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能让汉服陷入“汉服圈、汉服爱好者”的怪圈中去。

哈喽 这里是罂粟,
从华服日之后我就看见越来越多的人发表一些,关于汉服的奇怪言论。
所以今天要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大学时讲解的一个“汉服宣传PPT”

一个民族的传统服装必须具备的必要条件是“具有历史传承性”,不是随便创造的一件衣服如“唐装”,旗袍或者有点中国风元素的衣服都可以冠之以“民族传统服装”一词,传统传统,即传承的是一个民族的习惯,就表明必须是修饰民族一词,限定民族传承这一重要条件。

汉服不以朝代论,如果有人对“你们穿的是哪个朝代的衣服”,答曰:“我们穿的是汉族的传统民族服装”或“你是哪个朝代的汉人”,对方即可明白。
〖PS 而现在还有很多人居然在撕朝代,撕一些朝代的衣服不是汉服??〗

以上的真人图均为汉服复兴者的真实情况,非影视剧照,到这里需要说明:这个阶段的形制只是表明汉服的种类,而穿着场所需视制作工艺而定,一件衣服是不是礼服是不是常服,一般不是由形制而定(衣裤例外),比如同样的形制,如果制作的不够华丽就当生活装,而制作的精美再结合场所就当礼服,或者即使制作的不精美,但由于经济条件仍然也可以当礼服。可以拿西式时装打比方。同样的衬衫(衣服形制),制作精美的当出席重要场合礼服,便宜的日常生活装,但对于以前生活条件不好的,即使是便宜的有时候也不得不当礼服同样道理。

历史上,在元朝时期,由于统治者为异族,也时有左衽穿着现象,在民风开放的明代,常有标新立异者穿左衽,不作为当代汉服复兴穿着参考。




近几年来,组织做这些社团或者是地区的越来越多了,甚至有的得到了官方支持。有一些还是官方直接推广与参加。


第一点说过汉服不仅仅是衣服,她是把钥匙,意思就在这里,由汉服引起的传统文化回归、重新整理从而引起建立新文化体系的未来是汉服复兴的核心价值所在。所以很多人认为一件衣服而已,要改变习惯很麻烦,复不复兴无所谓是不了解汉服复兴的核心价值,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了。

请不要在说“ 汉服 ”像“和服” 或者是“韩服”了哦!!!

个人理解改良之后的产物是汉服,但是不等于汉服。

必须说明:哪怕是现在很多人都认识自己是“汉服爱好者”,所在的是“汉服圈”所谓“爱好者”是某一特定圈子的特定成员,具有狭隘性、排他性。然而不管你穿不穿汉服,穿多少汉服,只要认同汉服的民族属性地位,并且愿意为之做些什么就是同袍,并不因贡献、穿着频率多寡而分,具有广泛性、开放性。两者完全不能赞同,再又,正如日本人穿和服不会认为自己是“和服爱好者”,韩国人会说自己是“韩服爱好者”一样。有些媒体往往以“汉服爱好者”去称呼是不正确的说法,建议大家做采访里加以说明,并端正自己的思想,绝不能让汉服陷入“汉服圈、汉服爱好者”的怪圈中去。

汉服发展至今,穿汉服买菜、玩游戏、修电脑、逛街、走访亲戚、工作……汉服生活化的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实践着,相信总有一天它会重新真正回到我们身边,汉服正向你走来,你,准备好了吗?做历史的旁观者,还是做历史的书写者,你,选择好了吗?
最后,这个PPT制作于2015年,这次重新翻找出来,所有的图片 、文字都没有更改。
【PPT原文来源与网络,我只是进行了添加与修改,原文档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找不到出处了】
【材料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