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士大夫精神代表人物,“心学”创始人——陆九渊

2023-05-02 14:17 作者:亲爱的我和你_  | 我要投稿

陆九渊小时候就天赋异禀,三四岁时候就开启了“十万个为什么”的技能,问他爹,天地的尽头是什么?他爹看自己儿子刚能开口说话就问出这么高端大气的哲学问题,不禁呵呵一笑,心想这小子有前途。老爹自知自己回答不出什么有价值的答案,然后啥也没说,回复了沉默。陆九渊不是一般小孩,正常小孩没得到回复就忙着玩泥巴去了,他不,他钻牛角尖,使劲想,想的那是茶饭不思。“三岁看到大”,这一看将来高低也是个优秀做题家,学海沉浮的一艘小船。

他考公务员也不出意外的考上编制,进士及第。乾道八年,他考完试在临安等着面圣,读书人争着和他交往,那叫一个一呼百应。他教育学生不像一些很有武德的老师喜欢抽学生板子,他靠“话疗”,能把厚脸皮堪比城墙的学生都说的小脸通红、汗流浃背。“你就说吧,我都这么说了你还好不好意思厚脸皮?”希望各位班主任能朝这个标准看齐,我小学初中可挨了不少打。他也不骂人,就和你讲道理,一条一条过,就你再不懂事,也懂了。这就叫“以德服人”。

宦海浮沉的陆九渊怀着宋朝全体人民的共同梦想: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我读书这么多年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雪了国耻!赶紧地,组织军队,杀向金兵。陆九渊像所有士大夫一样,上书。他给皇帝写《五论》,跟皇帝痛陈利弊。皇帝表面说好好好,给陆九渊升官加爵到监丞。陆九渊把折子给了给事中王信,然后就被王信驳回了,陆九渊又被皇帝遣去看道观了(台州崇道观)。皇帝同意了,但约等于没有。陆九渊这把在官场多少有点被忽悠大了。但陆九渊青史留名靠的就不是官场的功绩,人看的是才名。

他回乡讲学,凡是有点墨水的,那都馋哭了。讲座台下,鞋子摆的满满的,老头子看没座了,隔老远也要拄着个拐杖听。这阵仗,那现在大学教授看着台下一群睡觉的,都得破大防了。陆九渊是个非常典型的中国士大夫,在读书人做梦都想穿越到的、人文气息浓厚的宋朝,他这样的士大夫很多。士大夫最大的特点,就是信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爱惜清誉,看重才学胜过权势利禄。他是个清官,爱惜百姓。

宋光宗即位,他被派到荆门主管军事,相当于警察局局长。老百姓想上诉,早中晚都可以,拿着诉状都可以自己追查,他自己看实际情况断案,跟现在信访局一样,能调解就调解,遇到死不讲理的就别怪读书人动用物理劝服,我手上有兵,送你龙场悟道。陆九渊当官也是一把好手,很有见地,跟范仲淹有点像。一开始荆门没装城门,但它靠近边境,奏请朝廷,在荆门筑城,让百姓没有了边境之忧。陆九渊还减少城管,促进地摊经济发展,增加人间烟火,还给你减税。于是做生意的都聚集到他这里,税收日渐增加,政府收入也多了。陆九渊的政绩肉眼可见的好,受到同行一致吹捧,比如丞相周必。

不过陆九渊真出名还得看学术成就,陆九渊是“心学”创始人,和同朝代的朱熹就是宋朝文化界两颗耀眼的明星。他俩理念不同,经常进行文化人的互撕,但是两人私交很好,都觉得对方启发了自己,简称相爱相杀。陆九渊曾经与朱熹在鹅湖相会,对学习内容的论辩多有分歧,学术互怼,不上升人格。这就是著名的心学和理学之间的分歧辩论,学过历史的小盆友相比都很熟悉。

等到朱熹在南康当官时,陆九渊也去探访他。朱熹邀请陆九渊到白鹿洞书院让他讲学。陆九渊为学子讲授《论语》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听讲的人深受感动,甚至有人落下眼泪。朱熹认为陆九渊所讲切中了学者隐深的顽疾,讲的贼好。看看,什么叫“心学”创始人,讲学术都能直戳人心。

现在有人说如果是某某某明星给我当语文老师、数学老师啥的,我一定能考好。实则不然,先不提有的明星一句话连主谓宾都理不清,你要是真看着明星讲课,你眼睛看着书才怪。真做语文老师,把书读透了,人都悟道了,讲道理触动人心,勾起人心里的真善美,能耐再大点,可以“教化万民”。

陆九渊真的算是人民学问家了。谁说满口仁义道德就是一堆空话,那还得看谁说的,真正的仁义道德真就不仁义不道德吗?我们讨厌的其实是那些言行不一致的,脱离现实的,没有用心体察民情,躲在故纸堆里随意批驳的人。那些真的“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我们听着他的毕生所学,就会由心而发,潸然泪下。一个为庸常生活所苦的人,也会仰头看向头顶的明星,也会为自己平生遵循的品行而自感高贵。

 


士大夫精神代表人物,“心学”创始人——陆九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