话,理解这个问题对理解上个问题为什么重要非常重要(绕口令来喽)。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只看电影本身。在我看来,这是因为新曼这部电影冲击了我们的两个思维定式。
第一,在新一代年轻人,接触奥特曼系列时,奥特曼已经成为正义的化身,是天然的保护人类的英雄。因此当我们看奥特曼时,我们几乎不会想到:为什么奥特曼要帮助人类呢?
但在1966年,情况不是这样的。那年,在经历了奥特Q中,代表混沌与失衡的怪兽引发怪兽热潮后,人们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一个红银相间的外星巨人从天而降时,最自然的第一反应该是:“它是谁?它是来干什么的?它是可以信任的吗?”看完之后,当然也可以问一句:“奥特曼,你就这么喜欢人类吗?”
导演樋口真嗣在访谈《想成为怪兽的男人》也说了,在他心中,“奥特曼也是一种怪兽”才是更有趣的想法,他也正是秉持着这种理念参与新奥的创作。
事实证明,主创们是很成功的,因为他们让观众也问出了同样的问题,并带着这个问题,重新审视起56年前的初代奥特曼,然后惊呼:“奥特曼为什么不可以如此呢?”
对啊,奥特曼为什么不可以是一种怪兽?佐菲为什么不可以是反派?光之星为什么不可以想毁灭地球?这些是初代奥特曼的内核里完全可以延伸出来的疑问。当年的创作者们因为种种原因没有选择呈现这个方向,而今天,庵野秀明和樋口真嗣带着奥特曼回到最初的原点,再次出发,为我们指出了这个本来完全可能的走向。
第二,近几十年来,在各种科幻作品的熏陶下,与外星文明的接触成了一件与现实考量密切相关的事。我们把在社会上学到的各种斤斤计较、利害权衡、猜忌怀疑带入到宇宙中,善良的奥特曼总是被当成只给小孩子看的“骗人的幻想”。所以,当我们在这部面向所有人的科幻电影里看到了奥特曼,这个行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对自己毫无利益的外星人后,我们竟一时难以相信,难以相信宇宙中还有这样的浪漫存在。于是我们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疑问:“奥特曼,你真的这喜欢人类吗?”
由此可见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往小了说,这个问题是理解《新·奥特曼》这部电影的题眼;往大了说,它是理解“奥特曼”这个形象不可绕过的一环。新奥对奥特曼本质的把握实在精准。从这一个问题,就可以延伸出所有的关键词(你看,在探讨这个问题的过程,我们都把浪漫和友情的问题解决了。空想亦是如此,这个问题不正是在一种空想的基调中才能存在么?不空想,我们怎能摆脱现实的桎梏,获得浪漫与友情嘛~)
写了这么多,终于到总结的时刻了。从我上面啰嗦的这么多不难看出,我认为新曼是部内核极为优秀的作品。但是我也不得不指出,我认为主创的表现形式十分任性,任性到不近人情,任性到需要观众跟着他们走。它实在不像一部标准的商业电影,它并不想照顾观众的观影体验,而是要求观众自己去深入研究电影里丰富的内涵。虽然内涵是有的,但我并不认为让一个普通观众花力气才能看懂电影是一个合理的要求。即使是我这样的粉丝,也得认真看两遍才能捋出来这些好东西。在这方面,作为一个广泛意义上的电影观众,我是必须要扣分的。
不过我给新曼打四颗星是综合考虑的结果,除了电影确实还有很多可以改进之处,最重要的是,如果现在就给五星,怎么给新归曼留进步空间呢?(认真)
(说句题外话,我觉得B站上新曼9.7的评分确实虚高了。新曼11.18上线10分钟后的评分是9.2,当时我还感叹怎么这么高,等会儿肯定要降,结果隔天一看不降反升了。我不是说新曼不好,只是看过我上面的啰嗦,大家应该明白我认为新曼作为面向大众的电影被广泛的观众评价时评分不会太高,比如豆瓣评分就只有6.8(我觉得又偏低了,但这也正常,新·哥斯拉还只有6.7呢)。当然如果B站评分的1.3万人都是粉丝就当我没说……)
最后讲点与电影本身无关的碎碎念。之所以要花时间写这么长一篇影评,可以说是为了满足自己长久以来的一点执念。我从2019年电影官宣之初就在关注了。等了三年时间,历经许多事情,终于看到了新曼,不写一点东西实在对不起自己的等待。这篇影评写得很累,也想了很久,这也是为什么19号看完现在才写完的原因。但这是给我自己的交代,我不想马虎。
另外,新曼上映以来,奥圈内吵得也是纷纷扬扬,争议和口水仗也没有停过。对此,我想说的是:哪怕它没有达到预期,难道会影响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去贡献一张电影票吗?重点是自己喜欢就好,不喜欢也不必勉强。是不是神作从来不是喜不喜欢的原因,不喜欢也不会怎么样,是不是神作更不会怎么样。
而且,我希望所有人都不要忘记,在疫情影响、IP影响力有限等种种不利因素叠加下,新曼能与我们见面,本身就是光的奇迹,不是吗?
在文章的结尾,咱也尝试当个文艺青年:
空想、浪漫以及友情
在历经了近60年的风雨后,庵野秀明和樋口真嗣又把奥特曼带回了1966年的原点,在现代社会的舞台上,面向大众,重新出发。它是最正宗的奥特曼,满足了特摄迷对奥特曼现代化重制的一切幻想;它又是最颠覆的奥特曼,大胆解构了奥特曼最初的出发点,让观众重新审视起“奥特曼”最根本的内涵。到最后,我们又会发现,所有的颠覆与创新,其实都是对奥特曼本质的遵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