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毛泽东年谱:1939年 四十六岁(一)

2021-10-22 13:26 作者:EXT512  | 我要投稿

1939年  四十六岁

1月2日  为八路军总政治部主办的《八路军军政杂志》创刊写发刊词。发刊词指出:八路军在一年半抗战中,执行了“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正确的战略方针,坚持了与发展了华北的游击战争,创立了许多敌后抗日根据地,缩小了敌人的占领地,钳制了大量的敌军,配合了正面主力军的抗战,延缓了敌人进攻西北的行动,兴奋了全国的人心,打破了民族失败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的错误观点。“增强技术装备,深研战略战术,正确地运用统一战线政策,广泛地进行争取敌伪军工作,由军队自身参加生产运动,这是八路军在新阶段中应该加重注意的重要问题”。一月十五日出版的《八路军军政杂志》创刊号,还刊载毛泽东题词:“停止敌人的进攻,准备我们的反攻!“

1月5日  出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会议讨论汪精卫叛国投敌问题。毛泽东发言指出:日本帝国主义目前主要目的,第一是消灭国民党的军队与政权,第二是*****的军队与政权。蒋介石最近在军事上、外交上及反汪行动上都表现是进步的,但在进步中又要限制我们。蒋的政策是联共又反共,所以最近反映出来各地磨擦增加。我党对目前事件511的方针是拥蒋反汪,须发出一个指示电。会议决定由张闻天起草指示电。会议还决定将华南及西南各省合并成立一中央局,建议改名为西南局(一月十三日接受周恩来的提议,仍定名为南方局),以周恩来为书记。

1月12日  出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陕甘宁边区参议会问题时,发言指出:六中全会后边区工作要有一个推动,要从边区议会做起,使边区能应付困难环境,造成对外有好的影响。因此边区议会要开,国民党攻击我们立异,我们为实行民主制度必须立异,否则不能表示我们的进步。议会名称仍用参议会好。〔1〕边区问题解决必须坚持下列原则:(一)边区事情由我们办;(二)保证民主制度。关于磨擦问题,发言指出,我们的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1〕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在会上说,重庆国民党方面来电,提出边区参议会是否改为准备会,并不向外宣传。

1月13日  就八路军今后发展主要方向问题,同王稼祥复电周恩来、秦邦宪、何凯丰并告朱德、彭德怀,指出:“我们必须坚持与争取向鲁、皖及华中开展,但在目前磨擦很多、军委会严令禁止八路军入中原的时候,我正规部队可暂缓去华中。“

1月17日  在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开幕会上讲话,指出:抗战一定要有民权主义与民生主义。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是互相配合的。没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就不能实现民族主义,抗战就不会胜利。边区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民主,而这民主又是苏维埃在现阶段的发展物,现在各阶级、工农商学兵各界都可参加参议会。一九三九年边区的施政方针是:大大发展国防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改良人民生活;发展国防教育,办初级的、中级的、高级的学校,开展识字运动,使边区人民大大提高文化水准;大大发展国防的民众运动,加强军事训练。

同日  复信何干之〔1〕。信中说:“看了你的信,很高兴的。我们同志中有研究中国史的兴趣及决心的还不多,延安有陈伯达〔2〕同志在作这方面的研究,你又在想作民族史,这是很好的,盼望你切实地做去。我则有志未逮,我想搜集中国战争史的材料,亦至今没有着手。我的工具不够,今年还只能作工具的研究,即研究哲学,经济学,列宁主义,而以哲学为主,将来拟研究近代史,盼你多多指教   “你的研究民族史的三个态度,我以为是对的,尤其第二个态度。如能在你的书中证明民族抵抗与民族投降两条路线的谁对谁错,而把南北朝,南宋,明末,清末一班民族投降主义者痛斥一番,把那些民族抵抗主义者赞扬一番,对于当前抗日战争是有帮助的。只有一点,对于那些‘兼弱攻昧’‘好大喜功’的侵略政策(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有过的)应采取不赞同态度,不使和积极抵抗政策混同起来。为抵抗而进攻,不在侵略范围之内,如东汉班超的事业等。“

〔1〕何干之,当时任陕北公学的教授和中国问题教研室主任。

〔2〕陈伯达,当时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

1月18日  下午,在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作关于目前政治形势的报告,指出:武汉失守了,但还没有进到敌我相持的新阶段,而是敌攻我守与敌我相持两个阶段中间的过渡时期。完成这个过渡需要三个条件:中国坚持持久抗战并增强抗日力量;日本的困难增长;国际上给中国更多的援助。

目前军事、经济、国内矛盾、国际环境都使日本更加困难,这就逼使日本不得不在一定时间停止其进攻。中国的抗战,一方面更加困难,一方面更加进步,而进步一定压倒困难。近几个月来的国际形势也对中国有利。报告最后指出:共产党的任务,是要坚持抗战,强固与扩大统一战线。八路军、新四军的任务,主要是在敌后拖牛尾巴,配合国民党军队的正面作战。陕甘宁边区要成为抗战的堡垒,民主的模范。

1月20日  为《论持久战》英译本写序言,题为《抗战与外援的关系》。序言说:“上海的朋友在将我的《论持久战》翻成英文本,我听了当然是高兴的,因为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  “我的这本小书,是一九三八年五月间作的,因为它是论整个中日战争过程的东西,所以它的时间性是长的。至于书中论点是否正确,有过去全部抗战经验为之证实,今后经验也将为之证实  “在伟大抗战中,基本的依靠中国自力胜敌,中国的力量也正在发动,不但将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且将压倒敌人而驱除之,这是没有疑义的。但同时,需要外援的配合,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孤立战争的观点历史已指明其不正确了  “因此我希望此书能在英语各国间唤起若干的同情,为了中国利益,也为了世界利益。“

1月1月21日—30  日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在重庆举行。会议声言仍要“坚持抗战到底”,但按蒋介石的解释,这个“底”就是恢复七七事变以前的状态。会议确定“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原则通过《防制异党活动办法》,决定设置防共委员会,严密限制共产党和一切进步力量的言论和行动。

1月21日  出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会议讨论周恩来本日来电〔1〕,决定复蒋介石一电,说明取消共产党和马列主义绝对不可能,打断蒋介石企图取消共产党的念头。

1月22日  中共中央复电周恩来,拒绝蒋介石提出的国共两党合并为一个大党的主张,并要周恩来将中央复蒋介石电转交蒋。中央复蒋电中说:“两党为反对共同敌人与实现共同纲领而进行抗战建国之合作为一事,所谓两党合并则纯为另一事。前者为现代中国之必然,后者则为根本原则所不许。“

同日  为修改《陕甘宁边区实录》一书初稿,写信给周扬〔2〕。信中说:“此稿李六如、和培元〔3〕各写一半,我全未看。因关系边区对外宣传甚大,不应轻率出版,必须内容形式都弄妥当方能出版。现请你全权负责修正此书,如你觉须全般改造,则全般改造之。虽甚劳你,意义是大的。最好二月十五日前完稿,二月底能出书  后来,毛泽东为《陕甘宁边区实录》题写书名并题词,题词是:“边区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是实施三民主义最彻底的地方。“

〔1〕周恩来一月二十一日致电中共中央:“蒋昨晚约我问延安有无意见,并又提统一两党事,我告以不可能,彼仍要我电中央请示,希望在全会中得回电”。

〔2〕周扬,当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厅长。

〔3〕李六如、和培元,当时分别是毛泽东办公室秘书长、秘书。

1月25日  出席在延安举办的陕甘宁边区农产品展览会开幕式并讲话,指出:这个展览会的意义很大。前方努力打仗,后方努力生产,一定能打垮日本帝国主义。在边区,不仅老百姓要如此做,其他如学校、党政机关、军队都要参加生产运动。

1月26日  出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会议讨论生产运动与东北抗日联军问题。关于生产运动,毛泽东发言指出:一、准备工作。现在到春耕还有两个月,要雷厉风行地不失时机地进行准备工作。二、进行生产动员。在二月一、二、三日进行生产动员,分配生产任务,并使各单位有余利以提高其兴味。各机关学校等单位组织生产委员会。三、总的生产运动委员会,以林伯渠为主任,李富春为副主任。四、生产运动的意义,是在长期抗战中实行自给自足等。在听取关于东北抗日联军的报告后,毛泽东发言指出:东北义勇军抗战最久,有七年的历史,现在虽只有一万人,但成为很好的基础。

现在的问题是使中央同东北抗日联军建立联系,首先派交通员并设法派电台去。东北抗日联军,如果有好的领导,在有山村及反对民族敌人等条件下有发展的可能,否则也有削弱的可能。

1月27日  关于驳斥国民党诬蔑新四军作战不力的谰言,同王稼祥致电周子昆、赖传珠〔1〕、袁国平,指出:“你们应将新四军一年余作战经过、胜利及艰苦奋斗的材料,整理电告重庆及此间,以便发表,并痛驳四军作战不力之说  本日,又同王稼祥致电周恩来、秦邦宪、何凯丰、董必武,指出:国民党对新四军的诬蔑,“这是对新四军之可能的新的压迫之准备,望将新四军作战经过及胜利材料广为公布,并痛斥新四军游击不得力之说”。

〔1〕赖传珠,当时任新四军司令部参谋处处长。

同日  在八路军延安总兵站检查工作会议总结时发表讲话,指出:检查工作会议是一种领导方法,是最具体地学习领导方法。通过检查工作会议,团结了干部,发扬了优点,克服了缺点。在讲到学习问题时说: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学习的方法是“挤”和“钻”。

2月1日  出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会上,林伯渠希望中央对出席一届三次国民参政会有具体的指示。毛泽东说:关于八路军、新四军与陕甘宁边区问题,我们不能让步,我们必须坚持一定的立场,这一点请林老告知周恩来、秦邦宪、何凯丰等。军事区域,根据现在情况决不能答应向北发展,向华中发展问题不放弃,但暂不提。陕甘宁边区至少坚持二十二个县,边区政府主席不许派人来担任。

同日  关于陈伯达写的《墨子哲学思想》一文,致信陈伯达。信中说:“《墨子哲学思想》看了,这是你的一大功劳,在中国找出赫拉克利特来了。有几点个别的意见,写在另纸,用供参考”。毛泽东的意见,主要有:事物的“质与属性不可分,但有区别的,一物的某些属性可以除去,而其物不变,由于所以为其物的质尚存”。“说因果性的一段,似乎可以说同时即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物之所以然’是必然性,这必然性的表现形态则是偶然性。必然性的一切表现形态都是偶然性,都用偶然性表现  关于中庸问题,“墨家的‘欲正权利,恶正权害’、‘两而无偏’、‘正而不可摇’,与儒家的‘执两用中’、‘择乎中庸服膺勿失’、‘中立不倚’、‘至死不变’是一个意思,都是肯定质的安定性,为此质的安定性而作两条战线斗争,反对过与不及。“

2月2日  在延安党政军生产动员大会上讲话〔1〕。他说:今天开生产动员大会,意义是很大的。要继续抗战,就需要动员全中国的人力物力。要发动人力,就要实行民权主义;要动员物力,就要实行民生主义。今天的生产动员大会,也就是实行民生主义的大会。陕甘宁边区有二百万居民,还有四万脱离生产的工作人员,要解决这二百零四万人的穿衣吃饭问题,就要进行生产运动。生产运动还包含一个新的工农商学兵团结起来的意义。这二百零四万人中,有学生、军人、老百姓等等,今年都要种田、种菜、喂猪,这是农;要办工厂,织袜做鞋等,这是工;要办合作社,这是商;全体都要学习,老百姓要开展识字运动,这是学;最后是军,八路军自然是军,学生要受军训,老百姓要组织自卫军。这样,工农商学兵都有了,聚集在每一个人身上,叫作工农商学兵团结起来,也叫做知识与劳动团结起来,消灭了过去劳心与劳力分裂的现象。

〔1〕毛泽东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中说,一九三九年,“我们在干部动员大会上曾经这样提出问题: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这就是我们的回答”。

同日  为抗大第五期学员杨海泉题词:“与民众在一道,一刻也不脱离民众,中国革命就一定能够胜利。“

2月4日  在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闭幕会上讲话,批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所确定的反共、溶共方针,指出:为国为民的共产党是绝对不应当溶化的,应当溶化的是那些发国难财、吃磨擦饭的顽固分子和其他的坏东西。国民党鼓吹的“一个主义”、“一个党”的谬论应该取消。讲话还指出,对付国民党的“磨擦”,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

2月5日  在中共中央党校作题为《反对投降主义》的讲话,指出:要达到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目的,中心的任务就是要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巩固统一战线,就要进行两条战线的斗争,反对关门主义与投降主义。统一与斗争是统一战线的原则问题,统一是统一战线的第一个的基本的原则;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不可缺少的原则,这是不能也不应当忘记的。现在国民党采取防共政策,要从政治上组织上瓦解共产党。我们的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要记取陈独秀投降主义使大革命遭受失败的教训,反对政治上的软弱症,使自己的力量增强起来,才能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胜日本帝国主义。

2月6日  鉴于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反共的方针,中共中央书记处电示南方局:“对此次参政会我们应宜采取较冷淡态度,以促蒋及国民党反省”。十二日,毛泽东、陈绍禹致电国民参政会秘书处:“因事不能出席本届参政会,特电请假。“

2月上旬  会见美国合众社记者罗伯特·马丁。毛泽东说:中国需要民主才能坚持抗战,不单需要一个民选的议会,并且需要一个民选的政府。日本现在有骑虎难下之势,准备继续进攻西安等地。抗战第一阶段将结束在西安的失守〔1〕,第二阶段是日军困驻于城镇的时期,第三阶段是驱逐日军出中国的时期。共产党今日的纲领与三民主义没有基本上的冲突,但有不同点。废除私有财产制,是国共两党纲领的基本异点。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如果那时英、美、法等国仍然是资本主义国家,如果这些国家不来打中国的话,那末,中国政府将对外来投资及外人在中国财产给以保障(付以代价)。中共在中国实行的纲领,是根据中国的需要,而不是共产国际对中共的统治。

〔1〕毛泽东当时认为: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还没有到来,还处于防御阶段与相持阶段之间的过渡时期,日军占领武汉后还会向西安进攻。

2月7日  出席延安职工纪念二七罢工十六周年大会,并讲话。讲话的主要内容是:一、中国无产阶级有伟大的斗争历史;二、中国无产阶级有伟大的历史任务,在目前就是抗日救国;三、中国无产阶级有光明的前途——社会主义。

2月8日  出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会议听取王稼祥关于华北华中磨擦问题的报告。毛泽东发言指出:国民党对我们的磨擦是取消我们已有的力量。现在我们党内许多党员对国共两党的区别存在模糊认识,不懂得我党力量增强才能巩固统一战线。要国民党进步没有斗争是不行的。今天对党内教育,必须注重斗争是不可少的,要教育党员如何团结同盟者及如何与同盟者斗争。毛泽东还提议设立干部教育部,管理各学校的教育方针、教学工作、招生工作等,以张闻天为部长,李维汉为副部长〔1〕。会议决定党的七大延期召开。

〔1〕一九三九年二月十七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关于成立干部教育部的通知,张闻天任部长,李维汉任副部长。

2月11日  为冯福新题词:“坚定的政治方向,艰苦的工作作风,二者不可缺一。“

2月14日  出席为印度援华医疗队到达延安举行的欢迎晚会。医疗队是受印度国民大会派遣来华的,于二月十二日到达延安。

2月16日  应苏联《真理报》之约,为苏联红军建立二十一周年纪念写《中国军队应当学习苏联红军》一文。文中指出:“苏联红军经过二十一年的锻炼,它的陆军、空军,还加上海军,已经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了”。“中国军队有许多长处”,但“至今还保存着许多缺点,重要的是政治素质不完善,新式技术不足,近代化的军事素养不足,尤其是政治工作之不足与缺乏正确方针,这些都是要向苏联红军学习的”。

2月18日  同王稼祥、谭政致电八路军新四军各部等,指出:今后在战斗中俘获的日军俘虏,应尽量释放,多加宣传优待,严禁枪杀及其他侮辱行为,借此降低日军之作战决心而动摇其军心,以利于粉碎敌之进攻。

同日  除夕。约原湘赣苏区负责人王首道、张启龙、谭余保到住处谈话,同他们谈过去湘赣苏区的问题。毛泽东说,在六届六中全会上,忘了把张启龙等人的问题讲一下,过去湘赣省委对你们的处分是错误的。凡是过去搞错了杀错了的,都应平反昭雪,恢复名誉,你们提出一个名单来。谈话后,留王首道等一起吃午饭。

2月20日  致信张闻天,对陈伯达写的《孔子的哲学思想》一文提出商榷意见,主要有: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作为哲学的整个纲领来说是观念论,伯达的指出是对的;但如果作为哲学的部分,即作为实践论来说则是对的,这和‘没有正确理论就没有正确实践’的意思差不多  “孔子的体系是观念论;但作为片面真理则是对的,一切观念论都有其片面真理,孔子也是一样  “又观念论哲学有一个长处,就是强调主观能动性,孔子正是这样,所以能引起人的注意与拥护。机械唯物论不能克服观念论,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忽视主观能动性。我们对孔子的这方面的长处应该说到  二、关于中庸问题,“伯达的解释是对的,但是不足的。‘过犹不及’是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是重要思想方法之一。一切哲学,一切思想,一切日常生活,都要作两条战线斗争,去肯定事物与概念的相对安定的质。“

“‘过’的即是‘左’的东西,‘不及’的即是右的东西  孔子的中庸观念,包含着从量上去找出与确定质而反对“左”右倾的思想。“这个思想的确如伯达所说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  三、关于孔子的道德论,“应给以唯物论的观察,加以更多的批判,以便与国民党的道德观(国民党在这方面最喜引孔子)有原则的区别  “‘仁’这个东西在孔子以后几千年来,为观念论的昏乱思想家所利用,闹得一塌糊涂,真是害人不浅。我觉孔子的这类道德范畴,应给以历史的唯物论的批判,将其放在恰当的位置。“

2月中旬  出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会议听取陈绍禹关于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报告。毛泽东发言指出:现在日本的企图是在政治上拉拢国民党,建立傀儡政府,在军事上截断国际交通。蒋介石所谓抗战到底是只要恢复七七事变以前状态,这实际上是承认割让东北。现在国际上和平阵线尚未形成,民主国家与法西斯谋妥协,这是很大的国际形势变动。会议还听取李富春关于妇委工作的报告,毛泽东说:过去党内一贯忽视妇女工作,主要由于没有一些经常做妇女工作的干部,今后要负责同志经常注意妇女工作。会议决定中央妇委设立常委,建立机关进行工作。

2月25日  出席延安召开的第一次技术人员晚会,并讲话,指出:今天开会,就是说明技术人员在政治上的地位,在政治上的重要性。我们是以政治管理技术,但是没有技术的政治是空的。一些人轻视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作,一些技术人员自己也轻视自己的工作,都是不正确的。没有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作,就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也不能建设新中国。

2月28日  出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作关于目前形势的报告,共讲四个部分。(一)和战问题。我们所了解的战争的长期性,包含了不战不和的情况。目前和战问题上战是主要的,因为日本进攻中国是坚决的。战争的发展是曲线的。日7211939年2月本提出的建立“东亚新秩序”,是一个大帝国主义的幻想。最近江浙资产阶级主和,国民党也有一些人赞成“东亚新秩序”。在和战问题上存在着两面性,但战是主要的。(二)军事问题。日本执行建立“东亚新秩序”的方针,对中国一方面是政治诱降,另一方面是军事进攻,用军事行动来达到政治目的。日本所占领的中国的地区都是军事要点,以压迫中国投降。最近日本扫荡华北,是为肃清共产党的力量,作进攻西北的准备。(三)政治问题——统一战线。在战争条件下中国是一定要进步的,但这种进步是错综曲折的、不平衡的,表现出进步与不进步的两面性。国民党的妥协倾向与磨擦倾向也是错综曲折的,不是直线的。国民党中主张联共同时又防共的占多数,我们要增加左翼,争取中间派。要阻止妥协、磨擦危险倾向的发展,我们的主要方针是争取国民党的大多数,争取中央军,发展八路军、游击队,要我们有力量造成抗战的局面,逼迫蒋介石不得不继续抗战。(四)结论:还是六中全会后的方针,援助蒋介石团结全民族,同时发展自己的力量,防止他们的动摇。只有斗争才能达到抗战到底的目的,妥协反共危险是可能克服与阻止的。我们的口号是打到鸭绿江,收复一切失地。执行巩固华北的方针,现在敌人要巩固华北,我们也要巩固华北,这是一个大的斗争。目前中心任务仍要宣传六中全会,对内加紧教育。

3月2日  为聂荣臻写的《抗日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一书作序言。序言说:“晋察冀边区是华北抗战的堡垒,那里实行了坚持抗战的民族主义,那里实行了民主自由的民权主义,那里也开始实行了改良民生的民生主义,总之一句话,那里实行了互相联结不可分离的三民主义  “唤起民众就是要实行民权民生主义,否则无从唤起,尤其是民权主义,真如大旱望云,一刻不可或缓  “聂荣臻同志的这个小册子,有凭有据地述说了该区一年半如何实行三民主义与如何坚持游击战争的经验,不但足以击破汉奸及其应声虫们的胡说,而且足以为各地如何实行三民主义,如何唤起民众以密切配合抗战的模范  十八日,毛泽东写信给聂荣臻,说:“你著的书及送我的一本照片,还有你的信,均收到。这些都是十分宝贵的东西。书准备在延安重庆两处出版(我与王主任〔1〕各作一序),照片正传观各同志。望努力奋斗,加深研究,写出更多的新作品。“

3月4日  出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会议讨论陕北公学和职工学校的教育方针。毛泽东发言指出:陕北公学是统一战线性质的学校,像过去的上海大学。职工学校同样要有严肃的政治纪律,防止工人中的帮口观念。职工识字少的要进行文化教育。会议决定调陈伯达到毛泽东处工作。

3月6日  关于抗大分校的教育计划问题,同王稼祥、滕代远、罗瑞卿致电朱德、彭德怀、左权、傅钟〔2〕并告一分校校长何长工、副校长周纯全,指出:原则同意抗大分校应当加强军事教育,以培养初级军事干部为目的的教育计划。同时指出:“虽以培养军事干部为目的,但政治教育仍占重要地位,至少亦应与军事教育列于同等地位  “为了教育深入,必须坚持学校教育方法上少而精的传统”。“最好能给学生到部队中去实习的机会”。

〔1〕指王稼祥。

〔2〕傅钟,当时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3月8日  出席在延安北门外广场举行的三八妇女节纪念大会,并讲话,指出:纪念三八妇女节开大会,就是要妇女结团体,争取妇女的自由与平等。妇女解放与社会解放是密切联系的,要真正求得社会解放,就必须发动广大的妇女参加;同样,要真正求得妇女自身的解放,妇女就一定要参加社会解放的斗争。

3月12日  出席延安纪念马克思、孙中山晚会,并讲话。

他说:现在马克思主义与三民主义联系起来,在唤起民众和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以求达到中国之自由平等上基本上是相同的,国共应该很好地团结,长期合作。

3月15日  在凤凰山住处会见印度援华医疗队的爱德华、卓克华、柯棣华、巴苏华、木克华五位大夫。毛泽东首先代表中国人民感谢印度国民大会和印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所给予的同情和支持;并回顾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印传统友谊,指出这种友谊在目前团结反帝的斗争中达到了新的高峰,医疗队来到中国,就传布了人民团结反帝的精神。

在谈到甘地时,毛泽东表示他不赞成甘地的“非暴力抵抗”思想,并以中国历史为例,强调以革命暴力反对反革命暴力的必要性。谈话后,宾主共进午餐。进餐时,毛泽东说:我们吃的是小米,拿的是步枪,却满怀信心要战胜日本强大的武装。

3月18日  出席在陕北公学大礼堂举行的延安纪念三一八惨案、巴黎公社和慰劳保卫工作人员的晚会,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消灭敌人,有两种战争:一种是公开的战争,一种是隐蔽的战争。隐蔽的战争有战略的进攻,打入敌人内心;也有战略的防御,保卫自己。要打败敌人,须内外夹攻,所以两者都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每个保卫工作人员应认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与光荣性。

同日  同王稼祥、谭政、萧劲光致电八路军、新四军各政治机关:“在抗战中,从我们八路军、新四军的干部与战士中涌现出许多民族英雄。表扬这些英雄及其英勇行为,对外宣传与对内教育均有重大意义,各政治机关应注意收集这些英雄的事迹,除在各部队报纸上发表外,择其最重要者电告此间及广播。军政杂志今后专设八路军、新四军抗战英雄一栏,望各级政治部供给材料。“

3月19日  就目前战略部署、生产运动和在职干部学习等问题,复电彭德怀,指出:尽一切可能扩军是很对的。“巩固着重于华北”,“发展则应着重鲁、苏、皖、豫、鄂五省,目前请特别注意鲁省,该省我们已有基础”。“苏北亦应责成鲁南去发展。至于发展皖、豫、鄂三省,特别河南是我们全国长期抗战的枢纽地带,目前虽尚无大发展可能,但应极力准备之  边区正发展生产运动,以备最困难时能自给自足。

“前方注意银行、税收是很对的,但根本之计在生产,请考虑在某些较稳固区域不但发动民众增加生产,而且发动机关、学校、部队(在不妨碍工作、学习及战斗下)亦自己动手从事生产”。在职干部的学习是重要的,在不妨碍工作与战斗前提下应成为运动,中央已设立干部教育部。

3月22日  出席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会议听取张稼夫〔1〕关于晋西南工作的报告和林伯渠关于一届三次国民参政会的报告。林伯渠说:蒋介石提出的国民精神总动员,不少内容是对付共产党的,企图在理论上与我党斗争。毛泽东的《论新阶段》在上海印了十二万份,共产党的各种书籍在外面销售很快,国民党表示害怕。

〔1〕张稼夫,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山西省委秘书长兼宣传部部长,一九三八年二月临汾失守后在晋西南坚持游击战争。

3月29日  出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会议听取李维汉关于鲁迅艺术学院工作的报告。毛泽东发言指出:鲁艺过去培养了一批干部,建立了学校的基础,领导者虽努力,但工作做得不好,主要是中央领导没有抓紧,没有确定正确的方向。现在必须确定明确的方向与制度。鲁艺的创作去年上半年较有朝气,后来差了,有许多非现实的非艺术的作品。

4月1日  关于收集敌占区材料,致电八路军总部等,指出:“关于敌人在占领区的掠夺资财,攫取原料,经营工业,发行纸币,强征壮丁,以充其军实及队伍,其收效的具体程度究竟如何?请收集材料概略电告。并请此后党政军机关尽量注意此项材料,随时供给,以便参考。“

4月5日  出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会议听取罗瑞卿关于抗大工作检查的报告。毛泽东就几个问题发表了意见:(一)道德教育问题。今后教育要注意人格的教育与人格的陶冶,人格的教育即思想意识的锻炼。(二)新老干部问题。过去在干部中主要反对骄傲自大,这是当时的情形。现在新干部人数多了,要注意教育新干部。新老干部要结合起来,老干部是骨干,有经验,有办法,同时要欢迎新干部,帮助新干部。(三)抗大的工作。过去对于抗大的招生工作没有很好地组织,今后归干部教育部执行。抗大要组建图书馆,进行捐钱捐书。

4月8日  同王稼祥复电朱德、彭德怀:同意规定部队干部的等级,后方已设委员会研究此问题,惟规定每个干部之等级必须慎重估计其斗争历史及职务,否则会引起不满与纠纷。

同日  下午,在抗大检查工作总结大会上作时事报告,指出:现在日本宣言要建立“东亚新秩序”,就是要在亚洲东部建立新的国际关系——独霸东亚,以代替旧的国际关系——门户开放。有些人说日本已经没有力量向中国进攻了,这是不正确的。在目前敌人停顿期间,速胜论又在发展起来。有些人以为这场战争很快会结束,不需要长期合作了,所以又跟共产党多搞磨擦,这对夺取抗战胜利是不利的。必须认清中国现在还处在劣势地位,日本还要继续进攻我们,抗战是长期的,长期抗战需要长期合作。我们全国大多数人民的抗战到底的“底”是在鸭绿江。抗大要有坚定的政治方针,艰苦的工作作风,灵活的战略战术。

4月12日  出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会议听取刘少奇关于华中工作的报告。毛泽东发言指出:六中全会决议发展华中的方针是正确的,现有两万党员,将近两万军队,这是大的成绩,比华北的发展更大。现在敌人准备大举进攻华北,派大臣及大将到华北部署大的进攻,将来趋势我们经济将更困难,部队也将缩小,地区也将缩小。现在全国共产党与游击战争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华中。

4月19日  出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会议听取关于陕西省委工作的报告和关于中央组织部工作的报告。毛泽东发言指出:自长征时组织部工作是重新建立的。过去组织部工作缺乏长期历史的传统,一年多来组织部工作是有成绩的。今后组织部积累经验是重要的,仍要注意过去的经验,使党有一条正确的组织路线。要使延安的工作走向全国性的工作,过去组织部的工作主要是放在延安,现在各部门的工作都在积累全国性的经验,方法是找人来和派人去。

同日  同王稼祥、谭政、吴溉之〔1〕致电八路军总部、三个师及有关的纵队、军区等,指出:日本特务机关正在华北各地大肆活动,开始打入八路军部队,进行收买并组织叛变。只有大批培养锄奸干部,健全和加强各级锄奸部门的领导,才能对付敌人的阴谋破坏。因此,决定在延安继续开办训练班塔养较高级的锄奸干部。电报还对各单位应选送学员的数目与标准作了规定。

〔1〕吴溉之,当时任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锄奸部部长。

同日  《新中华报》刊登毛泽东题词:“为消灭文盲而斗争”。

4月21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关于发展华中武装力量的指示,指出:“我在华中之游击战争及武装力量有很大发展前途”,“华中是我党发展武装力量的主要地域,并在战略上华中亦为联系华北华南之枢纽,关系整个抗战前途甚大”。

“新四军在江北指挥部应成为华中我武装力量之领导中心,除指挥我原有武装外,更有建立及发展新的队伍之任务”。

4月下旬  写《五四运动》一文。文中说:“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文中首次提出以下论断:“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  这篇文章编入《毛泽东选集》。

4月24日  在抗大生产运动初步总结大会上讲话。他说:抗大同别的机关一样,生产的第一阶段的任务已完成了,这证明中共中央所决定的计划是可以实现的。历史上几千年来做官的不耕田,读书人也不耕田,假使全国党政军学,办党的,做官的,大家干起来,那还不是一个新的中国吗?你们将工农商学兵结合起来了。你们读书叫学,开荒是农,打窑洞做鞋子是工,办合作社是商,你们又是军,你们是工农商学兵结合在一个人身上,文武配合,知识与劳动结合起来,可算是天下第一。最近我写了一篇文章,讲区分革命的、不革命的和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看他是不是同工农相结合。我们不但能组织工农,训练工农,并且自己也做工农,这样我们就更加革命化了。

4月26日  出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会议讨论国民党提出的国民精神总动员问题。毛泽东发言说:要用国民党提出的国民精神总动员在陕甘宁边区发动一个大的运动,反对纷歧错杂的思想与贪生怕死等,说明只要国民党抗日,我们就能服从。中央书记处作出一个提纲,从五月一日到三十日进行边区的大动员,动员反对反共,反对不民主,反对妥协,最重要一点是强调反对反共。利用他们的东西来反对他们,压倒他们。会议决定毛泽东在五月一日延安动员大会上讲话。

4月29日  在延安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关于国民精神总动员问题的报告,指出:中国需要全国总动员,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等等,这样才能支持长期抗战。共产党是历来号召全国总动员的,就是要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国民精神总动员的纲领与办法,有它的积极意义,有它的好的方面;同时也有消极意义的方面,这一方面是对付共产党的。我们的任务,是发扬它的积极方面,防止和阻止它的消极方面,使它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谁是真正信仰三民主义的,要看他实行不实行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者衡量一切东西的尺子,就是实践。

同日  在中共中央组织部所在地同本日到达延安的邓发〔1〕、邓小平、萧三〔2〕相遇,邀他们到自己住处杨家岭共进晚餐。晚餐后同萧三谈话。

〔1〕邓发,此时刚从新疆回到延安,一九三九年底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

〔2〕萧三,原新民学会会员,作家,一九三九年从苏联经新疆回到延安。

5月1日  出席在延安南门外广场举行的延安各界为实行国民精神总动员及纪念五一劳动节大会,发表题为《国民精神总动员的政治方向》的讲话,指出:国民精神总动员,就是要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振奋抗战到底的精神,打到鸭绿江边,争取最后胜利。为了争取最后胜利,就要改造全国国民的精神,把一切不好的东西统统去掉,例如自私自利、贪生怕死、贪污腐化、萎靡不振等,提倡和发扬中华民族的艰苦奋斗精神;还要纠正一切不利于抗战的错误思想,例如反国家反民族的汉奸思想、反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等,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同日  出席陕甘宁边区工业展览会开幕式,并讲话。他说:现在全国的工作是什么?是打日本,建设新中国,所以叫“抗战建国”。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须有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新的建设。陕甘宁边区的政治建设、军事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都搞得很好。这次工业展览中,有重工业、轻工业,有大工业、小工业,在边区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做出这些成绩来,是非常有意义的。

5月4日  出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会议讨论晋西北工作和河北磨擦问题。毛泽东发言指出:我们在河北的根本方针要达到以八路军为主,使八路军力量扩大,主任公署和县政权无论如何不取消。又说:对最近国民党在瓦窑堡的磨擦,我们采取强硬态度已取得胜利。现在磨擦的中心区在庆阳,已发生武装冲突,庆阳附近五县我们坚持不让,如果打起来了,我们便提出与国民党谈判。

同日  出席在抗大第五大队坪场举行的延安青年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大会,作关于青年运动的政治方向的讲话。他说:现在规定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这是很对的。中国革命现在的目的就是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一个人民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是从孙中山开始的。孙中山开始的革命,几十年来没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群众还没有动员起来。在中国革命中,知识分子起了先锋作用、带头作用,但主力军是工农大众,没有工农大众的动员起来和组织起来,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目前的抗日战争是中国革命的最伟大、最活跃、最生动的一个新阶段,这次抗日战争是一定要胜利的。演讲重申,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毛泽东演讲完毕,接受延安青年献旗,旗上书写“新中国的火炬”几个字。这个讲话编入《毛泽东选集》时,题为《青年运动的方向》。

5月5日  在八路军留守兵团军事会议上讲话。他说:这次会议是讨论军事问题,军事要在政治方针指导之下,我就讲讲后方军事工作的政治方针。贯彻六中全会的政治方针,现在是尽一切力量争取相持阶段的到来,在游击战争中发展我们的力量,准备反攻。留守兵团的任务,一方面是准备对日作战,一方面是保卫陕甘宁边区。国民党中的顽固分子,现在对陕甘宁边区确定了一个方针,叫作“四面包围,中间破坏”,就是在边区四周搞军事进攻,在边区内部派奸细搞破坏。

保卫边区,主要靠武装力量——留守兵团与保安队。中国的事,历来是有枪为大。我们要干革命,没有枪是不行的,只有民众运动没有枪,就要垮台。我们巩固陕甘宁边区,有一个方针、两条原则,一个方针就是“一步不让”,两条原则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和“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讲话谴责最近国民党顽固派在瓦窑堡、陇东、旬邑等地制造磨擦,指出这次会议对磨擦问题要深刻地讨论清楚,这是一个大问题。

同日  傍晚,到鲁迅艺术学院访萧三,谈文学问题。毛泽东说:《聊斋志异》是封建主义的一种温情主义,作者蒲松龄反对强迫婚姻,主张自由恋爱,反对贪官污吏,但是不反对一夫多妻,他的这种主张在封建社会不能明讲,乃借鬼狐说教。《聊斋志异》其实是一部社会小说。鲁迅把它归入‘怪异小说’,是他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谈话后,同萧三一起去中共中央组织部大礼堂参加纪念马克思诞辰和马列学院成立一周年的晚会。

5月10日  出席在中共中央组织部大礼堂举行的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一周年纪念大会,并讲话。毛泽东还为鲁艺成立一周年题词:“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

5月11日  出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会议听取和讨论王世英〔1〕关于山西阎锡山部情况的报告。王世英说阎锡山最近召开的晋绥军政民高级干部会议(即秋林会议)基本上是右倾的,阎的报告中批评军队的政治工作,撤换进步分子等。毛泽东发言指出:阎锡山态度的变化,除整个磨擦趋势增大外,还有日本的挑拨离间,山西旧派的不满,国民党中央的压力等。我们对阎锡山仍应有条件地拥护,可以对他进行必要的批评。会议还决定鲁迅艺术学院改为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扩大招生。

〔1〕王世英,当时任八路军驻山西办事处处长。

5月12日  傍晚,萧三如约来访。毛泽东同他谈鲁迅艺术文学院的工作,并告昨天中共中央开会决定他在鲁艺作编辑部的工作。萧三将自己写的一个诗本(手抄本)留下请毛泽东看。

5月17日  出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会议听取和讨论张闻天关于中央宣传部工作的报告。毛泽东发言指出:中央专门讨论各部门的工作是重要的,今后要两三个月讨论一次。党的大政方针要由宣传部组织具体的宣传工作,宣传部要注意宣传工作的组织与领导,要有领导的艺术。要注意全国各地的刊物,经常收集材料。要注意组织地方党组织的对外宣传,要指示各地方党组织首先建立对外宣传机关,这甚至比建立党部还重要。还要注意国民教育的方针和方法,现在国民教育的方针是民主主义的。过去中央苏区国民教育方针是共产主义的,文艺政策是共产主义的,都不对。王稼祥在会上提出,现在国民党有许多怪论,我们应当答复。会议决定要注意回答国民党宣传中提出的问题,由毛泽东撰文答复坚持抗战三阶段问题、主流与逆流问题。

5月20日  在中共中央干部教育部召开的学习运动动员大会上讲话。他说:我们党根据历来的经验和目前的环境,在最近发起了两个运动,一个是生产运动,一个是学习运动,这两个运动都有普遍的和永久的意义。六中全会关于学习问题的决议,是非常重要的。共产党要领导几千万几万万人的革命,假使没有学问,是不成的。学习的方法是“挤”和“钻”,工作忙就要挤时间,看不懂就要钻进去。中国本来把读书就叫攻书,读不懂的东西要当仇人一样攻之。在延安已经组织有哲学小组、读书小组等,已经见了功效。我们这个干部教育制度很好,是一个新发明的大学制度,是一所无期大学。自古以来真正有学问的人,都不是从学堂里学来的。进学校只是进一个门,要求得更进一步的学问,一定要在学校外边学习,要长期研究。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学到底,懂一点就满足了,满足是学习的最大顽敌。大家都要学到底,把全党办成一个大学校。

5月24日  致函印度国民大会领袖尼赫鲁,感谢印度人民和印度国民大会给予的医疗和物质援助,并告知印度医疗队已经在此开始工作,受到八路军全体指战员非常热烈的欢迎。七月十一日,尼赫鲁复函毛泽东,说他可能在今年八月或九月来中国作短期勾留,届时希望能和毛泽东见面。

5月26日  写《抗大三周年纪念》一文,指出:“抗大为什么全国闻名、全世界闻名,就是因为它比较其他的军事学校最革命最进步,最能为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而斗争”。“一部分人是反对抗大的,就是投降派与顽固派  “投降派顽固派人们之起劲地反对抗大,证明抗大的革命性进步性,增加了抗大的光荣  “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这三者,是造成一个抗日的革命的军人所不可缺一的”。

5月30日  出席西北青年救国会举行的模范青年授奖大会,作题为“永久奋斗”的讲话。他说:中国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就是“永久的奋斗”,模范青年应是永久奋斗的模范。讲话后他给模范青年授奖章。

5月31日  出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会议讨论共产国际的指示。该指示指出,现在有新的慕尼黑协定和国民党反共投降的主要危险,国民党反共就是投降的准备。毛泽东发言指出,国民党的借口很多,我们为了保卫自己的力量不要怕国民党的借口,我们无论如何要坚持自卫的原则。


毛泽东年谱:1939年 四十六岁(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